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需要与历史真相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553 浏览:31350

最近读到《炎黄春秋》2003年第6期上的《聂绀弩识知冯雪峰》一文,获知聂绀弩是在1996年10月,即粉碎“”后不久,作为被特赦的原国民党“战犯”而重新获得自由的.记得当时从报上看到被特赦名单中有聂绀弩的名字便颇为纳闷:聂绀弩,这不是二十年代即已闻名的诗人,三十年代的“左联”作家,鲁迅的追随者和战友之一吗解放后,他不是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二编室(古典部)主任,“反右”中被打成“”了吗怎么成了国民党“战犯”呢《识知》一文介绍了聂绀弩其人的大致经历和秉性为人,曾萦绕在我脑中的迷团总算解开了.

聂绀弩,湖北京山县人,1903年生.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他即在报刊上发表新诗而闻名,受到他的老师孙铁人赏识,召他到上海学习英语,并介绍他参加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参加过对北洋军阀作战的“东路讨贼军”,后考入黄埔军校,不久又考取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后来成为国共两党要人的许多人同学.在此期间,他既研读过《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也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1927年回国后任南京国民党党务学校训育员,通讯社副主任等职.“九一八”事变后,他因写文章批评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而被列入“黑名单”,遭监视,被迫逃亡日本.在日本由胡风介绍加入“左联”,因宣传抗日,1933年与胡风等一起被驱逐回国.1934年,由吴奚如(特科成员,曾是周恩来的联络员)等介绍加入中国.入党后他曾受党组织派遣,到国民党特务头子康泽处刺探情报.此期他与鲁迅相熟,与冯雪峰、胡风、萧军、萧红等被当时文坛称为“鲁迅派”.他还曾在1936年,受冯雪峰之托,利用他的广泛社会关系,护送刚从南京出狱的丁玲经西安去延安.抗战期间,聂绒弩曾在皖南新四军工作,后转至浙江、广西,参加邵荃麟(解放后长期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等主持的抗战报刊的编务工作,后到重庆继续从事抗日文化宣传.抗战胜利后,聂绀弩去香港,写了许多抨击时政的精悍杂文,以“鲁迅风”的承传者享誉文坛.新中国成立后,他受好友冯雪峰之邀,辞去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之职,到北京任人民文学出版社二编室主任(社长、总编辑为冯雪峰),主持整理、校注了《水浒传》、《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名著的出版,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的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发表了许多融历史知识与现实针对性于一体的脍炙人口的杂文.

1957年聂绀弩被打成“”,固然是当时的政治情势使然,但亦同上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艺内部的宗派主义有关,因为他是“雪峰派”的人.早在批判冯雪峰的所谓压制“小人物”、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风运动中,聂绀弩就受到牵连,被责令检查、文代,受到撤职和开除党籍处分(后改为留党察看).“反右”一来,冯雪峰被打成“”,聂绒弩自然在劫难逃了.他被打成“”后,被发配到北大荒劳动改造,1961年才获准回京,留在原供职的出版社作一名默默无闻的编辑.工作之余,他仍潜心于古典文学方面的论文写作,并常写旧体格律诗以.“”开始后,他又成了“横扫”的对象.1967年,造反派在查抄他家时,从他未发表的旧体诗中发现了这样一首:“丁玲未返雪峰穷,半壁街(他的居处)人亦老翁.不穷不老京里住,诸般优越只黄忠.”此诗便成了他“现行反革命”的罪证,被捕入狱,再加上“反共老手”的旧帐一齐算,判处他无期徒刑.

像聂绒弩这样一生追求进步,很早就投身革命洪流,为党为社会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爱国文化界人士,在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累遭审查和打击,为了要整治他,打倒他,便混淆他参与过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艺内部论争的是非,歪曲他的历史经历,甚至为了维护“”“成果”,闹出他以特赦“战犯”开释的滑稽安排,说白了,这都是有些人为了一时“政治”的需要.在一些人看来,“历史要为政治怎么写作”,为了“政治”,历史真相可以被隐瞒,被篡改,历史成了他们可以任意涂抹的黑板,上面的记录是可以变化多端的.

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过去曾发生过的事实的客观存在,仅管在一定时期内,某些人可以根据政治的需要对历史作“改造”,作歪曲,但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水落而后石出,历史烟云扑朔迷离,云开而后日见.随着历史的进展,任何曾被隐没被尘封的历史真相,总会有大白于天下,昭现于世人眼前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