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信息污染的成因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004 浏览:82829

[摘 要]信息污染是信息传播中的一种异化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污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信息污染的产生,从信息生态链的视角来看,有着信息生产者――媒介用户、信息传递者――思想政治教师、信息消费者――大学生多方面的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传播中信息污染的防治,应从净化信息生成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师信息传播素养、培养大学生信息“自滤”能力几方面着手.

[关 键 词 ]信息生态链 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污染 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015-03

一、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和结构

所谓信息生态链,指的是存在于特定的信息生态中,由人、信息和环境等组成的网络信息共享系统,体现了不同信息主体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

在信息生态链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生态链中有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消费者三类信息人,信息生态链实质上就是信息流在这几类信息人中的相互流转链.当然,这三类信息人在不同条件下他们的角色也可能发生转换,例如信息消费者可能在汲取信息后变为下一轮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生产者.

根据对信息生态链概念和结构的理解,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也存在着信息生态链,即教师作为信息传递者,他从信息生产者那里获取、收集信息,然后将信息流传给消息消费者――大学生群体.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污染的成因

随着互联网、新通讯手段以及大众传媒的发展,目前,信息污染已成为信息时代一种新的社会公害.对信息污染一般比较通用的定义是指传播的信息中混入了具有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性质的信息元素,或者传播的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以思想信息为内容的特殊传播活动,它与当前媒介信息传播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传播活动,不论是其本身性质还是所处的信息环境同样地也存在着信息污染的问题.

信息污染是普遍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传播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其产生有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从信息生态链――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消费者三类信息人角度分析,信息污染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息生成者――大众媒介中一些组织或个人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或谋求经济利益,故意制造大量反动的、虚检测的信息或伪信息等.比如,网络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信息文化侵蚀现象,就是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利用其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不断进行“思想渗透”、“价值输出”、“文化侵略”,以达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目的.另外,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部分群体在利益的驱使下,故意制造一些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暴力信息、信息、低级趣味的信息以及失真信息、病毒信息等垃圾信息,严重污染了整个信息库和信息环境.再者,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特征,人们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中发布信息,由此也带来了信息超载、信息重复、信息过时等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信息传播,自然离不开整个社会的信息环境,大众媒介所制造的各种信息污染现象,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信息污染的主要源头.污染信息不仅会影响和阻碍高校师生对科学有益信息的查找和使用,还会造成师生思想上的混乱,政治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淡化,诱发.

第二,信息传递者――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由于缺乏信息素养或职业素养,未能加以甄别过滤而将伪劣信息传递给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信息传播中,教师处于主导、主控地位,教师传播什么内容的信息、传播多少,怎样传播,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传播的信息的接受.由于教师价值取向、认识能力、思想觉悟水平、信息素养等缘故,有的教师在信息的收集与筛选过程中,会将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的无关的,或者相关性不强,甚至是背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的的“噪音”信息传播给学生;有的教师因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过多地向学生传播不良信息,会使学生形成错觉,产生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偏差;也有的教师未能认识了解受教育者的信息接受处理能力、信息需求,从而造成学生某方面的信息不足或某方面的信息超载;还有的教师因知识结构、传播技能、传播途径未能及时更新,对学生传播一些过时的、老化的、重复的信息.

第三,信息消费者――广大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的识别判断错误,错误地接受不良信息.大学生对接收的信息判断力往往依靠自身的知识积累、文化水平、处世经验、主观倾向等因素,当前的大学生虽然知识面广、思想活跃、思维敏锐,但涉世未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世界,根本无法进行正确有效的选择,对思想政治教师传播的各类信息,也只能依照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进行主观判断,因而可能错误地接受不良信息或对所接受的正面信息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三、基于信息生态链视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对信息污染的策略选择

(一)净化媒介信息生成环境

正如前所述,媒介信息污染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信息污染的主要源头,所以,防范和遏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信息污染,其中从源头上净化媒介信息的生成环境是关键.

