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旋律

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696 浏览:46860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之间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全新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科技的整体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必须进行创新.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站在人类科学的最高峰,就必须从现在起十分重视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造就一代又一代既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又善于科学思维的新型人才.我国正在从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瞄准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新的科技发展目标.科技创新,人才为本,而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学生领导者而是指导者,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教师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教师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段时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我想,如果我们真正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会得到精心的呵护,那么,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也就有可能得以实现.

二、鼓励提问,培养质疑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可见,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有助于激发创造活力.因此,鼓励提问,更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第一,要善设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使他们急于去究源探底.

第二,要多角度设问,开拓学生思维,激发起创造性的思维.

第三,提问要新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拓学生思维的新局面.

第四,提问要选准切入点.切入点选得准,学生就会兴趣盎然,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第五,提问要把握适度.课堂提问要切合学生的心理实际、知识实际、能力实际,使学生可望又可及,恰到好处,引发积极思考.

第六,提问的问题要分层次,要从易到难,不可太突兀,使学生能顺理成章地层层深入.

三、拓展思路,鼓励立异探索

巴普洛夫说:“怀疑,是发展的想象,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的前提.”在教学中,运用“立异”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于培养开拓型人才十分重要.

首先,采用这种方法,教师要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其次,要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一些中学生处于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常常人云亦云,不能也不敢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敢于“反其道而行之”,让思维向对立的方向发展.

四、激发情感,激励创新精神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开启学生心灵,激励、呼唤其内心情感的过程.情感是行为的动因,一个人的远大理想和崇高志向,对祖国、对人民、对集体、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是引起学习兴趣、引发创造、激起创造热情、鼓舞创造斗志的强大推动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思想政治教材中丰富的内容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或莺歌燕舞,或高昂激奋,或如泣如诉,从而以情育情.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而符合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

五、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创新积极性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量最能发挥力量的条件是.”学生能否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思维是否活跃,创造欲是否强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程度.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教师喜欢百依百顺、循规蹈矩的学生,喜欢鸦雀无声或者异口同声的课堂教学气氛,如此势必会扼杀一些“不听话”学生的创造火花.相反,如果教师具有作风,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将有利于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

实现教学化必须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给学生以亲切感.教师在学生面前不仅仅是他们的师长,也是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障碍消除了,学生思维才会敏捷,才可能去创新.

长期的实践证明,中学思想政治课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必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教师要把课堂变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要阵地,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让创新之树在政治课堂上茁壮成长、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