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式与途径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536 浏览:100453

摘 要 :以“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理念,则是在学校制度等各方面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促进学生情绪交流渠道畅通, 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 引导学生心态良性变化, 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使和谐校园的构建与人的生命整体融合,与教育整体融合,与大学生的生活融合,它在帮助大学生实现精神成长的过程的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深厚的精神支撑.

关 键 词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活动, 离开了对人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是培养 “人”的教育, 而不是“神”的教育.传统的目标把“奉献”、“牺牲”作为其核心内容人为的拔高了其目标, 把思想政治教育蜕变成无人的教育, 是对人的本性的一种漠视.政治功能是其重要的目标, 但并非是唯一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忽视个人价值目标的定位, 直接导致了人文关怀的缺失.所以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关注其社会功能、致力维护社会的稳定的、促进其社会发展的同时, 应关注其个体功能, 应注意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 树立培养人的教育理念, 完善教育机制, 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像挖掘财富一样把埋藏在每个心灵深处所有的才能发挥出来”.从而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意识到, 人是社会的人, 社会是人的社会,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重视其社会价值的同时, 又要体现个体价值,一方面要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其社会能力, 另一方面, 又要研究个体的需要及其身心发展规律提升个体的素质.

二、创新教育方法, 融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应由单线灌输走向合作对话, 改变那种无视受教育者主体的教育.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 耐性倾听受教育者的不同意见, 支持鼓励有见地的受教育者, 在平等的交流中获取信息, 在坦诚的讨论中得到启迪, 在独立的思考中有所提高, 在共同的参与中接受教育, 而不是强行灌输说教, 从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可以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性”和“实践性”.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认为, 思政教育不应只给受教育者讲“规则”、“准则”, 应注重他们直接参加社会生活的“道德训练”促成德行的养成,使受教育者通过设身处地的联想而领会其内容的意蕴, 并把这些意蕴深深的融入到自身的身心让其真实的存在, 从而指导他们的学习实践与生活.第二,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并重.通过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来进行渗透教育,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精神性和思辩性的特点融入广阔的隐性课程之中.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内化道德理念, 有机的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中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使之成为一个开放的、立体的、网状的教育形式, 使受教育者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在性, 从而体现其人文性, 克服价值观念上存在知行分离的倾向, 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功效, 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

三、深谙教育心理学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1、具备较强科研创新能力.辅导员要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研究受教育者所关心的热点、难点与疑难问题, 解决他们的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帮助他们健康的发展应具备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不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水平上,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人文性、学术性及思辩性, 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这不仅要求辅导员要具备实干精神还要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

2、要重视受教育者的需求.首先, 高校辅导员要帮助受教育者了解自身思想品德状况同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 了解受教育者当前的心理和实际需求,实事求是的面对分析这些问题, 从而增加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其次, 准确把握受教育者心理上的需要, 体会受教育者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及个人的人生前途问题, 从而增强受教育者的接受效果.再次,对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发现并充分运用现有的心理疏导途径让受助者找到被真诚“关怀”和“爱”内心体验从而逐步走出内心的困惑.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性质.

四、 增强主体意识, 培养独立人格

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受教育主体意识的培养, 使之认识到自身在国家民族振兴中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认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提高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 增强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正确认识个人、社会、群体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懂得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尊重和肯定他人的主体性.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注受教育者的思想症结, 帮助解决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与独立性入手,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人生理想, 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培养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 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从而达到主体人格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优化人的素质, 完善人的个性, 提升人的境界, 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应是激发主体的发展的自觉性, 使之由不信到信, 由信到行, 自觉内化提升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应时时体现人性化的特点, 以“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 从而使自己和他人都达到内心的真正和谐.

五、实现多学科方法的交叉整合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学科化.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和他们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研究不无关系.一些专家学者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法学、行为科学等各个方面,对道德教育的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手段、效果等进行学术研究,产生了许多交叉学科和各种理论派别,这些学科化的研究成果给予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以有力的指导,极大地提高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实践永无止境, 创新永无止境.” 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功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这需要新时期辅导员应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自己的事业中, 做学生成长的关怀者和心灵的倾听者.同时, 从社会大环境的营造角度讲, 也应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促进社会情绪交流渠道杨通, 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 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 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加大心理卫生投人, 健全心理咨询网络, 这样才能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辅导员也才能更有效、及时地帮助、引导和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