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转变: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630 浏览:60362

摘 要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吸收借鉴西方哲学的理念,并且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的“单子式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局限性,能够让受教育者回归自我,进而实现教育双方的良好沟通,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育局面,从而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转变,不仅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需要积极构建交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才能够步入到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 键 词 :主体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变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201105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当代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它以个人主体性为前提,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双向互动、双重融合的关系,是不同主体间在实践中形成的发展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关系表现的相互关系和一致性.”[1]主体间性论超越了以往哲学的“主体-客体”论,把哲学带进了“主体-主体”的思辨模式,这在西方哲学是一种突破性进展,也是一种新的认知态度和新的哲学发展思路.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我们把主体间性论引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从而对于以往的主体性(subjectivity)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一种在肯定基础上的扬弃,也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教育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交互式的“我-你”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时都是主体,双方相对来说谁也不是客体,他们之间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这样就把人们之间的相对立的关系转变成了交往式的关系,形成了超越传统“主体-客体”关系的互主体性关系,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现一种科学转变.

然而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即“单一主体论”和“双主体论”.对于“单一主体论”而言,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只能存在一个主体,这个主体要么是教育者,要么是受教育者.如果教育者是主体,那么受教育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客体;如果受教育者是主体,那么教育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客体.而“双主体论”则认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来看,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过程来看,受教育者是主体,施教者是客体.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2] “双主体论”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能存在一个主体的思想,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管是“单主体论”还是“双主体论”,都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看做是互相矛盾的双方,有一方是主体,那么必然就把另一方看成了他的对立面即客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单子式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其把教育活动看成了一种对象性的活动,并且在物逻辑下展开,导致其产生了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在新形势下也需要实现改进和创新.

一、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存

在的缺陷与不足 (一)过于强调灌输的作用,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能动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阶级性,使“意识形态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要求”.[3]所以,要把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灌输到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中,就必须运用一种强制灌输的方法,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一.列宁曾经系统地论述了灌输理论.他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4]可见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我们着重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这在传统的革命战争年代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成熟的阶段,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内容、对象、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味地强调灌输,则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育者很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各自特点、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只是运用一种强制的、死板的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灌输给受教育者,忽视了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这样受教育者也不能够有效地接受教育信息,甚至会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从而令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育方法呆板单一,并容易造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紧张

不可否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显现了其不可比拟的巨大作用,但是时代在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主体,而受教育者则成了一成不变的“录音机”或者是“录像机”, 教育者相对于受教育者则显得比较活跃,受教育者则不能通过有效的互动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传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导者往往用一种“‘谓述性’的语言代替‘交互式’的语言,排除了他者的介入,否认不同意识在真理问题上的平等权利,并且执迷于主客二元、非此即彼的说教方式.”[5]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教育者成了教育内容唯一的主导者和传达者,教育者成了知识、理性、权威的象征,而受教育者则往往被视为缺乏知识、感性,等等.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的传统的方法过于呆板,无法把教育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受教育者的面前.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是“知识的权威”、“道德的楷模”、“理性的化身”,而受教育者只能不加任何思考地相信和服从,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就不是一对一、面对面的平等关系,从而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无法很好地了解对方,双方的关系就不是理想的融洽状态.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在实践经历、知识结构、思想修养、价值取向以及行为习惯等的不同而出现的差异,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要求与受教育者实际的思想状况之间具有一定差距的矛盾,教育者还需要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这样往往不能容忍受教育者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从而造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紧张甚至是敌对关系,不利于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无法实现受教育者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思想实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是简单地让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内容,更要实现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既要实现其工具价值,又要实现其理性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合的,是一个目标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层次.”[6]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影响下,教育者只是把精力放在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体系化、规范化、制度化,而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发展需求,教育者也只注重教育内容的内化吸收,而忽视了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外化践行;教育者只是注重让受教育者的动脑、识记、动笔的能力得到发展,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动手、动嘴以及交往能力的发展;教育者经常采用的是“一刀切”教育手法,而忽视了通过实际观察以及沟通去了解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进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教育者只注重让受教育者知道教育内容“是什么”,而没有较多地让受教育者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从而导致受教育者成了知识吸收的工具而无法实现受教育者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由于当前的整个社会变化速度之快,让人们普遍生活于一个竞争加速的环境之中,所以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仅仅是获取一些知识就够了,更要有自己独特的才能,有自己得以更好发展而获得的知识技能,那么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育方法就显得非常不切实际,所以传统的教育方式很难让受教育者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

必然性及优势 (一)能够让受教育者回归自我,最大限度地释放个性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处于社会急剧变化当中,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这导致受教育者产生了一种手足无措的迷茫感觉,他们在精神上迷失了自我,无法赶上时代的步伐,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古往今来,对于自我的认识可谓是千古难题,古希腊神庙中就有铭文“认识你自己”,在在中国古代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疑惑,用浅显的话说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关于迷失自我的问题,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公差,押解着一个和尚上路.随身携带一卷公文、一个衣包、一把雨伞,还有一面枷套在和尚的脖子上.公差唯恐这些东西遗失,整天口中不停地念着:“和尚、公文、衣包、雨伞、枷.”一天晚上,和尚趁公差熟睡,把公差的头发剃了个精光,把自己脖子上的枷套在公差的脖子上,然后逃之夭夭.第二天清晨,公差一觉醒来,一看公文、衣包、雨伞都在,枷也在,摸摸自己的头――和尚,于是惊呼:“我到哪里去了?”[7]

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则有趣的故事,但是我们仔细推敲其中的含义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屡见不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强调自己的主体性,对自我十分重视,所以千方百计地追求自己需要的最大满足.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我们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金钱和物质的过度迷恋的状态下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好像正在慢慢被吞噬,继而变得十分空洞,导致精神上的空虚,就像那个公差一样,从而导致自我的迷失.主体间性需要让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回归自我,认识自我,进而超越自我,对人的主体性实现最大的尊重,并且时刻从精神的层面进行交流沟通.在这种情况下,优化了对于形式的过于拘泥的现状,消除了过分权威的力量,也实现了与时俱进.在教育双方之间架设了一道沟通的桥梁,实现双方精神上及时有效的互动,最大限度地找回主体性,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进而回归自我,实现教育的社会目标以及人生价值.

