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认同中的政治文化指向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593 浏览:82549

摘 要: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形成的过程也是俄罗斯民族认同形成的过程,东正教和专制制度分别为民族认同提供了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民族的思想也逐渐成熟,以东正教和专制制度思想为特征的政治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俄罗斯民族正是依靠这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基础,形成内部自我认同,确立外部自我形象,在众多认同标准中以此为主要指向.

关 键 词:俄罗斯;民族认同;政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K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3-0087-04

即将卸任的普京总统已经带领俄罗斯走过了八年多的国家改革和建设之路,这也是俄罗斯经历苏联解体和叶利钦西化政策后,全面复兴国家,重塑民族思想和民族认同的八年.目前,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俄罗斯也身处其中,面临既要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又要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认同的双重挑战.对于俄罗斯来说,其民族自我意识和民族国家认同形成的过程也就是民族思想形成的过程,民族文化和专制国家的并行发展成就了俄罗斯独特的政治文化,而这也成为了俄罗斯民族认同中最为有力的认同指向.

民族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有一个生成和变迁的过程.民族最初指原始意义上的氏族、部落发展而来的一定地域内基于血缘关系的社会共同体,后来强调的是共同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传统联系,进而发展成忽略血缘、种族的国家范畴.由此可见,民族的概念经历了血缘一文化一政治三层的递进过程,最终形成我们对现代民族的理解:“民族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和出现的、以共同文化为纽带,由统一于一国之内的人们所构成的稳定共同体.”而这一稳定共同体赖以生存的不仅仅是充足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成员内部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才能长时间维持稳定和强大,这种维系内部统一和团结、区别于他人的力量就是民族认同.

中文的“认同”来自英语“identity”,俄语中常用идеНТификация或идентичность.英语的“认同”有四重含义:1.一致(的情况或事实),一致性,同一(性),相同;2.个性,个体,本体,个人的特征;3.身份;4.(数)恒等式.而在中文释义中,“认同”指“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和“承认、认可”.这些意思表达的都是“认同”一致和相同的含义,但是认定一致和相同必须有其他参照物存在,也就是说,有差别、排除相异,才能真正确立认同体的独立性和统一性.对于民族成员来说,其自我认同包含思想和行为的统一及以此群体认同情感为基础的排他性,我们需要从相同和差别两方面来认识这个概念.

认同具有多样性.血缘、领土、阶级、宗教等都可以成为认同的基础(指向),但总地来说,认同的基础可以归为物质和精神的两大类,前者是具体且可辨识的,后者是抽象的,包含了文化、传统、价值观等理念共识.同时具备物质和精神两个基础的认同更具稳定性,更易形成凝聚力来维持和传承.

对于俄罗斯来说,民族自我意识形成并最终发展为民族国家认同的过程,就是俄罗斯民族思想形成的过程.从最初的种族、血缘认同,到后来以东正教为基础的文化认同,再到以专制君主和集权国家为中心的政治认同,俄罗斯民族通过自我认识和与他人比较生成认知的过程,逐渐将宗教文化和专制制度的精神作为认识自己和区别他人的标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俄罗斯政治文化和民族思想.对于我们的研究对象――俄罗斯来说,无论是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帝国,还是无产阶级的苏联,以及现在联邦体制的新俄罗斯国家,不能忽略的就是多民族的问题.现在在俄罗斯境内主要分布着俄罗斯族、乌克兰族、鞑靼族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口占其总人口的80%以上.本论文要探讨的不是俄罗斯国家内部各民族的自我认同问题,而是要研究经历了种族、文化和政治概念变迁的、以国家来进行广泛定义的俄罗斯民族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过程,以及其中政治文化的认同因素.

民族认同包含几个要点:1.集体记忆是民族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民族作为族裔共同体的特征在自身发展历史中形成,通过诸多符号保留在民族成员的记忆中,也构成这个民族共同体对自我认同的基础.2.民族认同包含一个“相同”――民族成员内部的相同,和一个“不同”――民族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之间的不同;换言之,就是民族成员在个体交往过程中彼此之间的认同和在与外部对象比较过程中对民族整体的认同.民族认同就是通过这一个内向和一个外向两个层面的诉求从中得以体现.3.民族认同还包括政治和文化两个层面,即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外在的、表层的,而文化认同为内在的、深层的,也正是这些超政治的认同感(诸如血缘、语言、宗教等),满足了人们本性上的归属要求.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在概念表述上界限分明,但它们分别代表的心理或社会生活领域关系密切且存在利益交集:政治认同所需的道义合法性依据须由得到认同的文化系统中之价值原则来判别提供;作为文化共同体之民族的发展目标有必要通过搭建政治结构来完成.我们可以从对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看到,民族文化与国家政治相互支持、融合,形成独特的俄罗斯政治文化,也因此成为了民族认同的重要指向.

