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

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06 浏览:16055

[摘 要]文章从广西北部湾国内外的地缘开放区位、国土面积及其自然生态的承载力、优良的港口条件、广袤的经济腹地说明她是中国经济南向发展的首选落脚点.

[关 键 词]南海;北部湾;落脚点;南向发展

[作者简介]廖文,广西农垦局办公室副主任,广西 南宁 53002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6―0070―03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滞后,海域开发程度很低,临海工业落后,进出口贸易额很少,是一种大陆型经济.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东部沿海首先崛起,极大地提升全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总量.2004年,东部沿海地区以占全国10%多点的人口,创造全国41%的GDP;2008年中国GDP和对外贸易额双双跃居世界第三.这标志我国已由大陆型经济向海洋型经济拓展.然而,作为一个海洋型经济国家,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度还不高.例如在南海我国至今尚无一口油井,而与我国隔海相邻的一些国家1999年已在南海钻井一千多口,年产石油4000多万吨,天然气310万立方米,是当年我国近海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量的2.5倍和7倍.我国海洋特别是南海的开发滞后,使我国南海丰富的油气和重要的战略物质得不到应有的开采和利用,极大地降低我国油气的自给率,同时制约着我国多渠道利用国外能源.因此,向海洋特别是向南海要能源、要资源、要进出口贸易额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显而易见,加快中国经济南向发展应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议题之一.

一、南向发展: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大经济体,能源、资源需求巨大.因此,多渠道地保证能源的足够供应,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中国大战略的重心之一.要确保能源安全,必须“大力开发两种资源,充分利用两个市场”.首先必须立足于建设国内大型的能源基地,充分利用国内的各种能源.其次要抓紧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机遇,积极参与开发国际能源资源,逐步增加油气进口,以弥补国内油气缺口.同时,还必须多渠道、多方式寻求国外能源供给.我们不仅要从中东进口,还要从中亚、东南亚、南亚和澳大利亚进口,以建立稳定的油气供应安全机制.

在确保能源安全方面,开发和发展南海势在必行.首先近年的勘探表明,南海海底油气储量达万亿吨级.特别重要的是我国海域的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和北部湾盆地一带,油气储量面积大、厚度深、油气储积类型多、保护条件好,是油气富集区,逐步开采这些油气,是提高我国油气自给率的不二措施.其次,我国南海与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海洋连成一片,距离近、安全可靠性高、运费相对便宜,是我国多渠道利用国际能源的重要来源.

此外,南海又是我国与东盟国家进行合作竞争的前沿战略支撑点.近年来,东南亚发现储量巨大的油气和战略物资,美国、日本和欧盟已通过多种方式,力图从该地区获取最大利益.印度也在努力推行其“东向政策”.东盟的一些国家正在推进南中国海势力范围.这一切表明东南亚的油气竞争及南中国海海域争夺相当剧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加大对南海的开发,将使我国在国际区域竞争中难有强势应对.

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南向发展已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二、南向发展:撬动西南经济的杠杆

中国经济南向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它将把广袤的西南地区带进国际大市场,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制造业更有长足进步,某些领域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过要进一步发展,既受到人才、信息、资金的制约,又遇到商品进出口的交通瓶颈.造成这一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南的唯一出口广西北部湾沿海港口开发滞后,经济不发达,带动不了西南经济进入国际大市场,直接影响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效应.可见,开发南海,发展南海,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是西部大开发整体性发展的应有之义.

目前,我国西南地区有几个渠道可通往外地.一是通过重庆,可达长江之中下游的湘、鄂、赣、皖、苏、浙、泸等省市口岸;二是通过云南边境经缅甸仰光或转口印度洋直达欧洲各港口;三是通过宝成铁路直达西北及中部各省;四是通过南昆、枝柳铁路及省际公路经广西沿海到东南亚及太平洋沿海各港口.这四大通道中的前三条目的地基本上只是国内各省市,如要通过云南或上海、湛江口岸再转国外,运输成本昂贵,已不具竞争力,且漫长的交通线也难于吸引人才、资金.可见,大西南最理想的通道是南下广西沿海.因为广西与大西南各省相距最近,港口距东南亚、非洲、欧洲与国内各港口相较也近,航行安全性较高.

现在,大西南通往广西的交通线已基本畅通,只要在建的昆明到南宁、贵阳到广州的高速铁路完工,一个大西南南下广西的交通网络就将形成.如此,大西南就更有利于引进人才、资金,极大增加商品流量,实现更大区域和更大范围的生产要素流动,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使大西南充分外向发展,并且通过国内外资源整合,把大西南打造成我国的又一个重化工基地,实现从资源的潜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经济南向发展是撬动西南经济的大杠杆,这杠杆越结实,使西南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的速度就越快,经济实力就越大、越强.

三、南向发展:落脚广西北部湾

我国南海有三片海域一海南西北部海域、广东雷州半岛海域、广西北部湾海域,这些海域均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其沿海都可成为中国经济南向发展的落脚点.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广西北部湾更具理想的现实开发条件和发展前景,是首选的落脚点.

