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957 浏览:45011

[摘 要]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载体,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 键 词]社会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作者简介]官秀成,钦州学院社科部讲师,广西钦州535000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161-0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依靠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完成的一种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互动的过程,是大学生形成知识与技能,丰富情感,培养完美个性的人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远离生产生活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功能.

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正在趋向多样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重利轻义、重索取轻奉献,以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悲观主义、现代虚无主义等资产阶级人生信条,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来说,其负面效应是不能忽略的.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他们涉世未深,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缺乏必要的亲身体验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复杂的事物面前,往往良莠不分,善恶难辨,经受不住困难和挫折.一些学生对社会缺乏整体认识,很多时候是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而看不到社会光明的一面,把世界看得一无是处,把人生也看得十分惨淡.同时,由于广大青年大学生长期在比较优越的条件下成长,容易受享乐思想和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西方思潮的影响,生活上讲究吃喝穿戴,攀比阔气,追求安逸和舒适的生活,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上仅仅满足于六十分万岁,整天碌碌无为,不思进取,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一些学生常常以个人为中心,自以为是,盲目崇尚自我至上、个人价值至上的理论,他们往往不懂得自我目标的设计、自我道路的选择、自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和社会需要,因而容易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陷入唯我主义.

可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说教,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社区、公司、企业、乡村等场所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民情,亲身体验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经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的发展,向社会学习,向人民学习,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使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转移到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帮助他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利于大学生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如果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广大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那么根本不可能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更谈不上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因此,大学生对中国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下岗失业问题、贫富悬殊问题、腐败问题、“三农”问题等等,这些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关系和社会稳定.而当代大学生大多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接触社会,缺乏对现代社会系统而深刻的分析和了解,对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感受不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深入的理解,很多时候只看到事物的现象,而看不到本质;只看到支流,看不到主流;只看见存在的问题,看不到取得的成就,从而产生一些模糊认识、悲观情绪甚至是偏激的行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没有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问题.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大学生走出校门,使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实际,参与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亲身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学会历史、客观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如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革命圣地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使学生懂得我国社会主义政权来之不易,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深刻道理;同时,在与广大工农相结合的过程中,使学生懂得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设一个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依靠全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奋斗,端正其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的看法,继而支持和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起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信心以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

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当今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由于涉世未深,实践经验少,对我国国情和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及奋斗历史了解不够,并且周围环境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部分学生政治进取心淡漠,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他们崇尚个人奋斗、个人幸福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集体的联结松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加强了“和平演变”的攻势,加紧了对青年人才的争夺.他们依仗在科技方面占据的优势,利用现代通讯、现代传播技术,宣传其文化和价值观,企图通过渲染资本主义,通过物质引诱,腐蚀和拉拢青年学生.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将是漫长而曲折的.以上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他们参观各种博物馆、纪念馆、名胜古迹,了解祖国的山河、人物、文化、风土人情,领略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使大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莫忘国耻,并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中国革命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繁重任务,并在具体实践中逐渐形成被祖国与人民需要的成就感和归属感,逐步形成为国家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努力工作、奉献青春的崇高理想.大学生在认识社会的同时,又深刻认识了自身,便于他们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之间找到了一条有效渠道和最佳结合点,易于把个人成长和祖国的繁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爱自己和爱社会、爱他人有机统一起来,使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心得到提升.

四、可以促进大学生高尚道德品质、良好道德行为和正确审美观的养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社会变革的浪潮不断冲击着整个社会,冲击着传统文化.经济市场化的实践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丰富的物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文化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影响日益膨胀,缺乏人文关怀,损人利己,腐化堕落,真、善、美不分,检测、丑、恶不辨等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社会化尚未完成,性格还未定型,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倾向和思潮的影响.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行为等方式来进行.由于道德教育主要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维系,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教育,强调潜移默化、自觉领悟和生活践行,因而其教育机理重在内省、养成和自律上.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中往往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而轻视道德行为规范的训练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社会实践对人们的品德形成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是品德形成、修养完善的根本途径.因此,一方面,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直接接触生活实际,感知真善美,识别检测丑恶,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体现时代精神的思想才是美的,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行为才是真正的美,懂得如何评价善与恶、荣与辱,从而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念和荣辱观念,做到知荣辱,辨善恶,努力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形成全面、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反观自身,检查自己的道德水平,纠正自己的不良道德行为.如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青年志愿者怎么写作等活动,让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接近群众,亲身体验怎么写作他人和怎么写作社会的乐趣,体会我们享有的一切来之不易,体会创业的艰辛,认识到贪图享乐之耻,弄虚作检测之恶,使他们了解自己的道德水平与社会需要和人民希望之间的差距,从而想人民之所想,以大众的爱憎为标准,培养起与人民大众一致的道德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高校法制教育的目的重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让大学生知法、懂法、用法.过去一段时间,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效果普遍不够理想,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以言代法、权大于法、情大于法、有法不依等现象的存在,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和地位,影响了广大青年大学生学法的积极性,阻碍了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二是法制教育的方式主要是课堂的理论灌输,或以传授条条框框的法律条文为主,没有引入课堂理论教学以外的其他方式,特别是没有引入以学生为主体亲身经历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进他们对国情、乡情、民情的了解,从而加深对所学法律知识的理解,使他们懂得哪些是国家法律禁止的,哪些是国家法律保护的,进一步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组织大学生旁听有关具有教育意义的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庭审活动,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审判程序,明确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亲身体验法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组织大学生参观监狱,参加治安联防值勤,协助维护交通秩序,利用检测期和空余时间就社会治安问题、知识产权的保护、婚姻家庭矛盾、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社会调查,不仅能加深他们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培养他们用法律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成为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六、有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现实社会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基本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转化为科学的方法论,掌握科学的思想武器,从而正确地了解形势、分析形势、理解政策、运用政策,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现实社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尽管聪明、敏锐,但看事物、想问题往往过于简单,容易脱离实际,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缺乏直观的了解,甚至对一些现实问题会产生诸多疑问,容易走向极端.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引导大学生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使形势与政策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亲身感受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以及目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加深他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

总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怎么写作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更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个阵地,不断深化和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

[责任编辑:桑 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