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怎样走出社区局限

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428 浏览:117584

社区是构建城市最基本的单位,社医新闻也最贴近市民的喜与忧.采写社区新闻时,为了追求贴近性,往往要深入居委会、居民家庭采访,写出来的往往是单个的人和事.

社区新闻怎样走出社区的局限2010年以来,笔者运用调查、组合、归纳的方法,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力图使新闻不再局限于个别社区、个别人和事,而是具备一定的广泛性、代表性,反映出社会特定阶层的宏观面貌,使之成为公众话题,以引起社会、政府等方面的重视.

这些话题,涉及社区物业怎么写作的硬件缺陷、城市公共设施的不足、社会发展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等.

1.物业怎么写作的硬件缺陷.

2010年初,笔者从一份人大建议案获悉,武汉有几栋高楼先后出现了电梯停摆、泵房“罢工”、水箱漏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品质.s

在对个别案例进行调查时,笔者了解到,武汉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修建十六七层的高楼(其中不少是还建楼),并配备了电梯、水箱、泵房等物业设施.这些在当时出尽了风头的高楼,以及后来大规模修建的六层、八层楼房,随着年代的久远,逐渐暴露出物业设施老化、无人维护的问题.而居民对这些公共设施不可一日或缺,一旦设施出故障,数十户乃至上百户居民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放眼全市,这些问题绝非个别现象,由准来、谁来为老百姓解忧,值得媒体仔细探讨.

为了打“组合拳”,笔者又先后走访了武汉几十个老旧小区,爬到楼顶看水箱,走访电梯“罢工”的楼栋业主:与此同时,还通过业主群、大楚网报料台等平台搜集相关的线索.力图使案例覆盖范围更广、更具有代表性.

在掌握了较为丰富的案例后,笔者与相关的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问题的广泛性以及应采取何种办法.按照这样的操作办法,笔者在楚天都市报连发了3篇重点稿:2010年6月28日A03版《高层居民不堪电梯罢工之苦》、8月8日《江城万余水箱水质堪忧》、11月21日A03版《江城500多老旧泵房频致吃水难》.

10月21日,武汉市举行推进老旧住宅区物业怎么写作提档升级现场会,副市长孙压指出,武汉市1,3亿元的物业提档升级资金只是解决了较为突出的道路畅、管道通、楼道亮等问题,但是影响居民生活的二次供水、电梯维护等问题仍是“老大难”.这表明,笔者探访的情况与政府关心的问题不谋而合,对政府下一步做出相应决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1月份,江岸区政府率先做出了破冰之举.该区从物业提档升级资金中拿出约200万元,重点改造一批媒体报道较多、群众反响突出的老旧电梯和泵房.该区首批通过政府采购解决了30多部(个)电梯、泵房,其中,曾被本报报道过的案例均获得了圆满解决,群众对此非常满意.

2.城市发展出现的阵痛.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变迁,一些河流、港口的功能逐渐在发生变化.经过日积月累的缓慢变化,到一定的时间节点,就会发生质变.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节点时,拆迁也是不可回避的话题.盯住这些节点,就有可能抓住城市发展的阵痛,将某个特定地点的事件转化为公共话题.

2009年起,武汉市决定打造跨江岸、武昌、洪山三个行政区域的武汉大道,北起江岸后湖三金潭立交桥,向南经金桥大道、黄浦大街、武汉长江二桥、徐东大街、东湖路,至双湖桥.

此时,在江岸区的“”人大代表李振高提出,武汉大道建成后,开车路过此处.第一眼将醒目地看到后湖的“污龙”黄孝河,建议尽快予以整治.然而,水务部门早在2005年前就宣布5年内要将黄孝河变成“水清、岸绿、景美”的休闲胜地,5年过去却未见明显成效.

