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前沿领域的调查与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28 浏览:15339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摘 要]简述课题的研究背景,描述三轮专家问卷调查的情况,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的指标主要有:等级、专家意见集中度、专家意见协调度、专家积极性系数等.对初步筛选出来的23个研究领域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其中21个领域的变异系数都较低,表明专家的协调程度较高;各领域得分满分率普遍偏低,表明我国情报学界对这些领域的前沿性肯定度不太高.

[关 键 词]情报学研究学科前沿问卷调查德尔菲法

[分类号]G350

1研究背景和现状

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1956年我国正式组建科技情报机构开展科技情报工作算起,我国的情报学研究已有50年的发展历程.其间,既有过辉煌,也有过曲折和迷惘.2003年,时任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学会主席的TrudiBellardoHahn把情报学在20世纪中对社会的贡献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对信息爆炸现象进行了测算,建立了文献计量学;②设法控制了信息爆炸带来的影响;③在信息存储与检索中成功地利用计算机,④研究了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需求和偏好以及相关领域如相关性和效用性评价;⑤情报学界在政府和产业界的代表人物在制定国家信息政策过程中做出了贡献.

制定学科发展战略,很重要的一点是:情报学界必须对什么是本学科的前沿领域有清醒的认识.哪些是前人尚未涉足过的领域,哪些领域的研究更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能开创新的局面,研究“定位”的问题至关重要.情报学的研究工作必须站在国际的最前沿来进行,全面把握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准确地识别哪些领域已经或正在成为前沿性的研究领域,预测它们未来的前景,以便更加合理地配置科研资源,产生出原创性成果.为此,笔者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情报学学科建设、发展与前瞻性研究”第7子课题把识别和确定情报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什么是前沿领域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理解,就是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对学科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引领作用的领域,是培育学科创新能力的主要基础.前沿领域与热点领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不等于热点领域.有些热点只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或是一种时尚,并不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不具备前沿领域的本质特征.所以,必须充分利用领域专家的知识和判断、预测能力,再辅之以文献计量的方法,从众多的、复杂的课题中识别出前沿领域.

1.2本领域研究现状

文献调研发现近年来国内专门以识别情报学前沿领域为目的研究尚不多见.从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来看,以往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自己的研究积累和经验进行判断,列出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另一类是采用文献计量学等定量化的实证方法.

在第一类研究中,影响较大是文献2.该书认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前沿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情报业务方法的研究,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的建构,当代图书馆馆藏理论与实践,新技术革命对读者怎么写作的影响,电子图书馆版权问题,网络电子出版等.作者关心的是图书馆学,所列出的领域基本上也是图书馆学方面的,情报学基本没有涉及.

文献3认为情报学的前沿领域有:①学科主体相关理论(探讨社会信息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及情报流的运动规律及其与相关学科发展的联系);②情报检索自动化(含信息构筑结构、用户需求、新型信息处理技术和情报内容加工);③知识获取与创新(含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表述和分类、数据挖掘、文本挖掘、知识管理与统计学等);④综合性情报咨询研究(信息挖掘、抽取,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和提炼,综合性战略情报研究及相应信息系统的建立),⑤网络化信息怎么写作;⑥先进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智能信息搜索技术等).

文献4认为情报学前沿领域主要有:数据库的知识发现、语义网、3G、信息构建、知识管理、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和小世界现象.文献5对2003-2004年间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前沿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分析图书馆学、情报学科体系主体、各相关学科关系);数字图书馆(包括高校数字图书馆评价体系、多媒体信息检索等方面);分析方法的引入(信息计量、内容分析、科学计量等);理论视野拓展(网络信息保存、知识网络);学科格局(信息构建、合作式信息查寻行为);学术交流方面(网络书目,信息法与信息等).

在第二类研究中,文献6采用统计方法对1995-2001年国际图联(IFLA)大会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国际图书情报学界对数字化议题的关注逐年增强,对知识,特别是知识管理概念的关注程度急剧提高,而对信息技术、因特网概念则出现消退迹象.文献7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994年以来国外5种情报学核心期刊所载2175篇学术论文的主题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没有提出前沿领域有哪些,只是凝聚出三点看法:①情报学已进入整体更新的发展阶段;②核心知识领域已基本形成;③开放程度高,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趋势明显.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是针对情报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的,如文献8列出了5年来被引20次以上的情报学论文,发现其主题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检索、知识组织、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关键技术、网络信息怎么写作、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等方面.如前所述,前沿与热点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有一定的交叉,所以对热点研究的考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的来看,在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主要根据经验和文献调查来判断前沿领域或问题,研究结果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和专业背景色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局限性也比较明显,往往难以反映学科全貌和情报学界整体的观点.采用统计方法的文献也存在统计信息源比较单一,局限于考察研究热点等不足.另外,国外近十年来也尚无同类主题的文献.

1.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主要是识别和确定当前情报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为情报学界和有关管理部门制定“十一五”的情报学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提供依据.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采取德尔菲法和文献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德尔菲法又称规定程序专家调查法,具有匿名性、反馈性和统计性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可靠的预测方法,也是辨别前沿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国内至今尚未见到采用此方法研究情报学的前沿领域.以情报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定量分析对情报学的前沿领域进行鉴别和判断.本文主要描述采用德尔菲法的调查结果.

