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在政治的夹缝中走上绝路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63 浏览:7703

邓拓是一个文人,自认为“书生”,他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作为中国现代杂文的高峰,今天仍值得品读.他也是一个忠诚的员、高级干部,矛盾的双重身份曾使他的人生大放异彩,也使他的命运坎坷纠结.1949年以后,作为第一机关报《人民日报》的总编辑,邓拓卷进领导阶层的内部分歧,直面中国往何处去的路线之争.他被推到历史的悬崖边,进退两难.1966年,“”以他和吴晗作为突破口“祭旗”.邓拓选择玉碎,为他的矛盾和痛苦画上句号,也为一个时代的悲剧拉开序幕.他是因“”而的第一人.今年是邓拓的百年诞辰,他的人生悲剧,作为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今天仍值得探究.

我们党从来反对盲目性,反对谁的话都听.就从来没有说过让我们一定要听从他的话.不要盲目地听信一个人的意见,要克服盲目性,提倡自觉性.

——邓拓

宁犯政治错误,不犯组织错误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热火朝天,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担忧急躁冒进必有隐患.6月,刘少奇布置起草一篇《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作为社论在《人民日报》发表.邓拓收到稿件后略作修改排出清样送给刘少奇、周恩来、陆定一,他们都做了亲笔修改和打磨,最后清样交给审定.毛只批了四个字:“我不看了”.毛一向高度介入《人民日报》的编辑工作,“我不看了”是极反常的批语,其实明确表示对社论的不满.

邓拓看到批语左右为难.这是领导层的内部分歧,也是当时中国向何处去的路线之争.邓拓了解的性格脾气.一度有传言,说要调他去当主席秘书,人们都认为这是“高就”,而邓拓非但没有高兴,还私下忧虑地说: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的邓拓说过一个原则:“宁犯政治错误,不犯组织错误.”只要是根据领导指示办的,哪怕是犯了政治错误也算轻的;自作主张一旦得咎,那就可能被扣上“反党”的帽子.最后,邓拓小心谨慎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发排文章,使用五号字,不用社论惯例使用的四号字.

“这件事情上我父亲有点书生意气了.”邓拓儿子邓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想着改小字号,让主席在情绪上也好接受一些.可那印出来就是白纸黑字啊.”这篇文章一发表就注定是重磅炸弹.文中写道:“急躁冒进所以成为严重的问题,是因为它不仅存在在下面的干部中,而且首先存在在各系统的领导干部中,下面的急躁冒进有许多就是上面逼出来的.”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最早公开反“左”的社论.毛说:“骂我的东西我为什么要看?”邓拓失去了最高领袖的信任.那段时间邓拓发起党报新闻改革,把《人民日报》由四个版扩充为八个版,借鉴民国时报经验,增设副刊,邀请名家写杂文散文.改革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但认为改得很不好:“纸张紧张,还出这么多版,谁看得完?”1956年邓拓本来要被提名为八大委员,但他坚决辞谢,既是谦让,更是因为他已萌生了辞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念头.

被面斥“死人办报”

1957年反右风暴来临,邓拓终于被推到了悬崖边.1956年4月,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又于第二年2月提出希望党外人士帮助整风.各大报纸纷纷响应号召刊登给党和政府提意见的文章,而《人民日报》表现得十分“保守”.邓拓特别规定,对来稿要严格把关,在保持作者原意不变的前提下,删改激烈语言再发表,并且要加编者按语以缓和火气.批评邓拓“书生办报”.1957年4月开始,《文汇报》《光明日报》发表大量大鸣大放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多次公开表扬这两张报纸,指示鸣放要“加温再加温”,对于《人民日报》的不温不火,他的不满终于爆发.

4月10日下午,邓拓刚吃完饭就接到通知,要召见全体编委.邓拓、胡绩伟等6名编委乘车直奔中南海.他们被领进的卧室,毛穿着睡衣,盖着毛巾被,靠在床上,半躺半坐,不停抽着烟,卧室里装满了书,床上有一半空间也堆着书.邓拓开始汇报工作,一开口就屡次被打断.毛说:“你们按兵不动,反而让非党的报纸拿了我们的旗帜整我们.过去我说你是书生办报,不对,应当说是死人办报.”“你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开了很多会,你参加了,不写,只使板凳增加了折旧费.如果继续这样,你就不必来开会了.谁写文章叫谁来开会.”“你养尊处优,只知道汽车进汽车出.我看你很像汉元帝,优柔寡断.你当了皇帝非亡国不可!”邓拓几次想解释都被顶回,最后他说:“我不知道自己像不像汉元帝,不过我实在是感到能力不够,难以胜任,希望主席撤掉我的职务.我几次诚心诚意提出过这个请求.”而毛说他是“检测辞职”,并批评在场几个副总编辑“不敢革邓拓的命”,鼓励他们和邓拓“拍桌子”,“只要不到马路上去闹,什么意见都可以提.”“为什么一点风都不透,没有一个人向写信报告情况?”

整整批了四个多小时,邓拓等人终于可以离开.回到报社他平稳情绪,一五一十把对他的批评传达下去.胡绩伟回忆,报社同志听说批评邓拓“养尊处优”,都难以接受,认为这点同邓拓同志根本沾不上边,也没有任何人响应号召打小报告“革邓拓的命”.两个月后,派贴身秘书吴冷西到人民日报任总编辑.吴冷西分管新闻,看大样,定夺版面;邓拓任社长分管理论和文艺,明升暗降,事实上被架空.

连当和尚的自由也没有

今天回望这段往事,有人说邓拓单纯正直,不善于察言观色,不会按照领导意图行事,才招批评.事实恰恰相反,邓拓是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总编辑,七年来列席工作会议,他的政治敏感度非常人可比.起初,他觉得批评文章过火,有损党的形象,要删改再发.接下来他更多考虑的是保护作者.邓拓私下说:“主席说百家者两家也,我就更相信他讲的双百方针是检测的,《人民日报》不能学《光明日报》、《文汇报》那样鸣放,学了要出乱子.”后来在工作会议上又说了“引蛇出洞”.“我父亲这时就明白,登了谁的鸣放文章会害了人家.”邓壮说.直到“反右”拉开大幕,那些被邓拓压了稿子、删改过词句的作者才明白邓拓的苦衷.事后邓拓本人也不无后怕地说:“可见当时按兵不动还是对的.”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