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政治中的议题和问题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39 浏览:19116

[内容提要]本文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提供的1998―2005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国际政治论文关 键 词数据库为基础,主要根据标引次数10次以上的关 键 词的分布及其标引次数,梳理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国际政治问题、国际热点问题、大国关系、中国外交、战略与国际安全、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制度、地区研究、国别研究、人物研究等11类研究议题和问题,分析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当前状况和基本特点,指出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不足和可能的趋势.

[关 键 词]国际政治研究CSSCI国际政治论文关 键 词分析

中图分类号:D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7)4-0086-10

引言

中国国际政治学(含国际关系和外交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改革开放后进入长足发展时期,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后,中国国际政治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开始受到专业内外一些人士的关注,先后形成了一些关于中国国际政治学科的评价报告或文章.[1]但迄今为止,国内各界特别是国际政治研究界对本学科专业及其研究现状的评价,大多借助评价者本人的学术素养、学术积累和研究经验,以专业数据库为基础的评价或研究尚不多见.[2]除学科队伍、人才培养、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等项目以外,著作和论文是评价学科专业的两大重要标准.本文的旨趣,在于借助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中的国际政治论文关 键 词对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做出初步评价.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数据库,其来源期刊参照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选用期刊比例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选用期刊比例,根据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期刊目录、全国社会科学领域1000名专家的通讯推荐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的认可而确定,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公正性、可靠性和权威性,得到了教育部的支持、资助和推介.[3]该数据库中的国际政治类期刊,涵盖了该学科领域的所有核心和重要期刊,其数据来源可靠可信,完全能够成为评价本学科研究现状的重要依据.借助CSSCI国际政治论文关 键 词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对当前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对象、领域、议题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从而为我们克服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中国国际政治的未来前景,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

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1998―2005年CSSCI国际政治论文所标引的关 键 词共16383个,标引总次数42158次,关 键 词的平均标引2.57次.标引50次以上的关 键 词,共67个,为所有关 键 词的0.41%,标引次数7717次,为所有关 键 词标引总次数的18.30%,平均标引115.17次.标引10次以上的关 键 词,共594个,为所有关 键 词的3.63%,标引总次数17661次,为所有关 键 词标引总次数的41.89%,平均标引29.7次.标引5次以上的关 键 词,共1305个,为所有关 键 词的7.97%,标引总次数22192次,为所有关 键 词标引总次数的52.64%,平均标引17次.

这16000多个国际政治关 键 词,几乎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和专业,被标引次数最多的关 键 词“国际关系”高达707次,紧随其后的两个关 键 词“全球化”和“中美关系”的标引次数均达到297次,如表1所示.这些关 键 词的性质、分布、标引次数及其年度变化,反映了这个时期中国国际政治研究内容的变化,特别是研究热点和研究重点的承继和变化.

表1列出了标引50次以上的关 键 词,共67个,其标引总数和平均标引已如上述.在这67个关 键 词中,排除“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对外政策”、“书评”四个过于宽泛或笼统的关 键 词,其余63个关 键 词,占所有关 键 词的0.38%,但它们的标引总次数6360次,是所有关 键 词的15%,平均标引超过100次.这些关 键 词反映了中国国际政治学者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其中,居于前列的包括全球化、中美关系、美国研究、俄罗斯研究、日本研究、恐怖主义和国际反恐、国际关系理论、欧洲和欧盟研究、民族主义、地缘政治、国家利益、霸权主义、国家主权、联合国研究、台湾问题等研究领域.这些关 键 词的标引,均超过80次.其他引起中国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和问题,包括国际合作、中国外交、单边主义、意识形态、中俄关系、国际安全、国际格局、人权、国际法、全球治理等研究领域、议题和问题.为方便分析,本文将国际政治关 键 词分为11个类别,表2列出了标引10次以上关 键 词分类情况.

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根据中国国际政治学科专业的历史和现状,本文将1998―2005年CSSCI国际政治论文标引10次以上的关 键 词分为11个类型,按照标引总次数排列,依次为国际政治问题、国别研究、中国外交、战略与国际安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大国关系、国际热点问题、地区研究、国际制度、国际关系理论、人物研究.这些类别的关 键 词,在分布、标引次数及年度变化上,都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它们表明,我国国际政治研究在对象和内容不仅有稳定性,也有着相当大的变化.

