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中的“点”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195 浏览:56939

摘 要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地分析和把握“点”,能进一步全面落实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关 键 词 :知识点;重点 ; 难点 ;起点 ;终点 ;热点 ;焦点

“点”是构成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素.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各门课程都是一个由“点、线、面”构架而成的逻辑体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能够做到化整为零,即把整个教学内容分解成为若干个易于分析和把握的“点”,从而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环节,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和认知实际,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初步实现教学目标;又要善于合零为整,理清各“点”之间内在联系的脉络――“线”,把整个教学内容用教条主次分明、纵横交错的线索有机地串联起来,进而在不断深化的层次上和不断扩展的广度上形成立体化的教学效果,全面落实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点”的分析和把握,就成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成为整个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基础.

我们通常所说的“点”有很多:有从思想政治课功能上说的,如知识点、德育点;有从教学过程和环节上说的,如起点和终点、重点和难点;有从学生思想和认知实际上说的,如热点和焦点、疑点和盲点等.这些“点”构成了我们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析和把握上述各“点”,就可以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结构中,找到教学的立足点和突破口.从认识规律上看,这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实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获.同时,由于各“点”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又可以通过对这些“点”的认定和分析,做到合理安排、详略得当,联系实际、注重实效、释疑解难、不留死角.

就这个问题而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某些倾向,在某些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是有的人只作表面文章,不能把教学活动落实到“点”上,不能像庖丁解牛那样准确地、科学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因此,在传授知识上是片面的,浅尝辄止;在培养能力上是低层次的,眼高手低;在思想教育上只能是一般号召、泛泛说教,不能切中学生实际.这样,教师感到有力无处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白水一杯,不解渴、不过瘾,教学效果甚微.二是有的人虽然也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但却是形而上学的划分.要么是片面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德育功能,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作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要么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重点和非重点,平均使用力量,看似“点点”俱到,实则纷繁芜杂,教师是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学生是了无头绪,无所适从,教学效果同样不佳.

那么,怎样才能科学的分解教学内容,以“点”为基础,实施教学活动呢?

一、 理清知识点和德育点,全面落实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提出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的两方面要求.首先,理清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对教材中每课、每节、每框的教学做到心中有数,从识记、再现、理解、运用等不同层次上,明确知识传授的具体要求,把教材中包含着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凸现出来,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同时,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育人任务.明确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主阵地的作用.

当然,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和德育点不是截然分开,而往往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二者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恰恰相反,教书始终是在育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教师总是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立场观点和意志行为等施加影响,而学生也总是要受到一定的品德与政治思想教育,这反映了思想品德的培养与传授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但同时应当看到,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并非一个自然而然的自发过程,而是需要施教者自觉地通过一定的方式,寻找适当的契机,对被施教者施加影响,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思想政治课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就会变成“没有目的的手段”,就不能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

教学重点是指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德育课题.它可以指一

堂课的重点,也可以指一个教学单元、一课甚至全书的重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区别重点和非重点的问题,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重点问题就是教学的中心思想.如何才能突出重点呢?不能简单地以为花费时间越多、教师讲得越多,教学重点就越突出.教师在处理教学重点时,至少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充分性.充分是指对重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适度的展开,而不是对教材作简单的同义反复,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某些教条.这种展开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观察问题的视野的开阔,充分并不是过分的铺陈,它不排斥精炼的概括、简洁的语言、巧妙的点拨.二是深刻性.作为教师,对重点问题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并且通过深入浅出或者浅入深出的方式教给学生,才能增强教学内容的理论魅力和说服教育力.既不能平平淡淡,流于浅薄或庸俗化,也不能故作高深,令人望而生畏.

教学难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确定是相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的.难点不是指教学中“使老师感到困惑的问题”,而是指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或者客观事物的发展尚不充分,因而学生难以理解的基础理论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精心设置起点和终点,完善思想政治课的过程

起点是指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置起点,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我们在每堂课起点的设置上,都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讲什么,即起点的内容.首先,这是由教材内容决定的每堂课有其特定的教学内容,要围绕教学内容的主题来设置起点,不能离开本堂课的主题.还要注意到本堂课与上堂课的衔接,承上启下地导入新课.其次,这由学生的实际决定的.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想状况,起点的内容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为整个课堂教学创造有利条件.二是怎样讲,即起点的形式.起点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以教师活动为主的,如讲述法、材料展示法(挂图、幻灯、音像等);有师生双边活动的,如提问法、讨论法等;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如读书法、练习法等.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要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都要精练实用,不能哗众以取宠,头重脚轻. 终点是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检测、反馈、巩固、提高的环节.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环节,以致在终点处留下败笔,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一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在教学内容讲完之后,没有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就匆匆结束,这实际上是有始无终,使人感到如倒吃甘蔗,兴味索然.二是画蛇添足,拖泥带水,通常是离开了课堂教学的主题,废话连篇,或者是下课铃打响后,教师还喋喋不休,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精心设置终点是完整的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终点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这里列举三种:一是自然式.通过归纳总结、检测反馈等活动,围绕着教学内容的主题,对课题的教学内容做个终结.这是后的余波,有助于圆满完成本课堂的教学任务.二是点睛式.在教学内容充分展开后,通过终结阶段的归纳概括,使学生产生认识的升华,得出新的结论,进入新的意境.三是悬念式.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既要对当堂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通过提出新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


焦点是指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政治课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实施政策教育.一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今天的中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对青年一代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要让青年一代更加坚定的走在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思想政治课责无旁贷!二要加强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教育.党的方针政策要在实践中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理解和贯彻执行,才能化为千百万人的统一意志和行动.对中学生进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更加明确的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三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重大事件.当今世界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其冲击波必然影响到我们的校园,甚至会在中学生中产生较大的反响,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这些社会现象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只有有效地分析和把握“点”,才能进一步全面落实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