2 专家问卷调查及结果

笔者共进行了三轮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我国高等院校和专业科研院所一部分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还包括了几位美籍华裔学者.问卷调查所涉及的专家覆盖了我国大陆地区拥有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博士点的高校和有关科研院所.第一轮发放问卷35份,回收32份,回收率为91.4%,第二轮问卷发放20份,回收11份,回收率为55%,第三轮问卷发放22份,回收18份,回收率为81.8%.在回收的所有问卷中,除第一轮和第三轮各有l张因填写不符合标准而作废的问卷外,其余均为有效问卷.

2.1第一轮问卷调查及其统计结果

第一轮问卷有两种格式: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问卷中列出了目前情报学研究10个领域,请专家判断它们是否属于情报学的前沿领域.专家还可以在“其他”项下面补充列出他认为属于前沿领域的项目.封闭式问卷统计结果见表1.

表1显示,数据融合、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得到了最多专家的认可,有29名专家认为其属于前沿领域.元数据和Ontology得到26名专家的认可,排在第2位.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智能搜索技术被25名专家认定为前沿仅次于前者而并列第3位.

开放式问卷请调查对象自行列出他认可的情报学前沿领域.在统计开放式问卷时,发现专家们在问卷中列出的领域非常分散,几乎遍及情报学理论、技术和应用各个方面,与情报学密切相关的共有23个领域.它们是:

1.网络信息计量学(9人)

14.信息安全(2人)2.知识组织、开发与怎么写作(9人)15.情报学方法论(1人)3.竞争情报(7人)

16.信息经济学(1人)4.情报学理论(6人提出)

17.信息社会与信息(15.信息可视化(6人)

人)6.情报分析研究(4人)

18.网络信息资源管理(1人)7.信息法学(4人)

9.战略信息管理与系统(18.网络用户及其行为(3人)

人)9.知识提取(3人)

20.信息场(1人)10.网络情报学(2人)

21.危机分析与情报预警(111.信息生态与信息环境(2人)

人)12.数字化信息资源整合(2人)

22.开放存取(1人)13.数字资源长期保存(2人)

23.概念空间(1人)

2.2第二轮问卷调查及其统计结果

由于专家在填写第一轮开放式问卷时,列出的领域过多且较为分散,有必要进一步筛选.这就是第二轮问卷调查的目的.鉴于一些专家在开放式问卷中列出的领域与封闭式问卷中列出的领域有较多重复或高度相关,故将两份问卷列出的领域加以合并,对个别领域的名称做了小的调整.对表1中排在后两位的“信息网格与内容网格”和“小世界现象(六度分隔)”,因认可程度较低,故在第二轮问卷设计中未列入.这样形成的第二轮问卷,其中被调查的有30个领域.

第二轮问卷调查主要是请专家对所列的30个领域中的每一个领域属于情报学研究前沿的程度予以评分,分值为0-100,分值愈高表示该领域属于情报学研究前沿的程度愈高.同时,还请专家对“判断依据”和“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两个栏目进行打勾选择.“判断依据”栏列出5个选择项:“理论分析”、“工作经验”、“参考国内著作”、“参考国外著作”、“直觉”.“熟悉程度”栏目列出4个选择项:“最熟悉”、“相当熟悉”、“一般”、“不太熟悉”.这两个栏目都是单选.

对第二轮问卷调查表的数据统计处理,主要采用了算术平均和加权平均的计分方法.加权平均是对每一个领域去掉专家评分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按分值相加平均而成.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各领域的得分大致在75―91分的范围内.

2.3第三轮问卷调查及其统计结果

对回收的第二轮问卷,根据每一领域得分的情况进行加权统计和排序,然后选出加权分高于80分的领域共23个,作为第三轮问卷调查的领域,调查表格式与第二轮基本相同.

对第三轮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更为周密的统计分析.应用的统计分析指标主要有:等级(相同时用自然数列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专家意见集中度(算术平均值,满分频率,等级和)、专家意见协调度(变异系数,协调系数,协调

评价结果是可信的.

利用BivariateCorrelation技术得出算术平均值与等级和之间的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为-0.824,呈现出极强的负相关,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小于α值0.01是极其显著的,算术平均值越高,等级和得分就越低,这说明算术平均值与等级和这两个指标在解释和表征情报学前沿领域的程度上有高度的一致性.表3为各领域按得分算术平均值降序排列表.

3 三轮问卷调查数据的综合比较分析

在本研究中,对第二轮与第三轮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采用定量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BivariateCorrelation技术,测量出两轮结果间的关系如表4所示(变量分别为:VARl第三轮平均分,VAR2第三轮等级和,VAR3第二轮平均分,VAR4第二轮加权平均分).结果显示,第二轮平均分与第三轮平均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702,表明两者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小于α值0.01,是极其显著的第二轮平均分与第三轮等级和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97,表明两者呈现出很强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0.002小于值α0.01,是很显著的;而第二轮加权平均分与第三轮的平均分的皮尔逊相关数为0.620,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0.002小于α值0.01,是很显著的,第二轮加权平均分与第三轮的等级和的皮尔逊相关数为-0.690,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且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0.000小于α值0.01,是非常显著的.以上统计数据表明第二轮的调查结果与第三轮的调查结果呈现出高度相关的关系,在解释和判定情报学前沿领域上有着很强的一致性.

4 结论

首先,从总体上看,23个领域的变异系数相对来说都较低.变异系数值越小,表明专家的协调程度越高.23个领域中只有2个领域变异系数值在0.3以上,这表明基本上就问卷中每一个情报学前沿领域而言,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较高,意见较为一致.其次,就满分频率来看,各领域的得分均普遍偏低,这表明我国情报学界对筛选出来的这23领域是否属于前沿领域,肯定度还不够高.这也说明,需要对这23个领域做进一步的调查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