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国内奥尔夫音乐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088 浏览:67658

摘 要:本文就国内近十余年以来的论著、中文期刊、文献及书目等,对我国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做出综述,从中分析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国内现在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前景.

关 键 词:奥尔夫教学法国内综述

卡尔奥尔夫(KarlOrff,1895――1982),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他所提出的音乐教育思想以其名字命名为“奥尔夫教学法”成为我国引入国外音乐教育理论中目前流传最广泛的一种,其“原本性音乐”的教育思想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是广泛深远.

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奥尔夫教学法”被引入后,其实用性和创新性就被重视,笔者从各类中文学术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等搜索到的有关奥尔夫的期刊有400余篇(本),其中硕士论文31篇,论著近60余本,报纸、杂志等相关报导资料89篇,正式出版的相关音像资料3套.从时间上看,1989―1989年发表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相关期刊论文有47篇,1990―1999年间则有41篇,而在2000―2006年间就有100余篇,2007―2010年有170余篇,2011年1月到6月为止有27篇,证明对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已日渐成为国内的音乐教育理论中的一个热点,方兴未艾.

登载于《中国音乐年鉴2004》[2]的《我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叙事》(杨和平宋莉)一文中,对于2003年以前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相关研究做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而在2003年后又有近200篇论文和40多本相关论著、教材问世,因此本文将对国内90年代以后、尤其是近十年来相关奥尔夫教学法的论著、论文等资料做出整理,以客观的角度,分析出奥尔夫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分为对奥尔夫本人生平的研究整理、音乐作曲的研究整理、以及对奥尔夫教学法的新的研究方向三方面.

一、对于奥尔夫生平研究

奥尔夫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生经历亦多有波折,但目前在国内对于其生平的论文和专著都较少,从现有的资料上看,多为对于国外奥尔夫音乐论著的译本,第一位把奥尔夫艺术教育思想体系介绍到我国的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廖乃雄教授[3],在他之后,又有李妲娜、曹理、尹艾青等音乐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深化,因此,有关奥尔夫生平的论著较早也是出自他们的翻译和研究,这些成果也成了后来研究奥尔夫教学法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引用的重要参考资料.2006年出版的《奥尔夫》[4]一书采用的是人物传记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翔实图片和资料,为全面了解奥尔夫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是近年来较好的译本.

国内有关奥尔夫生平的这方面资料多见于相关的音乐辞典、著述和论文中,涉及到奥尔夫教育体系的著述虽然不少,但其中除了《元素性音乐教育》[5]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6]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奥尔夫的学习经历、音乐创作和思想的形成外,相比而言,即使是音乐教学法的专著和教科书,对于奥尔夫生平方面的研究也是较少涉及,多为简单介绍的概述性质,如:《当代优秀音乐教育体系与教学法研究》[7],《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8],《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概论》[9]等;至于音乐史和音乐欣赏类的书籍,对奥尔夫生平的论述基本上都是寥寥数语了.而近年来,相关资料除了《卡尔奥尔夫:谎言、政治以及〈布兰诗歌〉》[10]一文采用图文加表格的传记方式外,其他研究奥尔夫生平的论文也是非常少.

因此,可以看得出,国内对于研究奥尔夫生平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少数学者在研究的状态,对于大多数研究奥尔夫教学法的音乐工作者而言,这似乎是一个并不太关注的课题,也少有把对其本人的研究和他的教育思想联系起来,这一点也许和研究资料的搜集难度有关,毕竟在我国目前的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趋势中,更加关注的是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实用性,所以这方面应该还有研究的空间.如果能够将对作曲家本人的经历和思想等研究课题做探讨,应该能够更有助于对奥尔夫教学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提升.

二、关于奥尔夫音乐创作的研究

根据笔者目前所能搜集的资料,2000年后研究奥尔夫音乐作品的有学术论文3篇、硕士学位论文4篇,对其作品的分析见于音乐欣赏、音乐史、音乐辞典、音乐家传记等资料中,而对其音乐创作进行研究的专著目前还没有出版.

其中较为详细的分析奥尔夫音乐作品的书目有:《歌剧指南》[11]中就有对歌剧作品《聪明姑娘》的剧情和音乐的介绍分析;《二十世纪音乐漫步》[12]中对于作品《布兰之歌》做了创作思想背景的介绍和全曲结构的谱例分析;还有《西方合唱音乐纵览》[13]对《布兰之歌》的分析、《合唱艺术手册》[14]中对《博伊伦之歌》的赏析等.

学术论文有:《古远而亲近的弦歌――奥尔夫的清唱剧《博伊伦之歌》赏析》[15]、《简单的伟大:《博伊伦之歌》分析》[16]、《时空碰撞出“诗―音乐结构”――卡尔奥尔夫《布兰诗篇》的音乐结构研究》[17].

4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是:《卡尔奥尔夫《布兰诗歌》研究》(周静,2004年)[18]、《奥尔夫《博伊伦之歌》研究》(田彬华,2006年)[19],《卡尔奥尔夫《布兰诗篇》的音乐研究》(蔡妮辰,2007年)[20]、《卡尔奥尔夫及其舞台音乐杰作《卡尔米纳布拉纳》》(高川,2010年)[21]

纵观这些论文,就会发现这几篇论文就有4篇(周静、蔡妮辰、高川)研究的都是同一部作品《卡尔米纳布拉纳(布兰诗歌)》,另外3篇(田彬华、全勇)的也是同一部作品《博伊伦之歌》(即《布兰诗歌》).研究课题相当集中而且单一,其研究方式多是从作曲技巧、音乐结构、思想内涵等方面入手.

