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政治哲学思想中的人文主义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454 浏览:106948

摘 要 :孔子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仁”,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始终;其政治哲学思想,是“仁道”,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孔子认为,国君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为政以德”,慎用刑罚,这些都体现了孔子政治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开启了后世儒家哲学人文精神的先河,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孔子;政治哲学;仁道;人文主义;君主;政治秩序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234-03

政治哲学是指哲学家在对政治方法、运动规律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回答,其本质特征表现为“对作为政治社会本质的最高层面的价值判断和意义的研究,体现为对现实社会正当性的理性批判与价值建构”.因此,它作为哲学家提出的一种具有系统性、严密性的政治理论体系,是一般政治思想的最高表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政治上,秩序混乱;思想上,信仰缺失;文化上,众多思想家提出自己的哲学观.孔子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思想家,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主张以道德(即“德治”)和礼教(即“礼治”)来治理国家.孔子的“礼”说,体现了礼制精神;“仁”说,则体现了人道精神,“礼”和“仁”这种秩序精神和人道主义,具有明显的人文价值取向,不仅是古代政治思想的精华,也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精华.

一、对君主理想人格的追求

忠、孝、仁、义、礼、智、信,是孔子对人格的理想化.孔子认为,君主要感召天下,就必须具有这种政治人格;不仅君主,臣子也应该成为这种政治人格的典范、楷模.只有这样,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自己、听从自己.

在《论语颜渊》中,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就是说,君主走正路,百姓就不敢走歪路,而跟着君主走正路.这里的“正”,即“正己”、“正人”,是道德规范的一种表现.因此,在孔子的思想里,政治是作为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而存在的,表明了孔子对君主道德模范力量的认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如果君主具备了理想的政治人格,他的百姓就会听从君主的管理;反之,即使下了严格的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所以,一个君主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所谓君主“一言可以兴邦”,亦“一言可以丧邦”,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一个有道德、有能力的精英.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子对所有的国君都寄以厚望,希望他们成为尧、舜、文王、武王、周公那样的“圣贤”.因为只有“圣贤”,才能保证一个国家实现礼制,并在全国推行德化教育.在《论语子路》里有记载,宗弓向孔子请教怎么为政时,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些话表明了孔子是很重视“贤才”的作用的,他把选举贤才提升到国家治理的其中一项基本原则的地位.

而孔子对君主的政治人格要求,乃是他人文主义思想的侧面体现.在《论语宪问》中孔子提出国君应“修己以安百姓”,即国君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他必须先“修己”,让自己的道德品格符合要求,才能实现“安百姓”的愿望.国君“修己”,就是要加强对自身道德品格的修养,以提高统治者的道德素质;“安百姓”就是国君为百姓办实事,做有利于百姓生存和生活的事,使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国君应该树立重义轻利、天下为公的政治品格.《论语宪问》有载:“士怀而居,不足以为士矣.”要求学而优则仕,而非避世;《论语里仁》载:“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提出对君子道德的要求.《论语季氏》又载:“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在钱财方面,孔子提出君子获取财利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钱财来源是否符合道义的要求和准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因此,作为一个君子,要讲道义,这才是正人君子所为.

在《论语子路》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安百姓”的主要措施:在“庶”百姓的基础上,先“富”百姓,再“教”百姓.这种“先富后教”的方法,是人文主义的闪光点.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再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在《论语尧曰》中还提出,不仅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还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其人文主义思想的目的,就是通过发展社会的经济、加强政府对民众的道德教育,来争取被统治阶级对国君的认同,使民众依附、支持和拥戴国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孔子的人文主义思想实际上带有“怀保小民”观念的影子,立足于调整、理顺统治者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期望实现统治者对被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教化和惠泽.在这种实施方法的前提下,百姓仍然是被动的存在,只要国君具备理想的政治人格,百姓就会效仿,最终国家就能实现“垂衣裳而天下治”.孔子认为,国君的道德水平与人格修养是重要的问题,所以强调国君的个人修养,希望他们像父母爱护子女一样来爱护百姓,照顾百姓的利益.

二、对君主“德治”的追求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直接表明了君主要使百姓归顺、依附于自己的统治,最主要的方法是“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为政以德”的理论,其直接来源就是西周“天命有德”的天命观.《周书》中的《左传僖公五年》有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意思是说上天最看重的,是统治者的德行品格.一个君主能否替天来治理一个国家和人民,主要是看有没有天命;天命有与否,主要看君主的德行.孔子十分推崇周礼,认为“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为周礼的复兴而奔波呐喊.孔子继承、发扬了西周的天命观,提出“为政以德”观,希望能以周道来治理国家.因此,作为一个国君,只要注重德行,实行德治,就能实现治理的目的.德治作为君主治理百姓的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点:尊重百姓、体恤百姓、取信于民. 首先,君主要做到尊重百姓.《孔子宪问》中提出:“上好礼,则民易使也.”意思是说一个君主以礼相待,尊重百姓,那么百姓就会听从君主的指挥,为国家效力.“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因此,国君是否能带动民众,得到民众的拥戴、支持和效忠,取决于国君对待臣民的态度.同时在《论语颜渊》里,孔子还要求国君要仁爱、友善地对待百姓:“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因此,国君不应该通过杀戮手段而使民众听从.孔子要求国君尊重百姓的政治思想,体现了孔子“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难能可贵.