在前民族国家时期,生活在东欧平原、第聂伯河沿岸及其以北森林地区的东斯拉夫人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迁徙频繁,部落零散分布,信仰多神教.罗斯人的认同对象非常分散,缺乏一致性,部落、村舍、封建公国、宗教等多元政治和文化共同体都有可能成为某部分罗斯人的认同基础.那时既没有对民族的认同,也没有对国家的认同,维系人们之间关系的更多是血缘、地域等,缺乏大范围一致性的基础.

古罗斯国家――基辅罗斯是俄罗斯民族国家的雏形,是9―12世纪初位于东欧平原的、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早期封建国家,也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大民族(国家)的共同渊源.基辅罗斯在它存在的百余年时间里,完成了引入基督教、完善内部政治制度、与游牧民族斗争、与拜占庭和中西欧交往等对后来国家发展影响巨大的历史使命.基辅罗斯时期,大公政权是主要政治组成形式,基督教则在意识形态上占据统治地位.基督教与世俗政权依靠“君权神授”的思想结合在一起,使宗教和政治认同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与其说当时罗斯人对国家认同,不如说他们认同的是被神化了的大公.而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则帮助罗斯人实现了跨血缘、跨地域的文化认同.由于引入了基督教,文字、建筑等文化形式迅速在罗斯发展起来,统一的宗教仪式和教义更使本来在地域和心理上分散的罗斯人紧密团结起来,为日后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古罗斯国家封建分裂时期恰逢蒙古入侵,莫斯科凭借自己在地理和经济上的优势以及大公伊凡卡利达的政治手腕赢得了领导地位,为统一国家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在抵抗侵略的过程中,俄罗斯民族在14―16世纪初逐渐形成,民族自我意识也随之成熟.莫斯科公国在与外敌征战的过程中还逐渐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到16世纪中期,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终于建立起来了,以国家为指向的新的民族认同也由此形成.可以说,人们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在政治上是对宗教认同、封建王国认同的取代,在社会情感和文化上,是对因地域和血缘而分散的认同的整合和重塑.前者就是对国家的认同,后者则是对民族的认同”.当完善的专制制度建立起来时,人们在保持对君主的情感的同时,也将之与对国家的认同逐渐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国家统一的疆域和专制制度下推行的宗教文化也巩固了俄罗斯人对民族的认同,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力量促成了俄罗斯民族国家自我认同的形成.


彼得一世时确立了绝对君主专制制度,随着西化改革的深入,俄国也开始迈开殖民扩张的脚步,向帝国制转变.彼得一世通过实行政治、军事、教育等多领域的改革措施,努力使国家现代化和西方化,同时还通过削弱贵族地位、加强农奴制和控制东正教会的方法进一步完善专制体制,强化俄国的亚洲特性,这使得俄罗斯的民族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开始出现东、西两种矛盾因素,确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二元性.而强大的集权的存在则作为某种制衡、平衡力量贯穿于俄罗斯历次政治和经济改革中,成为统一和稳定社会思想的基石.可以说,由彼得改革引发的民族文化思想危机和罗斯经历外敌入侵一样,恰恰为俄罗斯民族认同的成熟创造了外部对比条件,促进了民族思想的发展.

俄国进入帝国时期以后,由于疆域扩大、民族众多,巩固民族国家认同的任务变得十分艰巨.帝国是依靠武力建立起来的,但对帝国认同的维持不能只依靠武力,俄国沙皇还借用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和民族情感来巩固自己的精神统治.俄国专制制度巩固了沙皇帝国内部的政治认同,而在文化和精神层面,沙皇利用了俄国东正教会“第三罗马”的思想,大力宣扬俄罗斯民族的弥赛亚救世使命,以此加强帝国时期的俄罗斯民族认同,也造就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主义情结.随着帝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的逐渐深入,早期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渐渐失去了维护正当民族利益的性质,而蜕变成以领土扩张、政治奴役、经济掠夺为目的民族沙文主义,并且受到沙皇专制制度的保护和支持.此后,俄国的民族沙文主义与反动的国家主义合二为一,对内表现为政治上的统治和集权制,对外则表现为殖义和大国沙文主义.