根据表3所示,这11类关 键 词又可归纳为四个方向,它们之间的联系、重叠和差异,可以进一步说明中国学者的研究兴趣、成就、不足和趋势.

第一方向包括三个类别,分别是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国际政治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

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类的关 键 词共46个,标引总次数1337次,平均标引29次.这个类别的关 键 词,当然明确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全球化”一词是CSSCI国际政治论文中标引次数最多的关 键 词,达297次,与“中美关系”并列第一.它以及其他4个相关的关 键 词“经济全球化”、“全球治理”、“反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的标引总次数为670次,平均标引134次.这5个关 键 词,仅为“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类关 键 词的10%,但其标引次数却超过50%.这表明,全球化研究是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分支和最显著的热点,其原因包括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越大越大、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和速度加快等.二是关于世界经济的相关问题研究,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经济、经济合作、贸易合作、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包括WTO)、环境保护、能源问题以及相关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等方面.中国国际政治学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明显落后于世界经济学者,上述各关 键 词的较低的标引次数和较低的年平均增长率,就是明显的说明.这个现象,与其说与世界经济形势或重大国际经济事件有关,毋宁说与大国关系和地区政治形势(一定程度也包括地区经济形势)更有联系,是国际政治学者对世界经济的本能反映,因为他们大都不熟谙世界经济事务.


国际政治问题类型的关 键 词数量之大和标引总次数之多,在本文11项分类中均位列第一,其平均标引次数为29.8次.这个类型的研究或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笼统的国际政治研究,主要涉及“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政策”、“世界政治”、“国际形势”等15个关 键 词,为该类关 键 词总数的7.5%,其标引次数为1597次,为该类关 键 词标引总次数的26.9%.可以看出,这些关 键 词大都出自国际政治专业的期刊,作者可能是国际政治专业的学者、初入门者以及跨学科专业的作者,因为专业期刊和专业作者的国际政治论文的关 键 词都比较专业;二是关于国际政治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如“民族主义”、“民族问题”、“国家利益”、“国家主权”、“意识形态”、“新干涉主义”、“人权”、“人道主义干涉”、“国际干预”等,它们既涉及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和理论建设的总体发展态势,又反映我国学者对国际政治和外交政策的大致倾向;三是关于国际政治总体趋势的研究,如“单极”、“多极”、“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国际关系化”,其标引次数和年平均增长率所反映的现状、问题和趋势,类似于上一个方面的研究;四是关于国际政治中的一般问题研究,包括政治和政党问题、社会问题(如社会转型、社会改革、社会稳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农民问题、青年问题、妇女问题)、文化冲突、宗教问题.在以上四个方面中,第四个方面的内容极其广泛,没有特别集中的主题,说明我国的研究较为分散,也欠深入.

国际热点问题类的关 键 词的平均标引为32.58次.在本文所有关 键 词的11个分类中,该类关 键 词的数量和标引总数都不高,但年平均增长率最高,为68.05%,说明我国国际政治研究者具有敏锐性,能够及时地对国际重大事件及其变化做出反应,抓住最重要的国际热点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时间上对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做出反应,如1999年科索沃危机和战争、2001年“9•,11”事件、2003年伊拉克战争和新近爆发的朝鲜核危机;二是在地理分布上围绕那些同我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密切相联的事态,如恐怖主义和国际反恐斗争、朝鲜核危机与半岛局势、伊拉克问题等.在具体的研究议题上,一是恐怖主义和国际反恐(如“‘9•,11’事件”、“恐怖主义”、“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是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相关关 键 词的标引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方面;二是中东问题(包括“阿以冲突”、“巴以冲突”、“中东和谈”等)引起学者们的持续关注;三是“科索沃”、“科索沃战争”、“科索沃问题”、“新干涉主义”等随着相关热点问题的消失而趋于衰退;四是未能引起充分注意或未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伊朗核问题(2005年后随着伊朗核问题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以及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其他热点问题,未能引起我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研究.

第二个方向分为大国关系、中国外交、战略与国际安全三个类型.