在《论语颜渊》中,有段鲁哀公与有若的对话.“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意思是说,百姓所需得到满足了,君主还会不足吗?百姓得不到满足,君主又怎么能说足了呢?这段对话,表明了一个好的统治者要懂得体恤、满足百姓,把百姓的生活安顿好.

除此之外,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论语颜渊》里,“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相对于兵马、粮食,信任更加重要.“民无信不立”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反映,表明了君主统治,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

尊重百姓、体恤百姓,同时还要取信于民,这样才是掌握天下的重要方法.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政治观,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信仰.

三、刑罚中的人文主义

孔子的政治指导思想,几乎都以周礼为准绳.在刑罚一事上,也是根据西周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作为参考,主张以礼为主,以刑罚为辅助手段.《论语为政》中有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法制禁令一方面可以引导百姓,使他们统一行动;但另一方面,刑罚作为一种禁制,只告诉人们什么事不可为.当百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时,便要以制裁的手段,对违法的百姓进行刑罚,使他们遵守秩序,但百姓只是畏惧犯罪而不越轨,却没有羞耻之心.因此,孔子认为刑罚这种做法是很消极的,刑罚并不能让百姓从根本上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所以根本不能从源头上减少、杜绝犯罪行为的发生.而礼作为一种规矩,具有积极的意义.道德教化是从民众的内心去改变恶的想法,使之从善.百姓懂得如何区分善与恶,才能真正拒绝恶.“礼”的道德教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百姓的内心,使他们自觉地接受了道德方面的教育,并有了羞耻之心,从而自觉遵守一定的社会规章制度,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刑罚治标,德教治本.在《论语颜渊》中,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回答说:“子为政,焉用杀?”

孔子反对以杀戮作为首要和主要的手段对百姓进行治理,他的目的是通过“正名顺言―成事―兴礼乐―施刑罚”这个治国途径去扭正、保护百姓的道德之心、淳朴之心和廉耻之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通过这个途径,使百姓、社会、国家回复到有秩序的周礼时代,建立和谐的社会.这个想法,也在孔子“无讼”的理念中得到印证.《论语颜渊》中有载孔子之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说,在审理诉讼案件方面,自己是和别人一样的,希望能通过道德教化来消除争论.《论语子路》中孔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若能实现国家有刑法而用不上、国家没有刑法而百姓不违犯,就是实现了“无讼”,统治阶级的德化教育获得了成功,国家内不再存在有犯罪而需要刑罚的现象.

在后来的《尚书大传》中有一段记载,孔子说:“古之听民者,察贫穷,哀孤独,矜寡,宥老幼,不肖无告.有过必赦,小罪勿增,大罪无累.老弱不受刑,有过不受罚.”孔子认为,贫穷的人、孤独者、矜寡、老者、弱者,都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不应该用刑罚处置他们,而是赦免他们.同时还记载孔子的话:“听讼,虽得其旨,必哀矜之.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续也.”“今之听民者求所以杀之,古之听民者求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之之道,乃刑杀.”这里,孔子要求判决者在听官司诉讼时,能够怀着怜悯和悲哀的心肠,可以不杀的,尽量不杀,因为“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续”.孔子的人文精神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表露.

从孔子对刑罚的态度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处处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人道主义,在统治阶层的意识和社会的内在结构深处埋下了人文精神的种子,为之后孟子的仁政思想和荀子的隆礼思想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想为他所处的混乱时代恢复周礼,统治者以“仁道”进行国家治理,使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他在继承周文化的基础上,以周的天命观作为政治哲学的基础,以天命推人事,将天道转化为人道和民意,要求国君具备理想的政治人格,建立符合周礼的道德形象,为政以德,尊重百姓、体恤百姓、关怀百姓,深刻体现了其政治(下接第233页)(上接第235页)哲学思想中的人文主义关怀.然而由于孔子的这些终极人文关怀与当时的社会治理现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并没有被统治阶层所采用.直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才开始占据主流地位,并继续延续下去.直到今天,我们追求建设和谐社会,孔子政治哲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仍然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因此,我们要加深对孔子政治哲学思想中人文主义的探讨,以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发展,最终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前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