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失范现象有序治理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43 浏览:17456

摘 要 政治参与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网络政治参与是借助互联网推进政治发展的一种新方式和新途径.网络参与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提升政治参与质量、促进政治参与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给政治参与在未来的发展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及失范现象,要摆脱目前这种消极影响及失范现象,就需要分析研究并制定有效措施进行有序治理.

关 键 词 政治参与 失范现象 有序治理

作者简介:汪子艺,沈阳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2-159-02

政治参与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为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网络政治参与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推进政治发展的一种新方式和新途径.然而,网络参与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提升政治参与质量、促进政治参与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给政治参与在未来的发展带来如存在利用网络进行非法政治活动、“网络暴民”的非理性政治言论及网络侵权等许多消极影响及失范现象,要摆脱目前这些消极影响及失范现象,就需要分析研究并制定有效措施进行有序治理.

一、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失范现象

(一)概念界定: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及失范现象

政治参与(PoliticalParticipation)又称参与政治,是现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对国家的政治构成、政治运作、政治决策、政治结果的关心、利益表达和施加影响的行为及过程.“网络政治参与”,即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进行舆论监督,参与公共管理,行使权利,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推进政治发展的一种新方式和新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快速发展,当原有的制度结构出现失衡,公民无法保护自身利益或无法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新的社会参与体制尚未形成,就会引发各种制度内外的公民政治参与的失范现象.


(二)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失范现象

网络政治参与问题与政治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相关.对网络政治参与问题进行系统的时效性分析和探讨,是社会现代化建设实践向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

1.利用网络进行非法政治活动

由于网络安全性存在的问题,经常会侵犯政府网站,与公民相关的有可能被盗用,公民隐私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公民的个人权益得不到保障,形式再完美的政治参与也难以造就真正的.同时,由于网络参与的公开性和便利性使得西方政治文化对于我国渗透更加广泛,使公民网络参与易于被误导.正是凭借网络优势,西方大国在输出信息的同时也输出他们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价值观,企图把西方的政治文化和思想渗透到世界范围之内.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意识冲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不可避免产生相互冲击和震荡.随着网络规模的继续扩大,国家在这一领域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2.“网络暴民”的非理性政治言论普遍存在

目前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最大弊端就是非理性化现象严重,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充塞网络,造成网上不良、虚检测,甚至负面信息泛滥成灾,并且由于网上言论的广泛性和匿名性,导致谣传、道听途说、发泄愤怒的非理性化言论比比皆是.

“网络暴民”这一现象发端于“案”,形成于“铜须门”、“韩白骂战”,进而在各自的社区开展无数次捉奸、围堵,制造了“最毒后妈”等一系列纯属虚构的噱头之后,泛滥于2008年的“王石捐款门”、“谭静坠楼”等事件.这类事件不但引起网络骚乱,还引发海外媒体的严重关切.《国际先驱论坛报》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

3.网络侵权

网络侵权是知识侵权的一种形式.近年来,网络侵权事件层出不穷,很多热播电视剧引发了网络侵权官司,2008年,《奋斗》引发网络纠纷;2009年,热播电视剧《潜伏》闹上法庭;2010年,《我的青春谁做主》遭网站盗播.尽管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对网络信息传播权都有相关的明文规定,但依然没有遏制网络侵权愈演愈烈之风.

上述说明网民的权益问题和知识产权等问题已成为网络产业发展中必须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失范现象的原因分析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公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参与方式时也给那些非法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手段.

(一)西方意识灌输和敌对势力的恶意煽动

早在90年代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过:“当21世纪来临时,美国的敌人已经将战场从物理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基于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对信息传播的控制力,极力向世界特别是中国传输它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功”组织也利用网络传播其歪理邪说和各种指令,进行非法活动,散布反动言论.

(二)公民政治参与影响的滞后性

在当前时期,传统政治参与的许多方面与正在形成的新的社会机制发生着冲突,网络上的公民参与会出现或轻或重的失范与失控的现象,参与呈现扩大化趋势.一方面反映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滞后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反应滞后性.这种转型期的各种滞后性是一种自下而上、自发的政治过程,如果不能尽快缩小“时滞”,将其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就可能引起“件”,引发连锁反应.

