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教育探析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041 浏览:83498

【摘 要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沟通、重视交流成为及时有效地疏导、排解大学生思想政治困惑的有效途径.文章就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意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探析.

【关 键 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93-02

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所面对的是一批个性鲜明、思想前卫、色彩斑斓的大学生群体.虽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在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中,他们不但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而且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迫切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才能.但是,在看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值得注意的新问题:少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文明意识淡薄,独立生活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同时政治信仰迷茫,不求进取,价值观念淡化等.所以,从大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适应时怎么发表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大学生具备适应时怎么发表展要求的整体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当今时代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开拓型人才.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思想政治素质应当是大学生各种素质中的核心素质,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中心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才能确保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才能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优秀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状况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新时期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我国目前的政治形势是非常稳定的,并且他们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们能从国家利益大局出发看待国际关系,能够以大局为重的态度来对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做出反应.并且当代大学生政治鉴别力也进一步增强,面对西方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言论有较清楚的认识.

2.当代大学生在人生态度上比较积极上进

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成才一意识和竞争意识,并且独立意识也不断增强.面对不断加大的社会压力和激烈竞争,大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谋求全面发展的意识增强.并且当代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协作精神,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更加客观务实,也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3.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也有所增强

当代大学生比社会其他青年群体更注重文明健康的道德意识和善恶分明的道德评价.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十分必要,认同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缺失、不公平的现象十分痛恨.大学生推崇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倡的诚信、友爱、公平正义等道德要求,并且能够自觉自愿的以此为标准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爱国意识,但是部分学生国家责任感和政治信仰则相对比较淡化,政治方向比较模糊.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压力的加大,大学生的求知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也在逐渐增强,随之也出现了崇尚自我、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获得,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整体协作观念变差.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意识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在道德要求上存在着对人严格对己宽容的双重标准.因为每个人都处于社会交往多方关系的枢纽点上,使得同一主体随着交往中面对客体的不同而改变.尤其是现代社会的高度技术化和多元竞争,使当代大学生汇集多角色于一身,如果调适不当就会导致大学生人格的缺失.

2.知识与行为的脱节

传统教育过度看重科学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在道德、人性等价值层面的追求.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趋近于知性化,这归根于现代教育深层价值取向的知性化的影响,使丰富的人性缩水为直接的理性和知性.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体的理论指导

1.加强学习及心理方面教育

教育者应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习与高中学习阶段的差异,让他们知道大学时代无论是在教育模式,还是在学习的方式、方法、内容、要求有别于以往任何阶段的,它应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注重结合实际拓展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而学生也主要是依靠自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里学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出于对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渴求去学习.对学生应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与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桥梁作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测试,跟心理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同学,用爱心感化他们,注意对心理问题者的保密工作.

2.强团队精神与意志力培养教育 团队意识是由人的社会性来决定的,即人不能生活在孤立状态中,人在本性上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依存的,只有在团队中,人才能发挥出力量.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要有团队意识,应将团队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自觉服从团队;当团队需要自己贡献力量时勇敢向前,不因为个人利益而斤斤计较;跟团队里的成员和平相处,帮助有困难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3.加强奉献精神和责任感教育

教育者要认清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为班级、寝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渡过难关,组织大家去敬老院、孤儿院去义务劳动,号召大家为灾区捐钱捐物,通过实际行动增强大家的奉献精神.让他们明白奉献是利己利他的,要让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肯为了大局牺牲、奉献个人的利益.

(二)创建合理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机制

1.坚持普遍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的和谐教育定位

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首要的是对教育定位有明确的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首先是塑造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普遍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的和谐统一.

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规律、大学生群体特点和社会发展阶段要求来看,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应分为两个层次:对全体大学生来说,要引导他们学会做人,成为文明修养、人际关系良好,国家民族意识、社会公民意识、法制意识较强,具备社会主义道德观和共同理想的合格公民,这是普遍性要求;而对大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则要培养他们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观和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先进性层次上的要求.

2.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和谐教育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理论上认真研究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在实践中努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一方面,要以时代精神塑造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尊重和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别是要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出发,积极鼓励大学生发展个性,注重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涌现.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将全面发展融入到个性发展中,不断丰富个性的内涵,完善个性的发展,使大学生个性向成才的正确方向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具有独立精神的合格人才.

(三)积极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社会氛围

1.加大思想政治队伍建设,保证经费的投入.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必须要有一支专职和结合的队伍,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学风、校风、教风建设结合起来,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机制.同时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作保证,不能因经济状况或其它原因减少其投入.加大对特困生的援助,减少其生活和学习压力,建立心理咨询诊所保证同学的心理健康.思想政治建设所需的经费,应列入预算保证落实,并随着学校的发展相应增加.建立成为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工作格局.

2.抓好政治辅导员的岗位技能培训.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什么人都可以做好的.要注重政工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高,知识结构、学历层次的优化,这些都一定程度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因此尽快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已成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学校要像培养教学科研骨干一样,把培养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纳入学校年度整体师资培训计划之中.

3.擅长总结创新,提高思想教育的科学性.

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要加强制度建设,开展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工作,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专题会议和研讨会,定期对政工人员进行培训等等.对于学校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要组织专职政工干部和两课教师形成课题来研究,开展要有针对性的工作,找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让它与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4.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近些年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并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各高校应该增加开访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设立心理咨询诊室,对学生心理进行正确的疏导和监控.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