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政治学西方很流行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78 浏览:16130

形象或曰面子,对选举体制下的政客有多重要,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以色列总参谋长宣布辞职引发政坛大地震前的5天,总理奥尔默特12日躺上手术台,花40分钟做了整容拉皮手术,以消除眼袋和鱼尾纹.山雨欲来风满楼,总理大人仍有心搞“面子”工程,也许他决意要以公众满意的形象走进“震央”,力挽狂澜,化危为机.

同在上周,美国党参议员奥巴马高调宣布参加总统大选,媒体津津乐道于他黑白混血、年轻俊朗的外表,一家时尚杂志甚至跨页刊出了他在夏威夷海滩戏浪的泳装照.而在大洋彼岸的法国,刚获本党提名竞选总统的法国内长萨尔科齐,更时时感受到来自劲敌容貌的压力.月初来华访问的社会党总统候选人罗雅尔被媒体称为“天人”,《男人帮》杂志称其为全球魅力排名第六的女性,更有爱发挥的记者捧之为“蒙娜丽莎般的艺术品”,堪称再生海伦般的女神.


令人喷饭的是,长相甚至已成为选举话题,美国田纳西州恰塔努加市前市长钱鲍勃柯克在去年的中期选举中,就很奇怪地指责对手哈洛德小福特是“魅力年轻人”.小福特曾获选华盛顿50位最美人士,相貌自不待言.

面对因个人形象而起的炒作潮,罗雅尔竞选阵营最爱说的是:“竞选不是选美.”可他们说这话的时候仍不乏得意之情,只认政党不问人的选举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上世纪50年代时一位英国选民曾调侃,只要政党愿推举,哪怕牵出一头猪也有人选.但几十年时光流转,如今的选举人哪个敢疏忽容貌?他们意识到,自己在选战中向选民兜售的,与其说是政党,还不如说是个性.哈佛大学教授琳达比尔梅斯坚信,要争取数量不多但常决定选举结果的游离选民,政客的长相会带来四两拨千斤的关键效用.实际上,学者一直在试图证明,英俊面容与选举获胜间存有正相关联系.此中难题在于,美属主观感受,人言人殊,难作量化对照.举例而言,喜欢布什的人,会以为他招牌式的逗笑亲切亲民,但反感他的人,又会觉得那种笑滑稽轻佻.

北欧的三位经济学家知难而进,在去年完成了一项在“美貌政治学”领域最大规模的调查,并发表题为《赢家长相》的论文.他们收集了芬兰2003年参加议会选举的所有竞选者照片,由2000名芬兰以外的多国受访者对其相貌从“1”到“5”按5级评分,再结合竞选者的表现做样本分析.受访者对芬兰政坛毫无认知,撇清政治因素影响,调查结果最后印证了“容貌助选”这一跨文化、跨种族潮流.

调查还发现,容貌对谋取连任者助益并不明显,反倒在新进者身上作用非凡.三位经济学家甚至估算出了具体数值:较之长相不济的对手(包括相貌分值为1者),英俊的男候选人(获5分者)可享6到8个百分点的选票“升水”.如是貌美如花的女性,选票升水率可达10个百分点.看来法国政坛新“女神”的前景确实看涨.

容貌助选的经典例证,当然是风流潇洒的肯尼迪47年前一举击败共和党大佬尼克松,开创大选辩论的电视时代.我至今难忘十多年前,一位美籍华裔学者在人民大学课堂上比划示范的一幕:那么多女选民为小肯着迷,最喜欢他头上的那一绺卷发,说着,那位学者也摸摸自己的脑袋,逗得哄堂大笑.

但长相不济者并非毫无希望,参选不乏胜出的例证.尼克松最终还是入主白宫,前文提到的柯特也战胜了小福特,竞选专家事后解读其对对手长相的攻击时,分析其隐含了“空心萝卜、能力有限”的判断.长相居于劣势的竞选者必须传递出真实的信息,让选民以为所见即所选.以此来回望,当年尼克松对垒肯尼迪,在形象设计中确有失误,为掩盖其短下巴,尼克松化妆时用了太多的粉.

(摘自《中国证券报》)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