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的软取向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112 浏览:79150

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体育新闻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与此同时,传播的内容越来越软性化、情感化,“软新闻”大有抢班夺权“硬新闻”的趋势.这些“软”的体育新闻之所以大有市场,是因为它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为人们提供大量应知而未知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抚慰和激励了受众的心灵.所以,体育传媒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要充分认识到软新闻的功能,适当地融入休闲娱乐性、国际性和情感性等“软”性特征,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生活,鲜活有趣.

一、把好休闲娱乐性的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新闻往往被当作娱乐新闻来做,其嬉笑怒骂、诙谐幽默的表现方式,活跃了体育新闻的传播手段,满足了受众的需要,甚至吸引了许多原本对体育不感兴趣的潜在受众.这种休闲娱乐化的体育新闻也成了一股潮流,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体育本身既是开放的,又是一种娱乐,在受关注的情况下炒作体育明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过来,体育明星也会借助媒体的资源干脆做些与娱乐有关的举动,故意让受众关注,促进了体育新闻娱乐化.

姚明为电影录音,巴特尔演电影,田亮涉足娱乐圈,郭晶晶成媒体热炒的绯闻对象,龚睿娜接拍个人首部电视剧,刘翔、刘璇等多次出现在各种合等这些媒体报道的热点看似并无关联,实则反映了一个趋势,那就是最受瞩目的竞技体育正在向娱乐化的方向靠近,而部分体育明星则在有意无意之间,率先迈出了变革的第一步.

体育娱乐本一家.体育的娱乐化、产业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体育明星在其中肩负着激励、引领、推动的关键作用,他们对社会发展的价值绝不限于几块奥运金牌或几项世界纪录那么简单.

如今,体育新闻娱乐化已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媒体在报道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时,更加强调的是故事性、情节性、贴近性和趣味性.在赛场上,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一些意想不到的“花絮”新闻,大到赛场暴力、观众反应,小到教练选手的表情、动作.诙谐幽默的偶然事件,可以使观众在紧张激烈中感受到一丝休闲放松,使体育报道更加立体化.同时,一些“花边”新闻也受到广泛重视,诸如球员转会、教练下课、高收入、低素质等等,只要是能够引起受众注意的新闻,都可以当作体育新闻去报道.

尽管突出体育报道的娱乐性是大势所趋,但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也必须引起体育传媒把关人的高度重视,把好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度”,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在新闻资源日益竞争激烈的年代,这个记者今天搞专访,那个记者明天搞“一对一”,并通过一切手段去接近采访者,让自己的报道手法、视角及领域等与众不同.体育明星与娱乐明星的联姻、情爱等,更是体育记者“狗仔心理”的催化剂.比如说,擅长和媒体打交道的刘翔就成了所有体育记者眼中的新闻资源,在多重记者的追击下,刘翔发出“做人难”的感慨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体育检测新闻似有泛滥之势――内容不求真实,但求“震撼”.

2005年2月,北京某报以“越洋采访郎平”的对话形式,报道郎平应邀执教美国排球队之事.事实上,撰写报道的记者并未与郎平取得联系,只是通过从另外途径间接地获得了一些当时郎平在意大利的新闻素材,报道中的多数内容都是从其他媒体上搜集来的.用这种根本无中生有的“对话”形式来完成对市场的占有量,其查重的胆量令人匪夷所思.

同年3月,重庆某报大篇幅推出对李晶镐的独家专访.而李昌镐当时正在长沙进行春兰杯决赛,根本不可能花数小时去接受一名记者的专访而不备战.专访有模有样的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专访记者”的想象力.后来此报道遭到了包括新华社等众多媒体的质疑并最终露馅.

对新闻宣传来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好关、把好度,体育新闻也不例外.实践证明,在体育新闻宣传中,关把好了,度把好了,才能确保导向正确.树立高品位的体育精神.

二、放眼国际体育界的阔

奥运会、男足和NBA是世界上受关注度最高的三大体育竞技项目,如今体育迷的眼界早已不局限于身边的赛事和地域赛事,上述几大高关注度项目,与其处在世界上的顶尖水平是成正比的.

体育新闻主要是以报道竞技体育运动为主.而竞技运动本身就具有浓郁的跨文化、跨国界因素.竞技运动是一个集合概念,其中包含了各种运动项目.各种运动项目是由各种身体动作组合并表现出来的,如篮球是由传球、运球、投篮、移动等动作组成,体操是由奔跑、跳跃、腾空、转体、落地等动作组成.这些动作在体育理论专业术语中统称为身体动作亦身体文化.这种身体文化的最重要特征是跨文化性.即它突破了语言、民族、地域、宗教等等因素的障碍,成为“一句话都不用说”的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方式.如一场精彩的NBA篮球赛,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都能看懂,都能从球场上各种技战术的变化.从各种竞赛情境中得到愉悦的情绪释放.

其实,竞技运动的国际性特征,从当代竞技运动的组织、运动员参与国际化就可见一斑.近几十年来,各国竞技运动代表队纷纷引进外援,如欧洲足球俱乐部、NBA联赛,都有许多外国球员参加,我国运动员姚明、易建联和孙悦目前都在NBA效力.

运动员不代表自己的国家,自主选择参与国际运动竞赛的现象,丰富了竞技运动国际化的内容.体育新闻报道的就是这些跨文化的身体符号、跨文化的运动情景、跨文化的竞赛过程.体育新闻记者,主要就是活动在这些国际赛事之间,采集着始终鲜活、生动的体育新闻信息.体育新闻的国际性特征也由此而生.

三、抓住体育人物中的情

姚明不久前因伤提前告别季后赛,当他面对媒体的那一刻眼神充满迷离.对此,中国球迷可以理解――在竞技世界,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带伤上阵现在并不提倡: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110栏金牌后,因狂喜而飞奔的那一刻永远留在了电视观众的心中,这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广大体育迷的自豪感,而刘翔自此一直成为众星捧月式的焦点人物;2001年亚洲女足锦标赛上、悉尼奥运会上勇夺银牌的中国女足雄风不再,随着高红、刘爱玲等老将的退役,铿锵玫瑰没有再次绽放,半决赛中她们便负于朝鲜队,赛后女足姑娘们及众多电视机前的观众一起潸然泪下,中国女足水平的下滑成为令人哀恸的事实等


体育新闻对这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活动进行报道,自然而然也就充满着高情感的色彩.尤其是在受众带着明显的地域性、倾向性观看体育新闻报道的时候,随着比赛的胜负,受众喜、怒、哀、乐的体验就更加鲜明和强烈.

体育新闻的情感性特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媒介追求.体育新闻是以人为核心的新闻,既然是以人为核心的报道,就应该充分地展现对人的情感的尊重、对新闻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如果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从传播方式和态度来说,是有悖于“以人为本”的大众媒介追求.

体育运动竞赛是直接追求胜负、公开挑战极限、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及时看到结果的运动形式.使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强烈地体验到胜利后的狂喜、失败后的悲伤、战胜自我的自豪、意志软弱的羞愧,对于本身就是一种高情感体验的体育运动,巧妙充分地抓住体育人物中的情才是体育新闻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