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硕士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318 浏览:57693

[摘 要]随着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需要高校管理者及时调整对待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态度.应时制宜建立和创新就业机制,帮助硕士研究生充分就业,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关 键 词]硕士研究生;就业

[作者简介]何期,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172―03

硕士研究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大学里的佼佼者,是学识渊博的社会精英,拥有的硕士头衔曾象征名企和高薪.如今,他们却不得不面对失业的窘境,承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据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其中研究生增幅较大,尤其部分高校改制,两级硕士毕业生同时毕业,使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007年初,广东省关于硕士就业率的一项调查显示,硕士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硕士生“就业难”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热点问题.

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就业状况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形势、行业的发展状况、所属高校的声誉、研究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教育、在校的表现以及高校对研究生就业的指导和帮助等几个方面.其中,社会整体的就业环境非高校所能影响,高校声誉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而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就业所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则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有针对性的建立和创新就业机制取得成效.但长期以来研究生就业形势较好,一些高校对研究生就业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即使没有指导,也不会有太大影响.随着近年就业压力的增大,给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各高校基本上已建立起一套较成熟完善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怎么写作系统,但对于硕士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不能不考虑其特点就生搬硬套.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转变工作观念,创新硕士研究生就业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和社会整体稳定.

一、建立硕士研究生就业保障机制,提供就业指导和怎么写作体系

高校在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从管理者到怎么写作者都应转变观念,依托高校资源,为研究生就业提供全面的怎么写作和保障.可以通过队伍保障、机构保障和制度保障三个层面进行构建.

(一)队伍保障.加强研究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成立专门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教育工作梯队.改变传统仅由辅导员负责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思路,将研究生导师吸收到就业工作队伍中,充分发挥导师“传、帮、带”的作用.将辅导员、副书记对研究生就业工作“一对多”的普遍化处理与“一对一导师制”的个性化处理来了解研究生的就业想法、就业进度,制定就业规划.针对研究生理论、学识层次起点较高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基础上,邀请相关专业专职教师进入就业工作队伍,使之成为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重视就业指导队伍的培训和学习,避免就业工作者知识“老化”和“衰竭”,使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二)机构保障.高校应设立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怎么写作专门机构,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求职推荐、人事劳动保障写作技巧等多种怎么写作.配备足够的人员、资金和场所,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收集与发布就业信息,不断提高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率.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档案、户籍转移、审核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和报到证等具体烦琐的工序上,挤占了调研、评估和培训的资源,不利于研究生就业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一个好的就业指导怎么写作机构,必须不断提高怎么写作质量,使就业指导工作适应社会实际需要.要努力转变硕士研究生就业中的传统做法,强化用人单位参与,形成研究生就业怎么写作的坚实依托.同时要建立就业指导怎么写作工作评估体系,实行科学评估,量化考核,提高工作质量,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怎么写作体系的不断完善.

(三)制度保障.要改变研究生择业存在的盲目性、被动性和偶然性的局面,必须通过定期公布研究生就业信息、培训和交流制度等予以保证.市场供需信息是研究生就业的重要信息,充分的信息能够使用人单位招到急需的人才.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种就业讲座、专场招聘会、公布各种供求信息以及组建网站等形式,建立起全面反映本校研究生毕业生资源及就业意向、各专业特点及怎么写作方向的供方信息,迅速反馈用人单位的需方信息,保证就业信息畅通,及时为硕士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加强硕士研究生正确择业观的培养,提供范围宽、多层次的就业指导,打破硕士生就业方向单一,就业渠道狭窄,仅关注高校、事业机关和政府部门的局限.扩大研究生就业视野,向西部地区和基层部门扩展,解决就业市场东部过剩,西部紧张的局面,实现硕士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双赢.

二、建立硕士研究生就业责任机制.形成全员、全线指导就业的局面

建立就业目标责任制,在高校和社会中形成为硕士研究生创造就业机会的责任意识,使硕士研究生就业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转动起来,形成全员、全线就业的局面.一是建立导师负责制.高校应将指导和帮助研究生就业作为导师的重要职责,并将所带研究生就业情况作为一项衡量导师指导质量的指标,使就业指导贯穿研究生教育始终.导师对研究生就业负责,可以有效避免招生和培养的任意性,避免一个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超出其能力所及,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让导师为研究生的未来承担一部分责任,可以避免将研究生当成完成课题和科研任务的工具,激发导师责任意识,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二是建立教师分担制.让授课教师也加入硕士就业工作队伍,通过信息共享,发挥授课教师在本领域所拥有的优势和资源,为硕士毕业生提供就业观教育、就业技巧指导、人生规划设计、心理咨询等.三是建立校友、学友帮助制.将有社会经验和人才需求的校友、学友充分动员起来,建立校友和学友网络,通过其掌握的大量的、及时的就业和工作信息,为硕士毕业生提供实用的就业技巧、社会经验和工作岗位.

