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学生如何培养理性思维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359 浏览:155632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文理分科的大背景下,美术学科教育教学普遍呈现理性思维训练匮乏的特征.对此,可以从调整美术学科招生考试的具体内容、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在具体的美术教学情境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良好人格等几方面入手培养美术学科大学生的理性思维.

关 键 词:理性思维美术学科教学人格

理性思维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运用概念以推理方式得出结论的这种思考方式.理性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刻苦的学习和训练,其中自然科学和逻辑思维的训练都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文理分科的大背景下,美术学科大学生普遍表现出的思维特征是:理性思维训练严重不足,形象思维片面发展,并由此缺乏理性知识和逻辑思维的支撑,继而体现出一种知识和逻辑层面的不足.因此,注重培养理性思维对于帮助美术学科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术学科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薄弱背后的因果关系

一方面,“‘’前,艺术高考的文化课分数线和文理科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相差不大,可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艺术学科的招生一直采取的是‘重专业、轻文化’的录取方式”①.这种招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术学科大学生理性思维的所谓“先天”不足.这种“先天”实际上指在培养美术学科大学生之初,理性思维就不在教育教学目标之列.由此相应的考试、选拔和培养也就顺理成章地将理性思维划作盲区.

另一方面,一些比较封闭和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也对美术学科教育造成了影响.中国文化历来有文史哲不分的治学传统,学科教育上的含混和孱弱也是源远流长.无论是先秦的六艺,还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闻名天下知”的科举制,都把艺术修养和思维能力混为一谈,从而造成了长期以来的一种误解:似乎只要是将艺术修养作为重要一极的综合素质提高了,理性思维能力包括建立在经验思维基础上的逻辑推理能力自然也会提高.不少教师认为,“美术作为诉著于视觉的艺术科学,它是人们培养观察、感觉、判断、分析、理解、记忆、联想、想象等能力的最好方法和手段等”②换言之,美术教学本身似乎已经涵盖人才培养所需的一切方面了.

实际上,艺术形象的创造,主要是自觉表象运动的直接结果,艺术学科能力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出想象力的发展.想象的发展,当然是形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想象的结果,往往也就是形象思维的结果.想象和形象思维很难从本质上去分清界限.形象逻辑思维的活动,有着抽象思维参与,从而使形象逻辑思维能作为一种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完全独立的思维活动.

因此,理性思维能力的薄弱意味着美术学科大学生往往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开始时片面发展形象思维,忽略抽象逻辑思维,随之难以及时有效地接收和消化新知识、新方法,因此只能退而继续依赖经验思维对不断更迭的实践情形做出偏差判断,判断的偏差不断增大,以致困于形象思维之中无法实现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高级能动活动.这种知识、逻辑和高级思维层面的不足,势必影响到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很多方面,包括人格养成.

二、提高美术学科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目标和策略

对于大学生而言,理想的思维情况应该是:情感与理智达至平衡,左脑与右脑达至平衡,最终人格达至成熟和完善.对于美术学科大学生而言,这一理想情况则具体为:以理想的教育特别是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完善结合为大学生人格养成提供最佳的温床,其实现是以理性思维的自觉运用为过程手段和最终形式;亦即,美术学科大学生在擅长形象思维的同时,也擅长用理性思维筛选、接纳知识,以逻辑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发展,最终实现理性照亮生活的传统启蒙目标.这些,可以看作是提高美术学科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主要目标.

针对之前的因果分析和相关目标,具体实现的策略又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调整美术学科招生考试的具体内容

在高考制度不发生根本变革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从美术学科招生考试的具体内容入手来谋求中学阶段美术人才的培养形态.比如,依之前的旧法将美术学科的统考分数线提高至与文理科比较接近的水平,虽然短时间内必将影响各个高校的招生,但是长远来看,也必将大大改观美术学科的生源和风气.也可以参考研究生招生考试,将术科分数作为类似专业课成绩与统考科目的分数相加,以总分为录取第一标准,同时对单科成绩也有一个底限的要求.高考作为中学教育现实的指挥棒,其中美术学科招考内容一旦变化,势必影响中学的美术人才培养模式,至少会改变上文所谓“先天”不足.

2.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当今时代,知识爆炸――人类创造的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短时期内以极高的速度增长起来.有人综合计算,全世界的知识总量,七到十年翻一番.知识爆炸的两个特征,一是与科技或计算机科学有关的新科学不断出现,二是传统学科的边界不断扩展.前者对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存在与传播形态影响甚巨,后者使传统艺术理论震荡不已.以儒家诚心正意和格物致知为主导意识形态的传统美术教学,已经难以适应知识爆炸时代的认知和思考任务,而必须面对互联网进行一种敞开式的洗礼.

3、在具体的美术教学情境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提高美术学科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不只是借助于形象思维和直观教育来教授学生,而是发掘理性思维客观存在的内在实质,即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我们教育的任务就是将理性思维的实质教授给学生,加强学生对理性思维的认知能力和欣赏能力,将未知领域的探索与美术结合起来.对学生而言,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得到逻辑知识的辅助,在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得到美育的陶冶,不仅对于理性思维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的提高均有所裨益,也会对良好人格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一种教学对于教育的实现.

三、良好人格养成对提高理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除了以上几点策略,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良好人格的养成.虽然一般认为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的目标即为养成良好人格,但是反过来,良好人格的养成对于培养理性思维而言意味着事半功倍.只有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才能使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才能做到美于中而秀于外,真正把自己塑造成真诚、善良、才华横溢、诚实守信的人.因此健全的人格应该是自由思想、严谨的作风、独立精神、仁爱品德的综合体现.这样的人格才能使他们逐步朝着自我完善的目标迈进.大幅度提高美术类学生素质和学校美术教育水平,逐步健全塑造学生的人格,最终使他们成为内美外秀、人格健全的人.依马克思,人格具有先天的物质属性,是人的类本质和社会本质的统一③.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建构,并指向自我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美与人格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美在人格中具有先在性和习得性,它们统一于人格的确立和发展中,后天的教育可以使美在人格养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格养成不仅仅是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的形式获得的,而且还要通过各种措施促进个体积极主动地按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建构,最终达到美的状态,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美育是人格养成的主要途径,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必由之路.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人格是对一个个体进行评价的综合指标,也是社会化成熟与否的标志.人格养成应以社会需求为准则.人文认识调动起人的一切主观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好恶,并将其溶化于认识成果中而具有了人格的特征.“而在许多人文认识领域,如艺术、文学之中往往包含了某种深刻的主题,贯穿着对社会、人生和其他对象的理性沉思.”④对专属于人的那些特性的弘扬和开掘,就是推动起一种有别于科学认识的探究活动,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与外间世界的交相辉映.这个外部世界,就是我们以理性思维予以观照的客观世界.如此,人文“纹饰”后的人格,作为一种能动的主体性力量,必将对理性思维的启蒙力量实现反思性的涤荡.这种反思性的过程,就是大学生人格养成对培养理性思维的补充和促进.

注释:

①张从渡.我国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招生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7页

②王钟.艺术――完善人格的教育――浅议学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培养.时代文学2003年07期.第121页―第123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④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第57页

2012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编号:12B083

作者简介:刘琨,女,汉,1981年9月2日,河北省武邑县,研究生,哈尔滨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美术基础理论教学;

石实,男,汉族,1984.5.17,黑龙江省尚志市,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媒介理论、影视艺术.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