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学: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339 浏览:130774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课堂有如约而至的风景,也应有不期而遇的美丽.叶澜教授说过,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善实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

一、眼中有教材,善挖教材的事例和素材进行预设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群体编写的,它不一定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学和所有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教学预设时,应该在深入理解课标要求和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个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和挖掘.

【案例1】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市场配置资源”

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P92页提供的“钢材的配置”这幅漫画,围绕它设计了一个系列化的框架问题作为导入教学的情境设置:①漫画中的人、钢、钱,生活中的各种商品、物品,从经济学角度我们称之为什么?②我国钢材的产地在北方,却有大量钢材运输到南方.同样,福州盛产荔枝、龙眼,北方的市场上也能觅见它们的“芳踪”.是什么在发挥作用使各种商品南输北运?③这种以市场的、供求因素为基础来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属于什么经济形态?④需要钢材的人很多,检测定分配钢材有两种选择——由国家做计划来分配这批钢材或把这批钢材放到市场让大家自由竞争,你会选择哪种方式?为什么?等


运用教师自己开发的资源进行教学,一定比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进行教学效果要好——这是新课程实践中一些教师对教材使用的认识误区.不少教师因此在备课尤其是在备公开课时常忽略对教材素材的挖掘而热衷于课外素材的收集.而案例1中,教师在预设前深入研究了教材,认真与文本对话,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二度开发,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引导者,通过一个个有思考维度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引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

二、心中有学生,善用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预设

教学是师生交相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心中有学生,相信学生在原有认知和经验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自我生成.只有做到心中有学生,才能真诚地面对学生,不把学生当作配角和道具,才能有效地与学生进行对话,收获预设的精彩.

【案例2】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文化生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师:“检测如把中华文化比喻成一本厚厚的书,你觉得书的第一页是什么?书中最精彩的一页在哪里?而书的最后一页又在何处?”

(学生小组讨论)

生1:我觉得书的第一页是秦朝,秦统一了六国,统一了文字,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变革,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进步.最精彩的一页我觉得是唐朝,开元盛世,文化繁荣,涌现了大量的文章诗篇.书的最后的一页我觉得还没出现,因为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发展.

师:××同学从文字的产生、文学典籍角度给出了他的答案,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见解呢?

生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第一页是殷商时期,因为那时已经有了甲骨文;最精彩的一页应该是现在,我们现在的文明程度是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无可比拟的,而最后一页我也觉得还没有到来.

生3: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中华文化这部“史书”的界定出现了较大的分歧.的确,每个人对“开始”和“精彩”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判断,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文化的历史是悠久的,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历史开端或许今后因为考古新发现又会往前推,而精彩也在不断地被创造,文明还将继续.综合大家的观点,我们可以说,文明的起点在哪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最精彩的一页还在被创造,最后的一页没有预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等

在这里,以书为喻的精心预设,彰显了文化气息也展现了《文化生活》这门课程的文化底蕴.同时,教师的问题预设紧紧围绕课堂的中心,既有一定的开放度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至于使讨论偏离太远,使得有生命、有思想的个体,能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思考去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整个课堂预设因学生的精彩参与而充满了灵动和智慧.

三、巧用学生的话,急中生智,随机应变促生成

课堂,常存在许多想不到的“意外”.善待每一个“意外”,捕捉一个细节就能生成一个精彩的环节,演绎出更加精彩的课堂.例如,课堂互动中学生经常会冒出一些很意外的话语,如果教师能够急中生智巧用学生的话,随机应变调整教学预设,往往会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案例3】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七课“礼仪展风采”

(2010年亚运开幕式上,在广东省省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亚奥理事会官员先后致辞的十几分钟里,礼仪小姐吴怡始终微笑着站立在三人身后,保持微笑的画面也被全程直播,这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一新生因此被网友称为广州亚运最美的“微笑姐”.)

师:PPT展示吴怡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的图片,问:你认为她美吗?

生:纷纷回答“美”,并且给出了各自的理由等

突然,有一个声音响起:不美,笑得有点检测!

这个声音让听课老师不由一愣.

这显然也出乎授课老师的意料,但他只在瞬间的停顿之后马上微笑地问那个学生: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该生答:十几分钟里都要保持微笑,很辛苦的.相信没有谁真心愿意这么做.所以我觉得她很检测.

师:哦,原来你是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的.(转向大家)同学们,我们常说“真善美”,美丽必须真诚,××同学从这个角度去认识问题,说明他很善于思考.(保护了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师:(微笑地转向该生)老师想请教一下,那你认为真诚的微笑应该是怎样的一副表情?

该生:发自内心的,从眼睛里能流露出笑意,像阳光一样很灿烂等

师:那虚情检测意的笑呢? 该生:僵硬,应付,皮笑肉不笑等

师:那你能从她的脸上读到“僵硬,应付”这些信息吗?

该生:(仔细端详了一番照片,不好意思地)好像没有.

师:是啊,十几分钟里始终保持笑容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困难甚至有点痛苦.但是,中国有句成语叫“克己复礼”,通俗一点解释,就是约束自己、克制自己以符合礼的要求.在这举世瞩目中国的时刻,为了国家形象,吴怡克服了自己的不适,展示了东方女性含蓄的微笑.她的微笑是符合礼仪的,是善的,因而也应该是值得赞美的.

课后,听课老师对这一片段给予了很高评价.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就需要教师急中生智,随机应变,巧用学生的话语有针对性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彰显课堂生命活力.

四、妙用学生的错,将错就错,因势利导促生成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由于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种种偏差和错误,如观点不清、概念混淆,认识偏差等等.面对这些,教师如果善待学生的错误,及时发现并加以利用,错误也会生成另一种美丽.

【案例4】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正值召开,教师事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PPT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第一个学生:PPT标题显示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开幕,选取的图片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师:(调整了自己预设的教学流程)请大家观察一下这张画面,有什么发现吗?

生:“届”与“次”错了.

师:“届”和“次”代表什么呢?

生:(茫然、无语)

师:好,我们今天的课就由“届”和“次”说起等

学生的错误往往可以成为教师创设情境的鲜活素材.本节教学,教师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转化为课堂的教学资源,将错就错,从不少学生对人大“届”与“次”含混不清的认识入手,由“届”与“次”说起,复习了人大代表的产生、任期,并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职责”以及“人大的性质、职权”等重点知识的学习,不仅立刻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也令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当然,学生限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把学生的错误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需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注意方式方法的选择.

应该说,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预设与生成的共舞过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在预设中体会教师的独具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的智慧,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责任编辑:黄丽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