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职业技术教育的春天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81 浏览:7367

“如果考不上大学,我还要复读,明年再考.我不能让父母失望,让考上大学的同学看不起我!”这是今年参加高考的贵阳某中学小钟对记者说的话.

小钟的话了一个社会问题:上大学并不完全是为了学习本身和增加知识才干,某种意义上,读大学变成了一种攀比和炫耀.

这种心理当然有着社会原因.但不是只有上大学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才是获得美好未来的唯一选择.

就当下非考大学不可而轻视别的教育形式,譬如认为读职校没有前途这种社会心理,记者采访了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几位老师和学生.

职教的春天已经来临

蔡中华(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书记):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解放初发展很好,但“”中遭到了严重冲击.改革开放后,职教迎来了新的春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学生们一度是排着队考职校.可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人们越来越“好高骛远”,认为只有读大学才有发展前途.因此职教被冷落一边,从1993年到2000年是职教处于生存的低谷时期.直到2005年,全国召开职教工作会议后,把职业技术教育纳入了我国“十一五”远景教育规划,国家投入100个亿扶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且要求高职专科招生人数要达到普通大学录取人数的一半.

职教的春天再次来临.可职教还是热不起来,考生还是热衷于去挤普通大学这条独木桥.为什么?这存在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政府虽然很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但许多用人单位总是要看学历、学校,名校毕业的和高学历者不管是否适合需求的岗位,“进门”的机会总比不起眼的学校毕业的学生要容易,职高毕业的学生找工作就更是受到“先入为主”观念的排挤;另一个方面,认为职校生就只能当工人,别的工作都做不了,这种严重偏见的思想目前还普遍存在,这种观念如果在整个社会得不到根除,谈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如果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培养理论型、管理型人才,那具体的工作谁来做?毕竟社会是普通工作者为众,如果大家都是理论者、那谁来“当兵”干活?且不说技能也能改造世界、转化为生产力.

一个人可以不上大学,但一个人不可能不学技能,技能是人生存的基本要素.

当然要解决当下人们“务虚”而不“务实”的心理问题,首先是政府要打破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用人机制和标准,科学地使用人,合理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待遇,只有这样职教才有希望.

职校生并不愁找工作

孙沂(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副科长):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在社会上存在三个方面的误区,首先是认为职校毕业生就是当工人的料;其次是认为品学不好的学生才去读职校;再者,认为职校毕业生文化素质低.

这三种偏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打击了人们读职校的积极性.职教之所以冷,究其原因是今天的工人没有了以往的荣誉感.因此出现都去读大学读研究生、考公务员的社会现象.

杨正(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科科长):我国教育的发展趋势已经从精英化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教育,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仅仅靠精英教育模式显然是不够的.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大众化教育的一种方式,虽然各种原因造成职教多年来不景气,但低谷期已经过去.这两年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毕业生的就业率每年都达到了98%,虽然主要就业渠道在省内,但也有不少学生被推荐到沿海城市工作,且收入并不比普通大学生低.

尽管职校毕业生目前还不被社会重视,社会、家庭、学生对职教还有误解,但相信这种局面很快就会结束.据了解,在沿海和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有一技之长的人早都成了“香饽饽”.

段薇(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会上好像对高职生不是太理解,但我觉得自己学到了不少真本领,这就够了.这些本领都是看得见用得上的,一点也不玄虚.社会越来越实际,我相信有了实实在在的技术,毕业后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曹文浩(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刚来时多少有些失落,读了一年后改变了观点,因为看到现在不少大学生找工作很困难,相反职校毕业生却不愁找工作,所以我不后悔选择读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