(三)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网络监管不完善

网络对于群众来说,最大的好处在于变相实现了部分,但这一自由最大的特点集中在对现实状况的各类不满发泄上,这就需要网民冷静理性的思考分析.而“网络暴民”现象显然与中国的现实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同时,这一现象的根源,既来自于针对网络的道德、法律制度与现实生活相比存在的纰漏,又取决于网络文化氛围的影响,随着中国网民队伍的壮大,特别是青少年网民数量的增加,宣泄开始在网络言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全民素质和推进进程是一个关键.

(四)目前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和道德失范

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公民政治参与失范尤其网络侵权的思想原因.在近年来的案件中,几乎所有的侵权者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有的即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触犯法律,但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要紧,甚至无所谓的态度.而目前网络环境下的道德失范是导致网络侵权不断上升的道德原因.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网络道德体系,传统的道德规范又很难约束到网络链接侵权行为.

2010年之间的争斗,已经损害了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管,而且有权管,但管得滞后了,原因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管理无法可依.因此,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与互联网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用明确的法律条文对互联网企业和用户的权利、义务进行规定,从而保护网民正当合法的权益.

三、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治理

(一)进一步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和完善法律政策

第一,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链接行为依法治理.加快制定网络侵权责任认定、网络链接侵权责任认定、网络道德建设等法律法规.

如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就“网络侵权”确立了两大规则:一是提示规则,即“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怎么写作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怎么写作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怎么写作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二是明知规则,即“网络怎么写作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怎么写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法学专家指出,两个规则既规范了网民在网络上的,又规范了网站的审查责任,还平衡了网站与受害人之间的利益.

第二,加快网络监管技术研发步伐,尽快研发出防止网络链接侵权的相关技术.做到技术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使权利保护机制更加完善.

(二)加大对社会的信息开放程度,增强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1.推行多种方式加大与社会民众交流,增强决策的科学化与化

正确对待“网络民意”,防止“网络愤青”绑架民意,要求我们的各级决策层必须准确掌握国情民情,不断提升科学决策威力.准确对待“网络民意”,对实现科学决策、构建和谐政治,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怎么写作于民,接受监督,无疑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社会公众直接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最了解情况,传达的信息最全面、最真实;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参与决策过程直接与决策者交流,从而为政府或决策者接受、反馈和提取信息提供了一条捷径.因此,政策信息对公众开放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公众政治参与的程度,决定了决策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

2.把“电子政府”作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平台

为应对网络政治参与对既有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冲击,就要求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加快体制创新,构建有效的“电子政府”,改变现在的政府网站形象,把观看型网站变为互动性网站,让政治体系与社会各界的信息共享,为公民从政府站上获取信息提供方便,降低公民政治信息收集的成本.同时强化政治体系的回应力,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在政治体系与社会及民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电子桥梁,政府全面了解民众的呼声、意愿和需求,使电子政府成为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基础和有效保障,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渠道.另一方面,规范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把公民政治参与渠道纳入政府管理范围,指定政治参与渠道,变多渠道为单渠道,便于规范管理.

(三)加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规范网络道德体系

中国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为基本因素,由于网络政治文化传播对象的特定性,把网络政治文化作为主流文化进行传播,有利于加强社会的舆论引导,在社会较大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良好、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是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基础,是全体网民予以借鉴,进行学习、自律的模本.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网络发展的特点,从当前网络环境中出现的非理性政治言论和网络暴民等网络政治参与的失范中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抽取相同和普遍的东西,使其上升为普遍使用的准则,从而构建和完善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网络道德规范,以加强我国公民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公民网络行为.

[1]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2007年10月24日20:58.新华社..

[2]聂运麟.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64.

[3]刘琼.试论网络媒体对青少年工作的挑战及管理策略.青少年事务与政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2].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侵权责任法》7月1日起实施网站不及时负连带责任2010-6-3011:43:34.人民网天津视窗.l.

[5]通报批评360和腾讯.将调查双方违法行为.2010-11-2117:41:58.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