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高效课堂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462 浏览:5603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打造高效课堂,向45分钟要效益,成为教师不折不扣的教学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在政治教学中,我尝试建立“1+1师友合作小组”,每个组都有一个师傅,负责对同学的管理、辅导和效果检查,每个组都成了潜在的动力组.为保障课堂高效,我认为:科学分组是课堂高效的前提,切实合作是课堂高效的关键,有效竞争是课堂高效的保障.

课堂教学改革不只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就是我们要帮助学生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合作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转变.如何在学生中真正地开展合作学习,以利于较快地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水平呢建立“师友合作小组”,切实利用小组的功能不失为一个十分有效的策略.

我所在学校班级容量较大,而且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参差不齐,尤其是学困生占的比例较大.以前,我觉得自己特别认真负责,所有该讲的一句也不舍得漏掉,所有能做的练习一点也不愿意放过,恐怕哪里因为我没设计到,影响了学生的成绩.我那时以为学生上课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课下再复习复习,成绩一定会很好.可每次测验后,我都很郁闷,明明是已经讲过很多次的东西,还反反复复的强调,有些学困生仍然是错了.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成绩有这么大的差异以后的课该怎么上不顾这些学困生,他们会逐渐形成知识的负积累,逐渐失去对学科的热情和信心,学生间差距会越来越大等可是一再地顾及他们,又会满足不了优秀生的需要.培优辅差工作我一直在进行,可要辅助这么多人,我自己怎么顾得过来,真是分身无术.为了在教学中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开始尝试利用一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小师傅”,让他们帮助老师管理学生、辅导学生、检查学生.以前是老师一人一双眼睛看学生,带动作用全靠老师自己这个“火车头”,现在建立了“1+1师友合作小组”,每个组都有一个师傅,一个师傅盯一个学友,每个组都成了潜在的动力组.

“1+1师友合作小组”就是要在课堂上通过互助,从对方那里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方法、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在互助中实现学习的三维目标.在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尝试中,我有如下体会:

1.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的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多以灌输教学,学生往往都以个人为单位尽力地吸收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缺乏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遇到困难时,往往一筹莫展或半途而废.师友互助小组的建立,使师友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学习的主动性也得以增强,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子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互助小组中,师傅为很好地完成辅导学友的任务,自己首先会努力把知识学扎实,在师友互助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巩固了自身的知识.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学友则会在师傅的帮助下从自身的课堂纪律、学习习惯、知识水平、技能方法等方面有一个提升.这是学生间的教学相长效应,使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有了动力支持.

3.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师傅在帮助学友时,自尊心、自信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也有了一种责任感.为了这种责任,他们肯定要不断地从各方面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乐于助人,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学友又会在师傅的帮助下逐步体验成功,消除自卑感,重拾自信心.在互助合作中,还能增强彼此间的尊重,能培养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以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为了让这些动力组发挥最大的作用,切实保障师友合作的高效性,我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1.科学分组是课堂高效的前提.教师要根据学生课上表现及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并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组间同质”也就是各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大体相当,便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评比,“组内异质”指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基础成绩、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及个性特点、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别,以便于师友两人间互帮互学.有了这样的想法,学生的座位就有了安排.这里我把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称为“师傅”,把稍微落后一点的称为“学友”,采用四人桌,座位安排为友师+师友,每一对师友为一个学习动力组,这样既有利于师友间“1+1互助”,又有利于两个师傅间的交流.当问题难度比较大,组内难于解决时,邻近的两个师傅可以互相探讨研究,然后再分头辅导旁边的学友.


2.切实合作是课堂高效的关键.首先,师友的互助合作一定要建立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能只图课堂上的一时热闹,使合作流于形式.其次,要看师友两人是否真正地达到了老师对互助的要求.也就是作为学友是否将自己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向师傅请教,做到不留问题到课下.作为师傅,是否把学友不明白的问题教明白,是否把解题的方法、技巧传授给学友,是否验证了学友的学习效果,力求做到堂堂清.

3.有效竞争是课堂高效的保障.师友合作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发挥到最好,那就是各动力组之间激烈的竞争、评比.列宁曾经说过:“竞争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我将师友两人绑定,如果只有师傅举手回答问题,而学友不会,这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是师友同时举手,才有资格回答问题.先让学友回答,师傅可以进行补充.这种连带关系,极大地加强了师友间的交流与合作,调动了师傅的积极性.同时学友也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生怕自己的互助组落后.每个学生都将自身价值融入小组,融入班集体,除了各动力组之间的竞争外,我还鼓励学友勇于超越师傅,与师傅比一比.竞争中,胜利者可以增强信心,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失败者通过总结经验,端正学习态度,改变学习方法等,为下次竞赛取胜打下基础.

总之,这种师友互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还是非常奏效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导航者,要为学生在课堂上互帮互学提供客观条件,使“1+1师友互助小组”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动车组.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