1.强化信息管理对策

为达到防污控污的目的,强化信息管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网络传播信息立法,有效地运用法律调控手段.现阶段,我国一方面可对现有法律中关于信息及其管理的法规进行修改和补充,另一方面应制定新的信息管理法规.构建包括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资源、信息安全、信息教育等信息法律制度的立法体系来控制信息污染,维护信息秩序与安全.二是广泛提高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控污能力.积极研究开发信息控污技术、程序监管技术,通过信息过滤、信息写作、安装特殊芯片、杀毒软件、采取信息加密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降低信息的污染指数.三是重视推行网络信息的教育.通过宣传、舆论等手段,帮助人们不断提高思想修养,遵循正确的网络价值标准,努力建立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 2.注重信息质量建设

首先,政府要重视利用国家职能对网络信息的干预,规范信息市场,审查、限量批准信息怎么写作组织的成立和信息建设的项目,对网上信息严格按照国际环球网联合会的要求,实行分类标记,并积极推行互联网监控软件,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站信息质量评估体系,开展对网站信息的评估,根据网站信息内容和技术内容的评估结果对网站信息进行质量等级划分,规范网络秩序,确保信息质量.另外,为向广大网络用户提供精品信息怎么写作,针对目前网络信息超载和污染相当严重的情况,还要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织高素质专业人才对某些特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成二次、三次文献,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信息导航、信息鉴定、信息重组等怎么写作工作,切实搞好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师信息传播素养

思想政治教师信息传播素养包括自身的理论修养、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播技能等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具备良好的信息传播素养,他就无法对社会的污染信息进行判断、筛选、收集、使用,从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传播.提高教师的信息传播素养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1.加强教师的理论修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主要就是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其学科性质决定了教育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不仅是因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先要具备一桶水,更主要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教师全面完整理解社会要求,评判与筛选信息的基础和客观标准.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教育者才具有更加敏锐的政治意识和信息意识,所搜集、整理制作、传递的信息才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增强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是指捕获、判断信息并及时抓住有用信息,以及对有用信息能进行正确的理解、表达和传递的能力.面对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的社会信息,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备能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全面、准确、快捷、有效地搜集和选择各种思想信息的能力;而且在此基础上,能正确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理解、判断、鉴别、重组、加工和表达,能将符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和思想的信息传播给学生.

3.提高教师的信息传播技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教师传播的手段、方式方法的运用、传播的信息量的多少、传播的时机等都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若某个方面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导致信息异化,滋生信息污染.所以,防范和治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信息污染,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现代电子信息时代,教师需要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懂得运用多媒体传播手段,将要传递的信息特别是复杂的信息能通过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方式传递给受教育者,以免学生产生理解上的障碍.二是传输数量要适当.教师要避免一次性传播大量的不同内容的思想信息给学生,或者是通过各种传播载体对同一内容的思想信息进行反复的宣传报道,使之超越教育对象的接受阈限.三是传播信息要及时.教师应将反映社会发展要求、反映人民群众需要的最新的理论主张和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传播给学生,防止出现信息失效、过时的现象.

(三)培养学生信息“自滤”能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受教育者是具有一定的思想信息和信息处理能力的主体,其在接受思想信息时,会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信息接受能力,有选择性地吸收.因此,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接受能力,也是防止信息污染的重要手段.

1.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一般来说,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越完善,其接受思想信息的能力也就越强, 理解和把握思想信息的准确度也就越高.因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大学生在复杂多样的信息海洋中,对各种信息进行全面客观的理性认识,帮助大学生迅速准确判断并选择接受那些真实准确的和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有着合理知识结构的大学生对信息有着更强的理解能力,能一下明了信息的本来意图,洞察信息的本质性意义,不会出现信息交流的歪曲和理解上的偏差.

2.增强学生拒污防污的信息意识

拒污防污意识是指大学生对具有污染、冗余和噪声的信息源的主动防护的敏感程度.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大学生成为多渠道、立体交叉的信息收集和交换者,他们可接触到的各类信息五花八门,其中不乏具有一定诱惑性和隐蔽性的有毒、有害信息,为避免和消除污染信息给学生带来的侵蚀和伤害,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增强学生拒污、防污的信息意识,提高广大学生自身对信息污染的“免疫力”尤为重要.良好的拒污、防污意识,使学生对被污染的信息能够快速识别,并做到不浏览、不传播,自觉抵制各种污染信息.

3.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处理能力

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才能准确地选择信息源,在海量的信息中摒弃错误信息和有害信息,汲取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对获取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掌握其精髓,融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一方面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价值观、信息道德的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在大学生中大力普及信息基础知识,提高教育对象的信息技术水平,使之掌握并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信息的获取、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从而保证其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教育者所传播的思想信息.

[ 参 考 文 献 ]

[1] 娄策群,周承聪.信息生态链:概念、本质和类型[J].图书情报工作,2007(9):29-32.

[2] 李键菲.基于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污染及主体防范策略[J].情报资料工作,2010(3):98-101.

[3] 夏日,琚兴.近十年来我国信息污染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1(8):169-173.

[4] 李军松,李君山.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信息污染的成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97-99.

[5] 黄世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信息污染及其治理[J].广西社会科学,2011(9):19-22.

[责任编辑:陈 明]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