大国关系类是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重中之重,其关 键 词的平均标引为44.34次.标引次数最多的是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分别为297次(如果将“美中关系”统计进去则是307次)、183次、67次(如果将“中苏关系”33次和“中苏论战”15次统计进去则为115次),年度标引次数一般呈增长趋势,并未来出现巨大的波浪型变化,这表明“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始终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然而,学者对这三对双边关系的研究是不平衡的,“中美关系”的标引次数分别是“中日关系”和“中俄关系”的1.6倍和4.4倍,表明中美关系不仅是中国外交中的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也是学者最为关注的研究领域.第二类是逐渐升温的双边关系以及逐渐升温的研究,包括中印关系、美印关系、中欧关系,如中印关系2001―2005年间的标引次数分别是3次、3次、7次、6次和8次,基本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第三类是呈现出波浪型变化的双边关系,如美欧关系(欧美关系)、美俄关系(俄美关系),表明它们易于受国际形势或重大国际事件的影响,如“美欧关系”的标引高峰出现在2003年,这部分是因为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后美欧分歧所引起的;“美俄关系”以及“俄美关系”的标引高峰分别出现在2000年和2003年,分别是8次和11次,其原因是两国总统选举、《反导条约》的存废以及伊拉克战争爆发引起两国关系的波动.第四是略呈下降趋势的双边关系,如美日关系(日美关系)、俄日关系(日俄关系),学者对其关注的下降,说明它们可能成为衰退中的双边关系,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可能逐渐趋弱.

关于中国外交类的关 键 词,其平均标引为35.38次.在这个类别中,一些“重要”而又“特殊”的关 键 词说明了相关研究的特点和趋势.其一,“中国崛起”、“和平崛起”、“中国和平崛起”3个关 键 词的标引共73次.其中,“和平崛起”在2004年达到28次的标引高峰,“中国崛起”和“中国和平崛起”在2005年分别达到16次和8次的标引高峰,表明中国的崛起已成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随着中国迅速发展的持续、国际影响和作用逐渐增强,这个趋势还会进一步发展.“中国威胁论”也是如此,其标引次数为37次,2002―2005年分别是5次、5次、10次和13次,年平均增长率约77%.其二,一些关 键 词的标引频率,是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当前趋势相联系的,“台湾问题”、“对台政策”、“历史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标引高峰分别是2000年25次、2004年6次、2003年10次,2004年9次,其对应的重大事件是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2004年中国政府调整对台政策、2003年中日政治关系因日本首相参拜以及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掀起新的否认侵略历史的浪潮、2004年中国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0周年,因而引起学者的关注和宣示.

战略与国际安全类关 键 词共62个,在标引10次以上的关 键 词总数中占10.44%,标引总数1343次,为同类关 键 词标引总数的7.6%,平均标引21.66次,年平均增长率为22.05%,仅次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类,说明该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或前景.首先是关于国际安全的一般研究,如“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两个关 键 词,其标引总次数分别为100次和64次,标引高峰分别是2001年22次和1999年15次,其变化均呈现波浪型趋势,表明学者们的研究受到国际局势或重大国际事件的较大影响.其次是关于美国战略研究的关 键 词,按标引总次数排列,依次为“美国全球战略”、“美国安全战略”、“美国对外战略”、“美国战略”、“美国中东战略”、“美国对华战略”、“美国军事战略”,平均标引11.7次,且其标引高峰均出现在2003―2005年,这说明,一方面中国学者对美国战略的关注和研究,远远超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所有大国,另一方面他们还在加大加深对美国战略的研究.与此相关,关于北约和美日同盟(日美同盟)方面的研究,“北约”、“北约东扩”、“北约新战略”、“美日同盟”、“日美同盟”等5个关 键 词的标引总次数达130次,平均标引26次,超过美国战略方面,说明我国学者关于美国战略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其联盟战略的现状及其未来趋势.第三,非传统安全和国际安全合作研究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另一个重点,“非传统安全”、“新安全观”、“合作安全”、“危机管理”、“安全政策”、“集体安全”、“安全共同体”、“维和行动”等8个关 键 词的标引总次数达183次,平均标引约23次,而且各单个关 键 词的标引高峰均出现在2004年或2005年,呈现出与美国战略研究相同的趋势.第四,在传统安全研究领域和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均呈现出衰退或研究不足的趋势.前者如、军备竞赛、军备控制,呈负增长率;后者如国际干预、军事合作等,平均标引仅为10次,而且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说明了学者们的兴趣不高和研究缺乏.

