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一般规律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870 浏览:157601

[摘 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与农村文化相互作用的规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规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单一性载体发展向多样性载体共生发展转变的规律.

[关 键 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一般规律

[作者简介]邱仁富,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贺争平,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1-0053-04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描述、承载、传导、转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或内容,联结主、客体并能使它们互动的相似度检测,其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研究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对强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

1.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本质上是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它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1](P365)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来决定的.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制约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经济比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状况较好,农民实际购写力比较强,农村购写的电脑、手机、电视、收音机、VCD/DVD等设备就比较多,农村文化办公室资料比较齐全,给各项文化活动注入科技的血液.很多乡村路口都备有报刊亭,农民可以购写各种报刊杂志,许多农民利用休闲时间通过看报了解国内外新闻时事等.而经济欠发展的西部地区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设备比较落后,很多的家庭没有电视、收音机等设备,报刊在这些农村几乎没有市场,甚至在农村很少看到报刊亭,农民了解信息的渠道非常狭窄.许多农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农民不懂汉语(如广西目前还有一些农民不懂汉语),他们了解的社会主流信息非常有限.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制约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沿海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如深圳、顺德等地区的农村,改革开放前还是穷乡僻壤,十几年后那里的农民摇身一变就成了全国富裕的农民.农民富裕的速度比较快,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速度也较快,从广播到电视,再到手机、网络的使用,只需要几年光景.从靠在集市即圩里捎信①到固定再到移动通讯等时间大大缩短.而与之相反,西部边远山区的农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有的家庭经济状况几乎没有多大改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速度较之发达地区的农村是难以企及的.

2.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也作用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农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市场,农村家庭购写大量的电视机、电脑、手机、报刊必然会扩大内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农民利用电视、网络了解农业发展信息和外面的市场,及时调整农业耕种策略,使农业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业耕种效益.多媒体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应用,提高了耕种技术,增加了农业收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现代媒体在农村的广泛普及,把社会先进文化、健康生活、文明范式带到千家万户,促进了乡村社会的文明进步.

3.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所谓相适应,是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整体上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其核心是农民的购写力问题.一定的经济发展决定这个时期的整体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可能存在连饭都吃不饱的农村却大量购写电脑、手机等消费品的现象.所谓相矛盾是指农村个体超前消费,即载体发展超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超出了人们的实际购写力,这样就导致超前消费与农民现实生活水平相矛盾.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与农村文化相互作用的规律

1.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本民族本地区传统优秀文化相承接的规律.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有一个延续性过程,都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都有发展的潜力和价值诉求.而“文化的不同阶段是文化发展和进化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影响未来的历史进程”[2](P662).文化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连续性、传承性.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必须要传承农村传统优秀文化.表征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从单一的同质文化传承到多元化的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传承的规律.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对单一的同质文化的传承.在几千年的中国农村发展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都是不断地继承传统农村文化.不管是帝王将相的更换,抑或是封建朝代的更替,对农村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始终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基石.一定时期的农村文化传播需要合适的载体,一定时期的载体发展需要农村文化作支撑,失去文化的血液的温存,载体将如同枯槁,显得十分苍白;失去合适的载体传播,农村文化也就失去表现其生命力的渠道.因此,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只有与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优秀文化相承接,才能找到发展的动力.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从单一的同质文化传承扩展到包括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在内的多元化传承,这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高形式.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从主要对单一的同质文化的传承发展到对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共同传承,体现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正朝多层次发展,这种着眼“一揽子”的传承策略,更加有利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因为在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信息时代,多元文化相互接触、融合、冲突,必然要有与之相承接的传播载体.单一的文化系统已经被突破,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制衡机制尚为雏形.在这个文化转型时代,文化冲突、文化渗透、文化霸权就成了文化发展的代名词.农村不再是也不可能是单一文化沐浴的净土,农村单一文化发展的时代已经终结或正在趋向终结,多元文化在农村的角逐在一定时期不可避免.

2.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规律.“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JP65)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到底为了谁、为谁怎么写作将关系到其发展的性质和趋势.在我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怎么写作的,即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最终要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这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终极价值取向.发展先进文化,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载体,必须要有能够推动先进文化快速发展的载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农村文化建设要“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4](P23-24),这决定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根本趋势就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怎么写作的,就是要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相适应.


3.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农村亚文化互相矛盾的规律.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农村亚文化在一定时期还保留某种程度上的制约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就必然会与农村亚文化相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农村亚文化想利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传播发展自己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辨别主次文化之间的矛盾,诚然也存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农村亚文化矛盾斗争的过程,即双方都是争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为自己怎么写作,利用载体传播自己的理念.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矛盾过程.