三、建立硕士研究生就业长效机制,改变现有培养模式

学科结构性失衡和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求,是影响研究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不但使研究生的数量超过社会需要,而且造成研究生的质量不符合社会要求.一方面表现在许多高校一味追求数量和规模,没有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的培养方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错位,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另一方面,高校大多按师资力量和专业的强弱来制定招生规模,根据专业导师的数目“按人头分配”,科研任务和课题多的导师多分配,反之,则少分配,优势学科研究生多,其他学科研究生少.这种培养模式脱离了市场需求,面对饱和的市场学生难以就业也不足为奇.


高校应进一步改革现有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调整学科结构,建立起保障研究生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在制定招生计划前应对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进行预先摸底和充分调研,在学科设置上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也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不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及时应对就业环境的变化.其次,在师资水平、实验室水平容量有限的前提下,高校应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而不是数量上.要积极面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实际和人才竞争形势,以市场为取向,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最后,要建立多元化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一是培养目标多元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学术型的科研人才.由于我国当前以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通过改革研究生单一培养目标,分别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硕士,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二是培养方式多元化.借鉴香港地区的做法大力发展制研究生教育.香港地区研究生教育相当重视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在教学要求上香港高校研究生并没有全日制和制的区别,在社会上二者的待遇也一样.而制的申请者因具有较为清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在职的工作,不但学习目标明确,而且大大降低了就业难度,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与之相反,由于体制的不同,内地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由于培养方式的限制,需要辞去原来的工作来完成学业,毕业之后需要再次寻找工作,增加了就业的成本,给社会就业带来了额外负担.

四、建立硕士研究生就业社会互动机制,使社会与硕士研究生充分“联动”起来

研究生就业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研究生个人应当“联动”起来,转变观念,调整就业布局,促进更多的研究生实现就业.一种做法是高校与政府互动,建立共享的信息平台,让政府及时了解研究生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宏观调控,解决研究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问题.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同时高校根据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快速有效地调整硕士研究生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二是研究生个人与用人单位互动.通过到用人单位实地教学实习,共同开展科研开发,使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形成良性互动,创造双向选择的机会.三是高校与社会整体互动.首先是与用人单位的互动.与本科毕业生不同,研究生未来从事的更多是科研和管理工作,可以通过挂职和共同开展科研开发项目的办法,让用人单位充分了解毕业生的素质,相比传统自荐式的就业模式,能大大增加研究生就业机率,同时使研究生学以致用,减少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其次,高校并不独立于社会发展之外,其赢得的校誉和地位很大程度上通过校友资源体现出来.高校可以利用广阔的校友资源,组建校友协会,完善的校友网络体系,发挥他们在社会上掌握的各种资源和希望回馈母校的热情,直接为研究生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为学校赢得更多的社会声誉,从而进一步推进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健康发展.

五、建立硕士研究生就业自律机制,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竞争力

如果认真接受了研究生教育,并且具备相应能力的话,研究生的就业会比本科生有很多优势.但如果研究生期间既没学好知识,又没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研究生在就业上并不比有能力、有经验的本科生更有优势,所以高校应该通过改革教育机制,帮助硕士研究生积极主动地打造好自身的素质.首先要强化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意识,也就是增强其自我认识和择业的能力.许多研究生读研是为了避开就业高峰,在读研期间对就业方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长期的校园生活也使其对社会鲜有涉足,造成职业意识薄弱.因此需要高校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职业规划,接触和了解就业市场状况,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研究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的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其次是培养科学、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近年研究生就业形势波动较大,要求研究生能及时对自己正确定位,调整心理预期,转变择业观念.在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就业预期;在东部大中型城市人才市场饱和的形势下,“向西行、向下走”应该成为硕士研究生的应有选择.第三是主动克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软肋”.当前硕士研究生的“软肋”表现为:一些研究生往往理论知识扎实,但动手能力和沟通技巧较差,理论与实际脱节,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欠缺,心理素质较差.他们在被用人单位录用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锻炼,客观上增加了用人单位和企业的成本,这种情况反过来也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对此,研究生要有针对性地作出反应:第一要增加社会实践,弥补动手能力的不足,做“理论-实践”双能型人才.第二应当认识到当今社会独善其身式的做法已不能“兼济天下”,而且还可能“自身难保”.可以通过组建科研或学习小组,多与同学、师长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第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一些研究生自视甚高,把单位作为临时跳板频繁跳槽,不但破坏其所在高校声誉,还大大增加社会就业成本.德才兼备应该是当前硕士研究生追求的目标,也是使其在市场上赢得声誉、受到欢迎的砝码.

总之,高校作为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的主要阵地,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需要管理者改变传统观念,创新就业机制,科学、有效地推进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保证研究生教育稳步、合理、持续地发展.

[责任编辑:霁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