相比起研究奥尔夫教学法的数百篇论文数量而言,对于奥尔夫音乐作品进行专门研究显然起步较晚,而且数量少,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也不过这寥寥可数的几篇而已.其实在一些论文论著中已经提及了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在他音乐作品中的体现,如《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中就有提到:“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思想也体现在他的音乐作品中,譬如他著名的作品等等.这时,他的音乐创作因为有了前一时期在音乐教育方面所作的种种积累,在创作观念上也就更为明确了.他在音乐戏剧作品中努力恢复最古老、也是最具原本意义或者说是原始的艺术形态和精神,这就是在艺术创作中,将音乐、舞蹈与戏剧联为一体.奥尔夫仍是在音乐中强调节奏是最重要的基础.”[22]

如此可见,早有研究学者认识到了奥尔夫的音乐创作和其教育思想之间的联系,在奥尔夫的作品中,他的“原本性音乐”的观念,“整体艺术”(Gesamtkunst)的特性,还有将音乐、戏曲、舞蹈合为一体的“完全戏剧”(TotalTheatre)理念,精练、质朴的美学原则,并在作品中使用节奏性的朗诵(以《安提戈涅》为例),“奥尔夫乐器”的使用(《阿斯图里》)等等,都体现了他的创作理念和教学方法(语言、声势、节奏、动作等)的结合.面对奥尔夫的众多作品,将研究重点只集中在少数几部上显然太过单一,而且他的作品和他的音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是有着相辅相成的共通之处的,所以也不应仅仅只从作曲的角度来看待,因而在研究奥尔夫的音乐作品这一领域,应该还有相当大的研究空间.

三、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新的研究动向

有关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了音乐教育类论文的一个热点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研究奥尔夫教学法的论文基本占据了有关奥尔夫的论文80%以上的比重,数目以数百篇计,这证明了全国广大音乐工作者已越来越广泛接受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并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收获和经验.而且根据现有的论文题目和论著书目看来,研究的范围和90年代大多研究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和运用时相比,也已从音乐教学法扩展到了音乐教育心理学、乐器教学、幼儿音乐教育、特殊音乐教育甚至音乐疗法等诸多领域,明显出现了越来越细化的趋势.下面将说明的是近年来出现的研究动向:

1、奥尔夫音乐教材的编写和音像资料的出版

在之前的研究成果中,奥尔夫教学法的课例和教材往往都是附加于音乐教育类的书籍当中,除了译本外,国内少有专门编写的教材,2002年出版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一书中,就附上了大量的课例,近年来国内也开始了奥尔夫教学法专门的教材和音像制品的出版,譬如:《中华学校音乐教材加变音奥尔夫乐器重奏曲(第四分册第二版)》[23]、《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实践课例》[24]、《奥尔夫儿童音乐基础教材》系列[25]、《奥尔夫音乐教育音像资料》[26]、《奥尔夫师资培训课程》[27]

2.幼儿、早教类音乐教育

有关奥尔夫教学法用于幼儿教育的此类论文许卓娅[28]老师就发表过多篇,相关论文也有50余篇,学位论文3篇,还有上文提到的儿童音乐教材的编写,这也是目前奥尔夫音乐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

3.特殊音乐教育和音乐疗法

04年之后研究奥尔夫教学法的特教功能的论文开始出现,虽然篇数不多,但也表明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新的研究和使用价值的尝试,如:《音乐治疗在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29]、《运用奥尔夫节奏练习提高孤独症儿童活动参与能力的尝试》[30]、《儿童孤独症音乐治疗的深入探索――奥尔夫音乐治疗针对孤独症患儿家长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31]、《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实验报告》[32]、《奥尔夫音乐治疗对唐氏综合征儿童注意及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33]等,都是与此有关的专题类论文.


4.用于视唱练耳教学

目前笔者搜集到的有关此类期刊论文有15篇,其中13篇都是发表于2008年之后,学位论文1篇,相关论著有《视唱练耳教学论》[34].

5.奥尔夫教学法用于乐器教学

论述奥尔夫教学法用于钢琴教学的期刊论文有17篇,学位论文3篇;有关琵琶教学的1篇;二胡教学的2篇;手风琴的4篇;基本都是发表于2007年之后,将奥尔夫教学法用于中国民族乐器的教学,这也是新的尝试和探索.

就目前来看,奥尔夫教学法进入中国已有30年,在国内音乐教育领域越来越普及,在21世纪的这十年来,国内有关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可以说是颇具规模和水准,而且有不少一线教师加入到这个研究队伍中来,他们的教学实践为奥尔夫教学法的本土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因为论文数目庞大,研究者的研究范畴有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重复的现象;由于资料和信息有限,所以有的课题未能深入,但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对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深度上,还是在国内进行教学实践和运用,还有教材的建设,尤其是在新领域的尝试,都对其实用性和科学性有了进一步的证明,而且观念的更新也给了研究角度的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这些都促进了我国的教学改革的进程,使之更加的科学化、实用化.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