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1.螺旋式上升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向度.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按所谓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线式进行的”[5](P423),“社会的运动总是采取螺旋式前进的,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规律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所谓的普遍规律”[6](P87),表征为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一个迂回曲折的、呈非线性的发展趋势.历史证明,自然界的演变是呈螺旋式上升运动的过程,社会的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运动的过程,人类的进化也是呈螺旋式上升运动的过程,这就明确指出,社会更迭是个长期的、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决不是直线上升或爆破式的历史进程.

2.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螺旋式过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螺旋式过程,主要表现在:(1)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从单维性向多维性拓展呈螺旋式上升过程.伴随人们的劳动出现了语言,“正是由于有了语言,才可能赋予人的思想以物质的语言外壳”[7](P516).正是有了语言,农村家庭世代的家庭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播的,至今仍然在一些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延续着,成为一条“文化潜规则”,成为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载体,维系农村基本的范式.但文字载体的出现和传播,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从单维性发展为多维性.而电子化、数字化的载体,如广播、电影、电视、手机、、网络等载体的出现,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向多维性扩展.这个由单维性向多维性的拓展,经历了漫长的、曲折的历史过程.(2)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从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化呈螺旋式上升过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主要是语言、书籍、开会等.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农村基本上是运用这些传统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语言传播健康的思想道德内容,利用会议如族长选举会议、乡村的风俗习惯的制订、抵抗外族的入侵、本村集资建设等.这些载体经历了上千年的漫长路程逐步发展到以书籍作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而发展到以电视、电影、网络等多样性载体发展的新局面.这些传统的载体向现代转化,既体现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上升发展过程,也体现出这是个长期曲折的发展过程.(3)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从低效运作向高效提升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效率是载体的生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传统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一个相对低效率的载体,如语言载体,它的传播面积较小、传播的质量较低、传播的客观性较差等.因此,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从低效运作向高效提升就成了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结果的必然趋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从低效率向高效率提升经历了从调整载体的结构到扩展新型载体种类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规律

1.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总体上是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的规律.大凡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做得比较好的时期,社会就比较安定.总体而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主要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基本上能够承载、传导、反映一定时期执政者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历代执政者们都把稳定农村、发展农村作为定国安邦的大战略,对农村的领导不仅仅是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辅之以意识形态教育,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书籍、报刊等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主流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2.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相矛盾的规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存在着矛盾,表征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差异性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同一性的矛盾.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呈现不平衡性,东部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状况很好,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则相对落后.同一地区不同的乡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我国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内容、追求的效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具有很强的趋同性.换言之,我国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用同样的教育信息,却用非对称性的教育载体,并且追求趋同效果,这就必然会产生矛盾.这个矛盾在一定时期还将长期存在,根本上还有赖于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此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跨越式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浪潮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我国部分地区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能够满足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速度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速度不成比例,导致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无法准时、有效地传导.这对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将制约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五、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单一性载体发展向多样性载体共生发展转变的规律

1.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单一载体作用逐渐减弱,多种载体共同发挥作用逐渐增强.在传统乡村,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对单调,只有相当有限的载体选择,每一种载体都扮演极为重要的作用.譬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只用两种载体,那么这两种载体平均分担百分之五十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这就是它们的作用表征.但是随着新生载体不断传入农村,载体的增多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了更大范围的选择,既可以选择传统型的载体,也可以选择新的载体,甚或全部使用,整合多样化载体的资源和功能.因此,一定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或内容可以让更多的载体来分担,这样原来载体的任务就相对减少,其作用也就逐渐递减.取而代之的是多种载体共同发挥作用,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或内容从多层次、全方位进行传播和诠释,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的提升.

2.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载体发展逐渐呈与多样性载体共生发展的趋向.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载体主要是指占主导地位、主要承担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或内容的载体.在传统乡村,起主导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一般只有一种,即语言载体.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村,语言成为维系家庭、乡村规范、邻里秩序的主导性载体,其主导的价值就在于占主导地位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成为主体与客体最具有实效性的互动.但是新兴载体在农村的不断出现,使传统的主导性的载体面临严峻挑战,其主导地位悄然发生改变,核心是传统载体传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或内容的效率比新兴载体要低,而新兴载体又呈现多样化.所以,多样性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逐渐代替传统主导性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新旧载体相互吸收和共同发展逐渐成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一大潮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