特教学校职教现状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129 浏览:79089

问题提出

特教学校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教育,关系到特教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及生命力强弱,关系到残疾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求职谋生的终身大计.加大特教学校的职教力度,使残疾学生毕业后与健全人全纳融合,是特教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当今社会发展的高速度,使得特教学校的职业教育,已经面临市场竞争和人才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冲击;特教学校新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正在紧随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组合等方面的不断需求而随之适应和转轨.残疾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生存现状,正在面临着新形势的新挑战.探索新时期特教学校职业教育的新出路,已经是特教领域里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调查目的:了解特教学校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现状和已毕业学生的职业及生存情况;反思并寻找发展中的不足,探索新的职教出路.

调查对象:学生、教师、家长及参加工作的学生单位领导、同事.

调查内容:对职教课的认识和毕业学生的安置去向、生存及综合反馈情况;学生本人、家庭、单位的评价等.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个别谈话提纲;A、B两种调查问卷;家庭访问和单位了解提纲.

调查过程:与特教学校现任教师谈话;向在校学生(七、八、九年级)36名(聋生24名、智障生12名)、已毕业学生42名(聋生31名、智障生11名)发放问卷;访问全部在校学生的家长以及2001至2005届已毕业学生的部分家长(35名);向参加工作学生的单位领导和同事了解.

研究结果

个别谈话:分别与21名特教学校教师(40岁以下15名、以上6名)进行了交谈.

“表示最愿任教本课程”的5人(40岁以下的1人、以上的4人),占谈话总人数的23.8%;“愿意任教的理由”除40岁以下的1人认为可学到技术,可与社会广泛联系外,其余的4人中,有一人任教本课程多年,已经轻车熟路,其余3人均认为任职教课轻松、压力小.

将“职教课”排在所有课程第一位的7人,占谈话总人数的33.3%,理由是首先考虑到残疾学生未来的求职谋生.排在第二位的5人,占总人数的23.8%,他们都将职教课排在思想品德课之后、语文数学课之前,其理由是突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排在第四位的7人,占总人数的33.3%,理由是突出思想品德和语文数学的基础课以后,才能学习职教课.无一人表示自己会上本课程的.

在“对职教课的希望”题目中,参与交谈的教师多倾向于:必须结合市场经济和人才需求的实际来设计职教课的项目,对农村籍和城市籍学生的职教应各有侧重,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集体问卷:

在校生劳动观念情况:劳动态度上,明显表示不热爱劳动的为0.学习测试表示满意和很满意的占41.7%;一般以下的占58.4%.对技术掌握上,能基本或熟练掌握的占33%;一般情况以下的占67%.毕业后打算务农的占11.1%;打工、干个体或其他的占88.2%.未来理想答案不一.

毕业生基本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42人中,除去升学的8人和已就业的27人(包括务农、打工、经商和其他)外,尚有7人在待业,占应就业人数(34人)的20.6%.

毕业生职业安置情况:

在已就业(包括务农、打工、经商和其他)的学生中,与在校所学专业对口的占29.6%,不对口的占70.4%.职业调换次数达3次以上(含3次)的占55.6%,3次以下的占44.4%.职业调换原因属技术不胜任的占57.9%.对现任职业满意的占37%,一般情况和不满意的占63%.(见表一)

表一:已就业学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情况:

42名已毕业学生中,与社会沟通融洽和密切的占57.1%,沟通一般和困难的占42.9%.

毕业生综合反馈情况:

已有职业(包括务农、打工、经商和其他)的27人中,技术精深的为0,一般的13人,占48.1%;不掌握的14人,占51.9%.(见表二)操作熟练的4人,占14.8%;一般的20人,占74.1%;不胜任的3人,占11.1%.接受过职业培训或继续教育的为0,其中占81.5%的已就业学生希望接受培训或教育.

表二:已就业学生技术掌握情况

综合反馈中除7人未填写外(42-7等于35),自我评议好的占22.9%,一般的占60%,差的占17.1%.家庭评议好的占34.3%,一般的占51.4%,差或非常差的占14.3%.单位或学校评议好及非常好的占31.4%,一般的占51.4%,差的占17.2%.

家庭访问:

在校生家庭集中归纳了三个方面:其一是劳动观念与态度基本正确;其二是所学专业技术不熟练;最后就是企盼学校进一步围绕孩子未来的求职和生存,紧密结合城乡现实和市场经济对残疾人与技术结构的需求,去设计专业技术和具体课程.

已毕业学生家庭集中反映了孩子们的职业技术问题,特别是农村家庭大多提出:孩子上了年学,毕业回家后种地不会、养殖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人际交往少、社会适应难,打工技术不精,实在是家长们的心病.半数以上家长对孩子目前的职业满意度不高,90%以上的家长期望子女能有稳定的职业和平安的生存环境.


单位了解:

一致反映道德品质和思想表现绝大多数是好的.劳动态度端正、听从领导、服从分配,工作积极、团结同事,除极个别的外,都能遵守劳动纪律.只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因受残疾因素和交流方式的影响,显得不主动、孤僻.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环境与社会的适应和自我发展.专业技术方面,由于大多从事的都是较简单的劳动操作,技术含量不高,因而并没有什么硬性的技术要求.在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问题上,领导们都表示,只要有机会,一定支持他们参加学习.

总结:

特教学校职教现状喜忧参半.一方面显示了职教在众多学科里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暴露出职业教育的举步艰难.学生学不到社会急需的过硬技术,毕业后难以求职,下岗待业者不在少数,致使职教课在市场经济的现实竞争中显得比较苍白、渺茫和无奈,在寻找出路上表现得较为艰巨、复杂和迫切.

现状提醒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职教理念、单纯的劳动技术和陈旧不变的职教项目,改革原来固定僵化的职教模式.坚持特校职教的动态化,走进社会现实、市场经济,与学生的求职谋生密切结合.要在传授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一专多能,使他们具有比健全人更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从而拥有更强的择业技能和生存资本.让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走进特教学校职业教育的课堂,开创出残疾学生求职谋生的新天地.

建议

第一,强化动态职教.从社会对残疾学生“质”的标准和市场对其“量”的需求这一发展变化的角度,以大面积的拓宽专业渠道不变,适应市场经济和人才需求的万变.创设多种职教项目,改革学制固定、教材不变、形式单一的职教方法,深化动态职教,坚持灵活办学,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第二,深化职教基础.改变传统偏面的重视技术操作,忽视职业道德、劳动态度、文化知识和理论学习的旧观念.强化职教基础,创新“职业道德+文化知识+身心体魄+技术理论+实践操作等于生存资本”的职业教学新模式.

第三,重视技术操作.处理好职教的学科教学和学生的能力本位问题,加强技术操作的培养,强化技术的操作水平,提高他们驾驭职业变换的承受能力和经受人生考验的豁达心态.可以建立以“校内实习为主、社会实习为辅、家庭实习为补充”的职教基地,改变“教室里种庄稼,黑板上开机器”的现象.根据专业特点实行弹性学制,采取流动形式,定期实习操作、现场示范.扩大实习范围、提高技术能力.

第四,扩大社会职业.走特校职教融合于社会职业大范围的一体化道路,坚持“学业职业两条腿走路、学业就业一体化管理”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专业设置与就业单位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城乡交流、村校沟通,校企联合、厂校挂钩,为定点代培、为个体怎么写作”的职教模式,帮助毕业生顺利、稳定就业.(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特殊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