随着武汉大道的开工修建,黄孝河治污变得越来越紧迫,2010年1月5日、18日,笔者两次探访黄孝河,从后湖铁路桥一直走到黄孝河与府河交汇处,全程5.4公里,现场看到、听到的污染情况触目惊心.笔者将这一情况反映到武汉市水务局后,该局立即组织武汉市水务局、江岸区水务局、水务集团、城投公司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接受独家专访.当时,水务部门称,因治污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黄孝河治污并未列入当年的计划.


2010年1月22日,《黄孝河:5年治污难伏“污龙”》在楚天都市报A06版刊发.当年12月1日,武汉市水务局宣布,2011年将投资3,39亿元再次启动黄孝河治污,预计在10月10日前完成治理.

无独有偶,随着水运的衰退,上世纪80年代曾风光一时的“亚洲第一大船”武汉港乱象丛生,有损窗口地带的形象.笔者配合同事陈凌墨对此进行探访,分别在5月5日A03版刊发《“亚洲第一大船”该驶向何方》、5月6日A03版刊发《武汉港有望成为观光休闲港》.目前,花鸟市场已撤走,客运站也已关停,武汉港变身科技展览馆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3.社会发展涌现新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石.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出现一些新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抓住这些初露端倪的新现象,同样可以避免写成个别社区、个别家庭的零碎稿.

武汉各高校的录取人数年年递增,将更多的外地人口带到武汉安家落户,成为城市新一员.这部分年轻人结婚生子后,由于夫妻双方忙着上班没时间带孩子,父母又在外地抽不开身,只得将孩子送到外地的父母家中抚养,由此产生了一批有别于传统形式的新空巢家庭.他们的无奈该怎样解决,专家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笔者选取了几个案例,据此在11月4日A04版刊发了重点稿《80后夫妻渐成新空巢家庭主力》.

如今,遍布于各大论坛的网民也在演绎着各自不同的精彩.2009年10月26日起,武昌杨园一位80后妻子在天涯发帖《白血病》,并每天上网宣泄自己卖房陪丈夫治病的压力.近1年来,她陆续上传了5万余字、十几张照片.这个帖子遭到了数以万计的网友的热捧,许多人感动地留言,祝福她的丈夫早日康复.

这个直播帖,引起了同事袁搞的关注.笔者配合她通过网络采访,于8月30日在A04版刊发了重点稿《妻子陪丈夫写下抗癌日记》.由于网帖直播的形式比较新颖,这对小夫妻的故事见报后引发了网民的关注热潮,不断有人给他们捐款.

4.有普遍关注度的话题.

在社区不起眼的零碎小线索中,往往隐藏着一些具有普遍关注度的好线索.这种线索,有时候是市民报料,有时候也可能是外报与本地相关的报道.从市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有可能挖出好新闻.

2010年3月18日.笔者无意在淘宝网的弹出窗口看到一篇文章.《中国青年报》关于地沟油的一则报道称,据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估计,我国每年有200万-300万吨地沟油流回餐桌,而地沟油中主要有害物质之一的黄曲霉素,其毒性为砒霜的100倍.由于何东平的另一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笔者意识到此事非常重要,搜索发现本地媒体竞无一报道,于是设法联系到了武汉工业学院宣传部和何东平.重点稿《江城地沟油何时不再上餐桌》,于3月20日在A02版见报.

2010年,房价的逆市高涨成了市民心头之痛,连续出台限购政策,也让房市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4月份,笔者了解到一位低保户的烦恼,他从未写过房,却意外收到一张银行对账单,上面写着他已办了房贷且逾期数月没有还款.而他的儿子将要结婚.如果要写房将被视为二套房.

这种“被写房”的离奇事件,外地曾多次发生并被媒体报道,但在武汉只是听说而很少被媒体遇到.笔者据此采访了事件所有的相关人员,包括低保户、开发商、贷款银行支行、分行、省行等,但开发商一口咬定是当事人亲自购房.并将其起诉至仲裁委员会.4月24日,楚天都市报A02版刊发重点稿《武汉一低保户称离奇“被写房”》,报道了这起咄咄怪事.

每个社区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体悟他们的喜忧所在,以时代的眼光看待平凡小事,总会有机会抓住具有普遍关注度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