在沙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苏联,继承了多民族国家的特性.作为一个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民族国家来说,苏联在外部自我认同建设方面却是十分成功的.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苏联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实力,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与此同时,与美国的争霸、积极干预国际事务的外交政策也使苏联掌握了有力的政治话语权,并借此对外积极宣传和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令世界刮目相看.虽然苏联时期国内民族矛盾不断,但是集权主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纷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手腕也成为了苏联在国际立足的根本要素.正是因为有了内部强权下的统一和对外强大的形象,苏联人的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民族国家的自我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进而表现为压制他人的大国沙文主义.苏联时期的对内、对外政策虽然备受争议,但如果仅站在民族国家认同的角度来考量,苏联的民族国家形象无疑是成功的.

但是,也正是因为复杂的民族问题和强权的压制,苏联这座社会主义大厦内部危机重重,最终以解体告终,随之被摧毁的还有建立在强大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民族国家认同.解体后的俄罗斯对苏联时期的意识形态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趁虚而入的西方自由主义文化更是打乱了人们的精神秩序,使得失去了坚强政治载体的民族精神文化既得不到内部认同,更无法以独立、鲜明的自我特色面对世界文化,新时期俄罗斯民族国家的认同出现了极大危机,亟待重建.

从俄罗斯民族自我意识和认同情感形成过程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民族形成于14―16世纪,俄罗斯集权国家也在这一时期形成并开始发展.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基督教的引入、抵御外敌的战争和专制制度的确立为俄罗斯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创造了文化和政治上的条件.换言之,东正教和专制制度分别为俄罗斯民族认同提供了内部的文化和政治指向,使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宗教和政治制度产生一种依赖感,而抵御外敌的战争则帮助这种依赖感上升为民族自豪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认同.

我们知道,俄国专制制度是在俄罗斯民族反抗蒙古鞑靼人的殖民统治和民族国家随之走向统一,并最终成为集权国家的过程中得以确立和发展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伊凡三世(1462―1505)统治时期奠定基础,十七世纪上半期等级代表君主制(COCЛOBCHO-пpeдCTaBиTeльHaяMOHархия)开始发展,到彼得一世(1682―1725)统治时,绝对君主制(самодерЖавие),即君主专制制度正式确立.俄罗斯专制制度是俄国政治发展历史的主要特点,它不同于西欧的绝对君主制,而更接近于东方式的专制君主制.作为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俄罗斯的专制制度不但起到了整合社会关系、统一国家的作用,还从思想和精神上对俄罗斯民族进行了控制,促成了俄民族心理中敬畏、崇尚权威因素的形成和发展;专制制度也是俄罗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俄罗斯政治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植根于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鲜明地体现了俄罗斯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和特征以及俄社会发展的独特轨迹.

东正教在俄国专制制度确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辅佐作用,政教合一的形式使得俄罗斯人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也难分彼此.东正教的“君权神授”思想和“第三罗马”理论与专制制度的影响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思想中形成了一种崇尚权威、国家至上的民族主义情结――这是俄罗斯政治文化的鲜明特征,也是俄罗斯民族自我肯定、区别他人的心理基础,也就是俄罗斯民族认同的政治文化指向.

普京时代的俄罗斯要面对国家内部改革和外部世界压力的双重挑战,这对民族认同也造成一种极大的冲击.因为,“俄国作为一个有深厚民族主义传统的国家,冷战结束后民族身份认同、民族国家重建和民族主义价值等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被强烈地凸显出来,如此也就导致近十多年来俄罗斯处在矛盾状态――既必须面对甚至渴望主导全球化进程,又难以摆脱民族主义情绪.”普京通过八年多的改革实践,基本改变了因苏联解体和叶利钦时代全面西化带来的社会思想混乱的状态,用国家主义的执政理念重新确立了俄罗斯民族认同中的政治文化基础.普京卸任后,俄罗斯还将继续转型时期的改革进程,全球化也将向更深、更广的空间扩展影响.俄罗斯能否全面重建民族认同,保持其中的传统因素,抑或是改变基本的认同对象,全面重塑,我们将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刘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