(二)实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由于人们思想状况往往会受到所处环境、成长经历、知识背景等的影响,这样就会产生一些与科学的思维方式迥然相异或者背道而驰的错误思想,所以作为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完成教育目标.在教育双方地位平等的情况下,教育者能够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认知状况以及行为方式,从而进一步确立应该选择何种较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信息传递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中,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既实现双方的良性互动,又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实现了受教育者思维方式的科学转变,从而让受教育者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去看待事情和解决问题.教育者也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沟通、了解,了解了每个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从而对于不同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通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能够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情感问题也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由于人是天生具有感情的动物,所以对于教育目标来说,就应当达到情感上的目标,在现实的世界中,往往有的受教育者的情感不容易显现出来,从而更加使得沟通成为了必要,便于了解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通过各种渠道去关怀受教育者,想其所想,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这样教育者会深深地了解每一位受教育者的真实情感,也能增加自己在受教育者心中的地位和感染力.深入了解受教育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教育的一种人文关怀,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以及思维方式,就需要注意运用沟通的技巧,这在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很难做好这一点,而受教育者在情感上无法体认这种古板僵化的教育方式,无疑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尽如人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克服这种弊端,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互主体的沟通,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架设了一道交流的桥梁,实现双方思想上的共识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能够开创生动活泼、富有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面

传统的教育在理念和实践上难以创新,导致教育表现地过于制度化、僵硬化和模式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毫无生机,难以尽如人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其强势地位从而实现意识形态性的目的固然不可缺少,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就要一概否定受教育者的主动权、选择权和表达权.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也是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在这样的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就是教育受教育者如何实现正确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武断地进行对与错的判断,从而否定受教育者,也不能舍己存我,努力让“他”成为像“我”这样的人,而是要让他成为他自己那样的人.所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培养“顺民”的教育,而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选择能力的人的教育.选择不仅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哲学,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就需要教会教育怎样进行选择.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知道任何一种权利,能够强制那些处于健康而清醒的状态中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8]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思维具有至上性,每一个人的选择也有至上性,在尊重受教育者的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鼓励在科学性的前提下,受教育者去质疑教育,发问教育,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来辨别和讨论一些思想和观点,这也就是一种活跃气氛的开始,营造了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力局面,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将不是那种独白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面,在活跃的气氛中和开放的环境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路径 (一)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也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就已经存在很多值得借鉴和利用的人本思想.比如在《大学》中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诗经》有“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的句子;《论语》中则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孟子也曾经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人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同志曾经对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进行了确切的概括,他说:“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立民、喻民、养民、惠民’.”[9] 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间,就要围绕“人”这个核心概念来开展工作.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育双方的关系不够平等,导致教育者成了“指挥家”和“说教者”,把受教育者仅仅当成了有待雕刻的“石头”,这样就严重地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实现对人的理解、尊重和关怀.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10]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把人性提到和党性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文关怀”、“多方关注”、“心理疏导”,体现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倾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人性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突破了以前不能把党性和人性有机统一起来的困难,使得相互对立的双方找到得以共存的结合点,实现了党性和人性的有机协调统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所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进行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构建交往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的交往,凡是有教育存在的地方也就有交往.理想的交往进行时,交往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彼此能够尊重对方,所以双方就能产生一种较为融洽的人际关系,实现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下的平等沟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或单子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只突出教育者即施教者的主体地位,受教者则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依附状态,其主体地位难以确认,主体性受到压抑.”[11]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模式就不是平等的交往,双方无法实现很好的沟通,受教育者被看成了简单的“原材料”,需要放入车间进行加工而成为“工业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基本上是单凭借着教育者自己的意志、思路、经验来进行教育,导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流程最后产出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产品”,这不仅是对于人的个性的泯灭,也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理解.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实现了对于受教育者的人格、权利和地位的尊重,把受教育者真正地看成了自然的、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活灵活现的人.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气氛,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一种交往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能够产生一种较为平等和稳定的人际关系,由原先教育者的“自我独白”以及受教育者的“缄默不语”转变成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积极互动,他们之间不仅仅有单向互动,也有多向互动,从而自然而然地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原先的沉闷的、呆板的气氛被活跃的、和谐的气氛所取代,从而使交往范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由于传统的观念过多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经济斗争、意识形态的巩固联系起来,导致很容易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看成是对立面,把它们割裂开来.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在科学世界中的所有思想观点、政治观念以及道德规范都来源于生产,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所以不能抹杀生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人曾经指出,“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道德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12]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来源于生活,其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生活独立存在.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念的指导下,应该让思想政治教育还原于生活,回归生活,扎根生活,遵循生活的逻辑.要实现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突出生活性.教育者应当积极从生活中找出有价值的素材,或者是善于利用教育者自身的生活态度以及生活经验,来丰富和发展受教育者的知识经验,然后将其上升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将静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结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合理地、适当地看待生活并合理参与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也要突出生活性.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实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需要引导受教育者通过交往活动、志愿者行动、角色扮演活动等,让受教育者去真正地实践和体验,获得自己的思想品德.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随时随地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身影,这种影响既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机制,让受教育者能够获得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意识,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活能力.所以,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建构一种生活化的教育模式,立足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并且最终为现实生活怎么写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