第三个方向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机制和人物研究三个类别.

国际关系理论类的关 键 词数量不大,但其标引总数的百分比为4.39%,平均标引约41次,仅次于“大国关系”类关 键 词的平均标引;它们的年平均增长率也很高,在所有11类关 键 词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国际热点问题”.显然,中国国际政治学者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关注不断升温,研究日益广泛而深入,成果逐渐增多.这里大致表现出三个特点:其一,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不断升温,“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理论”、“外交思想”等3个关 键 词的标引总次数为202次,平均超过67次,前两个关 键 词的标引高峰均出现在2005年,说明其引起关注的趋势还在发展.其次,关于各个理论流派的研究较为全面,涉及所有主要的理论流派,按标引次数分别为“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建构主义”、“女性主义”、“英国学派”、“进攻性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和“理想主义”,其中,“建构主义”和“英国学派”的研究不断升温,其标引次数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达到26次和13次,且年平均增长率较高,表明它们得到中国学者关注、研究和应用的程度.[4]其三,国际关系学科建设和方法论研究并未引起高度关注,“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学科建设”、“外交学”等4个关 键 词的标引总数为68次,平均标引17次,而且,其年平均增长率为负数;“方法论”的标引次数仅为18次,除2004年标引高峰11次以外,其他各年均为1次或3次,有的年份甚至没有标引.但值得庆幸的是,作为衡量国际政治学科发展的标准之一的图书评论(书评),却呈逐年增长之势,两个相关的关 键 词的标引总次数为125次,平均标引62.5次,年增长率也较高,其发展趋势与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前景完全一致.

在国际制度研究领域,其关 键 词的数量与“国际热点问题”类相同,但标引总数却比之减少约0.6%,平均标引29.5次,但它们的年平均增长率在所有11类关 键 词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国际热点问题”和“国际关系理论”两个类别.这表明,中国学者对国际制度的兴趣不断加大,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从关 键 词的分布看,中国学者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当前国际体系和未来国际秩序的研究,其相应的概念包括“国际秩序”、“国际新秩序”、“世界秩序”、“国际格局”、“国际体系”、“世界体系”、“国际社会”等;二是国际组织研究,涉及对“联合国”及“安理会”、“国际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非政府组织”(如“跨国公司”、“国际共运”、“工会运动”)等方面;三是国际制度理论研究,包括“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国际体制”、“国际规范”、“国际规则”的标引次数不到10次而不在此列),两个关 键 词的平均标引次数为38次,且其标引基本上呈逐年增长之势,表明它们受到的关注不断增加.

关于人物研究,在标引10次以上的关 键 词中,其数量最少,只有15个,标引次数也最低,只有388次,平均标引26.36次,远远比不上某对大国关系或某个国家的关 键 词的标引.这里涉及的人物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外国领导人,包括逝世的和健在的,这类人物数量最多,如俄罗斯(苏联)领导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叶利钦、普京,美国领导人肯尼迪、尼克松、克林顿、布什,英国领导人布莱尔,其中,普京受到中国学者们的青睐,标引次数达到87次;二是外国思想家,被标引10次以上的,只有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标引12次;三是中国领导人,包括、、、,其中,的标引次数最多.但必须指出的是,人物研究是一个衰退中的领域,其年平均增长率为负数,其标引次数特别是标引高峰,大都是因为纪念活动或纪念事件而拉动起来的.

第四个方向是地区国别研究.