1.从地缘区位上看.在国内,广西北部湾位于我国最发达的粤港澳经济区与欠发达的西南经济区的结合部,是泛珠江三角洲九省区的陆运、海运、河运的交通枢纽地带,通过这一枢纽可连接国内各主要经济区.目前桂林至全州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湘桂铁路的扩能改造,黎钦铁路、黎湛铁路、洛湛铁路的修建构成了一条广西北部湾通往中南各省的大容量交通线;南宁至梧州(并将延申至广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岑溪到罗定、灵峰至八步高速公路的修建以及今年动工的南宁至广州、贵阳至广州(在广西境内有多个停靠站)的高速铁路全方位地打通了两广陆路交通渠道,使广西北部湾与粤港澳经济区融为一体;南昆、南贵、南钦铁路扩能改造、正在修建的南宁一贵阳一成都、南宁一昆明的高速铁路使大西南通往广西北部湾的通道更为便捷.河道方面,广西西江与广东东江、北江河道改造后已可通1000~3000吨的货轮.海道方面与东部沿海各港口常年可通大型货轮.

在国际区位上,广西北部湾是中亚与中国的契合点.从广西北部湾各港口出发到南亚、非洲、欧洲较我国其他港口航程最近,而到东南亚诸港口更是一日可达,是所谓的“一日区”,它比经过从成都到上海出海近800公里,比经从湛江出海近150公里.并且通过西部大通道到广西北部湾各港口也比经过其他通道到我国其他沿海港近300~1300公里.在陆路方面,南宁至友谊关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并将与贯穿越南南北的1号公路对接,只要越南1号公路与老挝、泰国的公路连接(目前河内至万象尚是低等级公路),便可形成一条南宁-万象-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的国际高速公路.专家预测,未来三、五年内,广西北部湾与邻国、邻省的现代化大容量的交通网络即将建成.

由此可见,广西北部湾不仅对国内来说是一个开放的区域,对世界来说也是一个开放的区域,是参与现代化国际分工极其有利的外向型区位.

2.从区域国土承载能力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四市及其所属郊县,陆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与广东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相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南部地区和邕江河谷一带地势平缓,适宜大范围的城市带和大规模工业建设.该区域可供建筑用地4500平方公里.目前开发程度尚低,建成区仅占可开发土地的1%.这一带城市规模不大,且比较分散,中心不突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自然生态的承受能力看.这一带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上下,平均日照在1700小时左右,气候温和宜人,光照充足;年降雨量大,水流充足,多年平均年水资源约340亿立方米,年降雨量1400毫米以上,比全国平均年降雨量630毫米高1倍多,且境内河流纵横交叉,流量大,可供大城市带的庞大人口和大规模工业用水.从生态环境看,区内森林覆盖面大、植被繁茂,具有相当面积的未开荒土地,区内有我国重要的速生林业基地,林业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坡地多,可建设大型畜牧业基地;邕江河谷和玉林市靠近沿海主要交通线附近农业发达,是自治区的主要粮食基地.这里生态景观类型多、污染小,生态系统自然和谐.

3.从经济发展潜力看.该区域沿海地带海湾曲折多弯,深水条件好,拥有多处可建1~20万吨级码头泊位.至2006年已建成166个码头,其中,深水码头29个,港口吞吐量完成5000万吨以上.2008年完成港口吞吐量8000万吨以上.目前防城港的20万吨级码头、北海铁山港15万吨级码头、钦州港的10万吨级码头的建设正在快速推进.预计2010年海港吞吐量将达2亿吨以上,从而成为我国的大型港口之一.还有,其陆地与越南相连,是中国与东盟沿海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与大湄公河诸国经济活动场所.国内的一些省市已通过这一平台进行频繁的经济活动.此外,广西北部湾海域还有699个岛屿,面积84平方公里,最大的岛屿涠洲岛是著名的旅游区.这里水质良好,海洋生物丰富,海水养殖业发达,为北部湾大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

总之,广西北部湾一带土地资源、水资源、林业资源富足,生态环境受干扰少,承载空间富余.综合多种生态环境参数,专家认为,该区域可容纳3000~4000万人口,而目前仅居住1200多万人,集聚人口的空间很大.


4.从经济腹地的国土地域和资源禀赋看.广西北部湾与大西南山水相连,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我国大西南(包括广西内陆部分)拥有全国1/4土地和1/5人口,劳动力富余,自然资源富集,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森林蓄积量占全国1/4以上,水能和水资源蕴量占全国43%.此外还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在探明储量的金属和非金属资源中,排在全国前三位的就有30多种,其中钛的保有量占全国的90以上,钡占80%,锰占70%,硫铁矿占20%,煤占10.5%,其中贵州煤炭贮量仅次于山西和内蒙古.四川天然气储量占全国的60%.总的说来,大西南是我国矿产资源最齐全、最丰富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大西南矿产开掘大幅增加,制造业的某些部门也有相当优势,具有相当实力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南昆铁路通车,打开了西南出海、出边的大通道,直接把大西南纳入广西北部湾的经济腹地.现在大西南各省市正在加大通往沿海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使其更具经济腹地意义.因此,把大西南开辟成广西北部湾的经济腹地,不仅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要,也是大西南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说这以前只是一种理论推断,那么,现在则是明摆着的现实.

[参考文献]

[1]韩康,等.北部湾新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石上流]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