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对学困生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231 浏览:94665

摘 要: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求教育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仅不能轻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而且要加强教育,使后进变先进,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影响初中学困生转化的两个主要方面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对初中学困生的心理影响以及成因,并提出了做好初中学困生转化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 键 词:家庭教育;社会文化;学困生;成因;对策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虽然“重尖子,轻后进”的观念已日益为“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观念所替代,但观念的更新并不等于行动的转变.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仍是“有心栽花而无心插柳”,不能正视和善待“学困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多年教育工作的实践,对学生生活的研究――所有这些都使我深信:学生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是绝大多数学生在青少年所受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以及“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和社会中折射出来,而学校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和社会.”

一、初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就是指智力因素处在正常发展范围内,只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在道德行为和学习成绩方面与一般学生拉开了差距.他们往往自由散漫、贪玩、不诚实、懒惰,对学习没有兴趣,课堂上不听讲,不完成作业,对老师有抵抗情绪.并需要给予特殊教育的学生.学困生形成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分析其原因,一般认为来自家庭和社会两个主要方面.

(一)家庭特点带来的不良教育

1、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父母自身的素质低、教育能力低.从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对子女期望值过高,要求孩子一定要达到某个水平,否则就横加指责;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干涉.比如:孩子考试失败,或是犯了错误,家长轻则骂,重则打.有的家长热衷于、嗜酒,甚至游手好闲,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沟,相互之间的沟通困难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较少;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做父母的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只要有钱给他们用就行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沟通.有了这种思想怎能教育好孩子,又怎能谈得上因势利导呢?

3.非健康家教环境的不良影响

有些做父母的,为了让孩子学文化知识可说是绞尽脑汁,但在培养孩子心理素质方面却很少动心思费力气,甚至把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气、错误观点传播给孩子;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关怀较少,子女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无法忍受家中无休止的争吵,或厌恶父母的不好品质、不良作风,从而变得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自卑.有些家长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子女势必受到这些不良心理环境的影响.

4.家庭结构是否完整对学生也有影响

有些学生落伍是因为家庭主要成员,如母亲或父亲的缺失(死亡或离异)或家庭不和.还有的因为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缺乏正确的管教.孩子缺乏亲情,没有家庭温暖,性情孤僻,没有学习兴趣,情绪消极,行为散漫.

5.父母的思想意识影响着子女

有些学生思想品德不良直接源于父母思想意识的不健康.父母缺乏对人生的正确追求,整日吃喝玩乐或行为不检,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品德与学习.

6.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

许多家长都是忙于生计,托付孩子的爷爷或奶奶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有的虽在家,却疏于管理教育孩子,甚至放纵其行为.有些家庭是父母离异或由其它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从对学困生的家庭背景资料分析来看,父母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是形成学困生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

社会上对一所好学校的评价基本是以升学率作为标准.

2、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部分初中学困生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

不少初中生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公德方面存在知行错位的现象;社会中恋爱、婚姻道德观念混乱,婚外恋、婚外性行为日益增多,家庭责任感淡漠,重幼轻老现象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另外,贪污腐败现象也使青少年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滋长了好逸恶劳的思想.

3、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对初中生培养的投入

培养子女投入是巨大的,有的家长因此觉得不划算,甚至觉得子女早一点赚钱自己也可早一点享福;或是把钱挪作它用,有的家长舍得建豪华的房子,却舍不得花钱给孩子读书,这样的家长在乡村并不少见.而且情况还特别的严重.这样造成青少年无心学习,甚至也觉得本来就应如此.

4、消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负面的、消极的方面对初中生的危害更大

影视、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给部分青少年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商家为了商业利润竭尽了手段,吸引人们消费.在商业行为中不适度的夸张其说,使得一些青少年注重享受而逃避劳动;暴力、的内容也使得青少年往不良的方向发展.

不良风气的影响

社会上真善美、检测恶丑的颠倒,是非的混淆,使学困生缺乏辨识能力,往往把好事当坏事,把坏事看成好事,片面模仿追求他们心目中“英雄”的行为、思维方式,从而加速了其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变形,侵蚀着学生的心灵,给学校教育带来负效应.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拉关系走后门的不良风气及社会上曾有劣迹的人的拉扰,使一些是非判断能力低的学生沿着羡慕--模仿的路线下滑而成为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