中国的地区研究不发达且不平衡.在标引次数为10次以上的关 键 词中,地区研究的数量为46个,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类并列第四,平均标引次数23.71次,但其标引总次数和年增长率均不及“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特别是年平均增长率仅18.84%,在11类关 键 词中位居第八.在地区分布上,研究热点和重点依次为欧洲、东亚、中亚和中东,非洲和拉美研究严重不足.欧洲研究主要包括7个关 键 词,标引总次数357次,平均标引次数51次;东亚研究11个关 键 词,标引总次数245次,平均标引22.2次,其中,东南亚研究4个关 键 词标引总次数101次,平均标引25.25次,东北亚研究2个关 键 词标引总次数27次,平均标引13.5次;中亚研究5个关 键 词标引总次数89次,平均标引约18次;中东研究6个关 键 词标引总次数81次,平均标引13.5次.非洲和拉美研究的关 键 词数量之少和标引次数之低,无法与上述四个地区相比.这至少可以说明:一是中国国际政治学者比较重视欧洲经验及其含义,希望以此昭示中国的建设和东亚一体化进程;二是中东和中亚成为研究重点,大致与该两个地区本身的重要性以及局势动荡有关;三是我们并未认识到非洲和拉美的重要性,只是给予很少的关注和研究,另一个可能性是,我们的学者意识到这两个地区的重要性,但缺少人才、资料、语言等研究主体和手段,故研究成果不多.

国别研究的情况类似于地区研究,即不发达且不平衡.该类关 键 词的数量仅次于“国际政治问题”类,为93个,但其标引仅为所有关 键 词标引总数的13.93%,平均标引26.45次,低于“国际政治问题”类的29.8次.其年平均增长率仅为7.38%,在11类关 键 词中倒数第二,仅高出人物研究,反映了我国国际政治学者对国别研究的不高的兴趣.在地区分布上,大国受到普遍的关注,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4个大国,其相应的关 键 词数量、标引总数以及平均标引,分别是美国31个、1118次、36次,俄罗斯12个、360次、30次,日本9个、245次、27次,印度2个、27次、13.5次.可见,美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关于美国的关 键 词是国别研究类所有关 键 词的1/3,远远超过俄罗斯、日本和印度.从关于大国的关 键 词的性质出发,我们还可以看出,除美国以外,中国学者对其他大国的研究有着较大的缺陷,即对相关大国的内政研究严重不足,如关于日本右翼势力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研究,大都是对日本政治和社会发展以及外交政策动态的被动反应,缺乏主动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再如印度,作为中国的重要邻邦,作为在规模上仅次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这个正试图跳出地区樊篱的南亚大国,远没有得到中国学者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值得指出的是,在俄罗斯研究中,苏联模式、苏联体制以及相关议题,一直是我国学者关注的领域.其次,对大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特别是英美以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重要的中等国家,相关研究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对法国、德国、加拿大三个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较为欠缺,在标引10次以上的国家关 键 词中,这4个国家远远落后于同一个层次的英国,其他国家如奥地利、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典等,根本没有进入关 键 词的前594名;二是出现频率较多但我国相关研究有欠深入或不太充分的国家,如伊拉克、伊朗、南联盟,它们出现的频率较多,是与相关年份的热点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但这并不说明我们对这些国家的研究比较先进;三是中国周边较有影响或与中国联系较为密切的国家,包括印尼、越南、缅甸、新加坡、以色列等,其中印尼方面的关 键 词标引43次,远远超过其他中等国家;四是南非、墨西哥、土耳其、乌克兰,其标引均为10次或稍多,说明我国对其研究颇为不足,这与它们在国际以及地区事务中的所处的地位或发挥的作用是不对称的.另外,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些中小国家,如蒙古、哈萨克斯坦克、泰国,相应关 键 词的标引不到10次,说明我国学者的研究严重不足,应当予以重视.

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对于英美发展国家,中国国际政治研究还是比较落后的,著名学者王逸舟先生新近总结了10个方面的问题,十分中肯地指明了我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努力方向.[5]本文所分析的标引10次以上的关 键 词及其所表现的现状和特点,也反映了这些问题.所以,中国国际政治研究具有宽广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为进一步说明问题,本文作者抽检了1998―2005年CSSCI国际政治论文标引10次以下的部分关 键 词,试图指出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可能的发展方向或趋势.

