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政治思想与我国政治的契合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16 浏览:22010

【摘 要】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对我国的历史和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涉及政治、教育、道德等诸多方面.尤其是政治思想影响至今,当前我国所提出的一些政治发展战略无不或多或少的体现儒家政治主张.虽然,儒家思想中不乏些糟粕,但不能因此全部否定儒家思想,尤其是在全球政治发展出现问题重重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仔细的研究我国儒家思想中一些关于治国治世的思想,从中发现与我国政治发展的契合之处,使其更好的为我国政治发展怎么写作.

【关 键 词 】儒家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发展

儒家思想中含有丰富的政治思想,其中不少政治理想至今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例如:儒家的“大同”、“小康”理想,不仅是对人类公平、正义和美好未来的追求,而且也是对政治社会合理性、合法性的期冀.这一政治理想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后人对美好未来社会的设计和追求往往在“大同”、“小康”理想中寻踪觅迹.如近代戊戌变法前,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他说,人类社会依“据乱世”——“小康世”——“大同世”的循序渐进的.一人专制是据乱世,君主立宪是小康世,共和是大同世.他认为这是孔子的真经,以此为其变法维新提供理论根据.著名革命家和思想家孙中山先生也把《礼运》篇中的大同世界作为自己民族的社会利息那个的最高形式.从孔子以后,“大同”、“小康”便成了一个令先贤圣哲上下求索的社会理想,一个志士仁人前仆后继的时代憧憬,一个令炎黄子孙魂牵梦绕的千年情结.时至今日儒家政治思想与我国的政治发展在很多方面是不谋而合,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儒家政治思想的涵义及核心理念

(一)儒家政治思想的涵义

纵观中国绵延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可分为两个基本的时代,春秋战国以前还是处在神权时代而自从春秋战国以后渐入人文时代.从此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儒家思想又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是出于主导地位.而儒家思想的主题实际上又是他的政治思想.这也成为中国思想的一个特点.诚如史家司马谈所言:“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从这个意义上讲,欲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了解儒家思想,而欲了解儒家思想,又不得不了解其政治思想.【1】

一定时期是的政治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而儒家政治思想是儒家文化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其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内容.所谓政治文化好即是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包括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等.如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的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他所持的政治理想,政治参与的热情,对待公共权威的态度,评价政府政策的价值标准,内心遵循的政治行为准则,都是政治文化的内容.而儒家文化是特定的政治文化,其由其政治思想充分表现包括儒家政治理想(信仰、理论)和政治心理(认知、情感、动机、态度、价值观)两个层面的内容.以“和”为核心,以建立“大同社会”为理想目标,以“内圣外王”为基本操作程序,以各种政治思想为实践理论,发轫于夏商周三代,定型于秦汉,经唐宋元明清历代沿袭发展,近始走向没落的一整套治国为人的理论系统.纵观整个儒家政治文化,孔子创造了儒家政治文化的先河,后经孟子、荀子不断的完善其理论体系,后世之人对其理论也在不断研究和充实,更加完善其理论基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二)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理论

(1)大同、小康,孔子的理想国是大一统的的君主国.

在大一统君主国家里,天子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家的一切政事出自天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正是天下无道的表现.【2】由于君主的至尊地位,君主必须是圣王明君.否则就会导致诸侯无道,则礼乐崩.“天下为公”的思想的大同思想的核心理念,在这样的大同社会里,财产公有,政治,人民各尽其能,人与人之间平等,博爱,各得其所,社会安定,没有盗贼,也没有战争,一派安定和谐的景象.在这个大同的理想社会里,不是发思古之幽愁,各不是要求历史的倒退,它表达儒家对“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也寄寓了儒家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大同是儒家政治大一统追求的最高目标.而孔子所谓的“小康”社会是一种礼法完备、赏罚分明、秩序井然、君主圣贤、人民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不愧为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儒家的大同、小康社会理想模式,不仅是对人类公平、正义和美好未来的追求,而且是对政治社会合法性、合理性的期待.


(2)儒家的仁义思想

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语·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

(3)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