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探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705 浏览:46508

【摘 要 】本文以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分析为切入点,调查了泸州医学院、重庆邮电大学、乐山师范学院这三所地方院校,访谈了近30位同事,就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现状调研,分析得出目前西部地方高校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针对性不强、与现实脱节的弊端,提出强化对这一群体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为西部地方高校的贫困生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条件.

【关 键 词 】西部 地方高校 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

本文以西部地方高校的贫困生现状调查分析为切入点,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了泸州医学院、重庆邮电大学、乐山师范学院这三所西部地方高校.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5%.调查按性别、科类、年级分类的人数及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按性别、科类、年级分类的调查人数及比例统计

调查内容:问卷涉及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基本数据分析(3-6题)、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状况(7-16题)、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17-26题)三个部分.

一、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从大一新生进校到毕业生离校,高校都对学生进行着思想政治教育:新生军训时的国防安全教育、依托“两课”开展的“三观”教育、借助学生组织开展的集体主义教育,毕业生离校时的爱国爱校教育等等,这些内容是针对普通大学生开展的常规性教育,历届内容大同小异,与社会现实联系不紧密.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但是教育内容却出现了陈旧滞后的状态,存在脱节现象.

问卷第三部分第22题(多选题)是关于在高校贫困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调查,其中选择内容为前四位的是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分别为“诚信教育”占94.8%,“感恩教育”占88.8%,“爱国主义教育”占87.1%,“自立自强”教育占64.1%.这说明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重点从以上四个方面予以强化,而这也与笔者访谈的结果相吻合.

(二)教育内容与高校贫困生实际联系不紧密.

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思想、心理、行为上都有别于学校其他非贫困生、不同区域高校贫困生,他们的家庭所在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对称、对外交流少,接受教育的环境、条件和质量较差,学习基础远远低于省会城市和一般二级城市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经济、心理和技能的基础素质相对较差.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各民族文化背景差异很大,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同学融合在一起,更加大了对这类群体开展思想教育的难度.在笔者访谈过程中发现,有不少贫困生认为自己少有接受过专门的针对贫困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外乎都是和其他同学一起上课、开会、搞活动,没有凸显对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目前在部分西部地方高校存在着教育者尚未针对贫困生开展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混为一谈,没有对大学生中的贫困生进行分类研究和教育.

二、强化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贫困生作为普通大学生的一员,常规性的教育内容固然应当接受,针对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群体,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增强教育效果.

(一)加强诚信教育.

政府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的职能决定了其在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西部地方高校作为党和国家重点发展的对象,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社会捐赠,都检验着受助对象的诚信意识.但贫困生诚信缺失现象却频频曝出:银行要求贷款学生在毕业前夕填写还款确认书,留下自己的工作单位信息和联系,然而随意更改、撕毁协议书的现象相当严重.即使填有联系单位和,毕业后,银行和学校还是找不到人.

加强诚信教育,首先要加大诚信宣传力度,树立典型,通过典型事例或人物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榜样教育;同时加强师德师风、校风学风的建设,营造公平合理、充满正气、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在校园中形成师生讲诚信的良好环境,使贫困生时刻受到诚信氛围的熏陶.其次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将诚信教育渗透到贫困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中去.组织和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具有良好经营道德的企业,切实感受诚信与成功的关系,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实现诚信认识向诚信行为的转化.第三通过开展相关的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社会诚信度的调查、开展以“诚信在我身边”为主题的征文或演讲比赛、定期召开关于诚信的讨论会、主题班会、开展诚信考试签名活动等,从日常行为抓起,要求学生言行一致.针对受到社会资助、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开展诚信讲座,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回报意识,对讲诚信的同学进行表彰,树立宣传典型,培养学生的诚信观.

(二)加强感恩教育.

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人数多,比例大,贫困生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笔者发现贫困生攀比现象日趋严重,并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和利息,感恩心理缺失,严重影响了贫困生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很多贫困生认为因为自身贫困,国家、社会、学校理所应当给予他们各种恩惠,不需要回报,缺乏感激之情,没有感恩的言行.

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这需要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引导:第一,从认知层面点拨学生识恩、知恩.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通过情景再现、故事讲述等途径点拨引导.第二,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意识.院系可适当增加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或利用组织生活、团日观摩、社会实践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进行感恩专题活动.第三,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外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如重庆邮电大学每年11月份开展的感恩系列活动,较有特色的是其中一个名为“生存挑战”的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感恩意识,活动分小组建立团队,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出去挣钱,最后进行评比.通过这个活动,让同学感受社会竞争、感恩父母的养育、加强与人沟通的能力,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生存挑战”项目已经开展了两届,首届只有20余人,第二届就突破了100人参加,受到了很多同学的好评.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经济和教育的发展状况.加强对这部分地区高校贫困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能使他们了解国情、省情、乡情,成才后积极为家乡的区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针对西部地方高校的贫困生,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重点把握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教育形式多样化,通过专题报告、网络电视、人物专访、校史展览、社会调查等方式,特别要探索适合贫困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将爱国主义教育视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持之以恒;二是教育内容贴近贫困生实际,针对不同年级的贫困生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从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到爱学校爱家乡,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更新教育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四)加强自立自强教育.

贫困不是贫困生的错,然而对贫困持的态度却取决于贫困生自身.自立自强教育对贫困生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对于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克服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有效防止因思想滑坡而产生“精神贫困”、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作用.贫困生由于现实生活的影响,他们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和功利色彩往往比非贫困生表现得更明显,更具体,这些思想如不及时加以教育引导,将直接影响贫困生正确的“三观”的形成.

高校要积极利用各种网络媒体树立和宣传高校贫困生中自立自强的典型,使他们感到榜样就在身边,从而自觉地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如乐山师范学院2002级学生尹晴梅笑对病魔的事迹也让人振奋,她于大四那年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家境的贫寒让她对高额的医疗费望而却步,但由乐山师范学院爱心社组织的义卖和社会捐赠活动帮她度过了人生最困难的阶段,使她远离了病魔的折磨,康复后的她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阳光的面对生活,还每月从有限的工资中挤出一部分资助两名贫困的在校生.再如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乐山师范学院教科学院2007级学生雷庆瑶更是西部地方高校自立自强的典范,她三岁时因一次意外失去了双臂,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更加勇敢地生活,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生活自理、游泳、绘画,还写得一手好字,使她的双脚变成了自己隐形的翅膀.雷庆瑶用她身残志坚的事例到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乐山监狱、都江堰聚源中学等机构开展巡回讲座,现在她还在黄埔志友的帮助下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传承爱心.帮助贫困生走出困境,最根本的是要激活贫困生的精神动力,使外部的支持帮助与贫困生自身的艰苦努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贫困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变资助为自助,增强自强自立能力,争做生活的强者.

三、结语

地处西部地区的高校贫困生,由于自小生活的艰辛,容易使他们将物质看得过重、性格孤僻、思想偏颇、兴趣爱好狭小;面对现实的经济压力,不能坚持理想,悲观厌世,丧失生活热情和动力.针对这一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以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为基础,只有明确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坚持以教育为先导,以育人为目标,鼓励贫困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全面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确立贫困生自我面对人生的勇气和信念,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生真正脱贫.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

[2]吕杰.加强西部高校优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4).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8]何芬林,李湘黔.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2007,(4).

[5]姜红仁.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6]丁玉霞.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5).

[7]敖洁,伍运文.关于高校贫困生精神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