理论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现状是,在理论和问题之间,问题研究多,理论构建少,因而理论研究是今后的重要研究领域或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关于国际政治理论的研究,仍处于介绍梳理多、批判借鉴少的局面.在新时期,我国国际政治研究界几乎没有提出新理论、新范式、新方法,有人提出了一些新概念,但没有人进一步加以系统阐述,因而没有得到认同.再如“中国学派”、“中国特色”或“中国化”,我国学者进行了一些探索.经过对标引10次以下的国际政治关 键 词的检索,“中国特色”2002年标引4次,2004年和2005年分别标引1次和2次;“外交学中国化”2002年和2005年各标引1次;“中国化”2001年和2004年各标引1次.这方面的研究不足,预示了理论领域的可能发展方向.又如“国际关系方法论”、“国际关系局部理论”、“国际关系理论学”、“国际关系思想”、“国际关系思想史”、“国际关系学科史”各标引1次,而且都是2000年以后第一次标引,既说明了学科史、思想史和方法论研究方面的欠缺,又预示了可能的研究前景.

在问题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已经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并且提出了一些问题,但还没有形成较明确而又系统的理论、范式、方法,因此相关的研究会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传统分析、传统视角、传统方法仍居于主流,这尤其表现在“国际政治问题”、“国际热点问题”、“地区研究”和“国别研究”几个方面,比如“国际热点问题”研究仍以历史追溯――现状叙述――前景展望的“三段论”为主,“国别研究”仍以对主要大国的外交和战略的一般分析为主,大都缺乏宏观视角、历史深度、战略高度和理论框架.

这里仅提出两个可能值得我国学者高度关注的问题领域.一是那些具有理论深度和重要意义的问题,目前的研究成果尚为数不多,一些涉足者满足于泛泛而论,一些人则避重就轻,更有甚者视而不见,如国际正义、国际、族际研究等问题.经过对标引10次以下的国际政治关 键 词的检索,“国际正义”标引4次,排名第1408位,1999年第一次标引,在此后6年中,只出现过3次,平均每年0.5次;“国际”标引3次,排名第1934位,2002年第一次标引,2004年和2005年各标引一次,表明我国的研究极少;族际研究的相应关 键 词包括“民族冲突”、“阿以民族冲突”、“北爱民族冲突”、“族际冲突”、“族际政治”、“民族平等”、“族裔问题”,标引分别为22次、1次、1次、4次、4次、5次,标引总次数37次,甚至不及某一个外国领导人的标引次数.在英美国际政治研究界,以上三个问题的研究已相当成熟,其理论、方法及案例方面的成果非常充分,完全可能成为我国相关研究的基础.二是具有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战略研究或安全研究,我国目前的研究大都仍以“纸上谈兵”为主,相关的政策或对策研究缺少可操作性,如危机处理、威慑、谈判战略、冲突解决等研究领域.经过对本文数据库的检索,“危机处理”及其相关的关 键 词的标引共13次,其中,“危机处理”4次,“危机处理机制”、“危机防范意识”、“危机管理机制”、“危机管理体制”、“危机管理战略”、“危机决策”、“危机理论”、“危机应对机制”、“危机预期”各1次;“威慑”及相关的关 键 词的标引共18次,其中“核威慑”9次、“军事威慑”2次、“霸权威慑”1次、“遏制威慑”1次、“核威慑政策”1次、“南亚核威慑”1次、“威慑理论”1次、“威慑战略”1次、“威力威慑”1次,其中,“遏制威慑”和“霸权威慑”是我国学者分别在2002年和2004年提出的新概念,但并未出现进一步的系统论述,也无人提出具体的行动路径(如博弈论的行动模式或赫尔曼•,卡恩的冲突升级阶梯);“谈判战略”标引1次,其他相关的关 键 词均为案例研究,几乎没有任何理论或模式探讨;“冲突解决”2003年标引1次,“冲突分析”、“冲突治理”也各标引1次,其他关 键 词亦均为案例研究或一般性说明,如“国际战略冲突”、“局部冲突”、“军事冲突全球化”、“跨国冲突”、“国际战争冲突”、“国际武装冲突”.如同前一个问题领域,危机处理、威慑、谈判战略、冲突解决也是国外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我们不仅可以在理论、范式和方法上借鉴其丰富的成果,而且可以在应用和实践层面采用“拿来主义”,提出适切于解决我国战略和安全问题的“实战”方案.

注释:

[1]王逸舟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门洪华.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现状的评估报告.欧洲,2002(3);何忠义.从国际关系期刊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基于近年来《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的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1);薛力.中国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成就与不足(1998―2004);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66.200

[3]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前言

[4]陈志瑞,周桂银,石斌主编.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5]王逸舟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8.59

(责任编辑:张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