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课存在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011 浏览:95176

摘 要:在全国各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公共课的组成部分之一,每位大学生必须获得这类课程的学分才能顺利毕业.但是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这类课程的时候,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大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积极性的原因有大学生的自身因素,也有教师的原因,也有教材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改变大学生淡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就要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和学科建设,并对教材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 键 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76-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三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越来越高,教学方法也越来越灵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了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大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广泛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当代大学生中普遍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最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可以不用听课!”据调查显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的大学生仅占13.4%,有12%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影响甚微,另外有12.5%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权威部门从2008年到2012年四年间对每届28个专业的836名大二本科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的大学生人数呈每年递减趋势.可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出勤率低、上课不认真已成为全国各大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的棘手问题,使其很难发挥其对大学生应有的作用.若改变这种现状,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问题原因探析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显得格外重要,承担此项伟大又艰巨任务的便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大学生淡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却十分严重,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消除这种不良现象,应从分析原因入手.

(一)学科建设和授课教师的原因

第一,对于上课出勤率不高、上课不认真听讲现象,大多数教师采取听之任之的策略.学生在课上随便做什么都可以,教师只要按时上课,自顾自地讲课,下课就走.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由于教师自身修养不足,讲课乏味.很明显,一些教师师德不够高尚,授课只限于完成任务.

第二,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仍然采取大课堂上课的方式,这样就导致师生互动少、收获小的不理想局面.大课堂,学生太多,再加上时间限制,即使教师有责任心,也不能保证教师能够照顾到每位学生.所以必然会出现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灌输方式.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收获甚小,无法形成互动,进而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台上是一个人讲课,台下是几百人昏昏欲睡的尴尬场面.

(二)教材太政治化且无趣味性

据调查显示,86.6%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枯燥无趣味性.其中34.5%的原因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太多重复内容,52.1%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政治味太浓,文化味太淡,毫无趣味性可言.青年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具有很强可塑性的同时也富有很大的创造性,具有求新好奇的心理.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思想品德课,在初中的时候开始学习政治课和历史课,高中的时候又学了一遍政治课和历史课,大学的时候又开设了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因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难免有重复内容,这样肯定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求新好奇心理,使得很多大学生对这些课程产生厌烦感,自然而然地,他们也就不会像学习其他新课程一样具有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

一门课程一旦戴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帽子,就有一种很强的宣传臆想.思想政治类课程并不是中国独创独有的.日本、欧美等国家都有相关的课程.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在这方面的教育比我国更深沉更强烈,它们冠之以文化课,而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欧美的教科书,均是厚厚的一大本,不管从形式上还是内容都极其丰富,所以学生们自然而然的爱看.而我国的教科书非常单薄,教材内容别压缩的不能再压缩,像宣传教条一样一条一条的列举出来.我们的历史教材像是对历史问题追忆.所以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被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文化味太淡、毫无趣味性可言也不无道理.

(三)与以往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青年对政治狂热、对社会状况的关心和敏感相比,当代大学生往往更注重自己眼前的个人利益.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国家政策调整,他们不得不面临就业困难等社会压力.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他们更侧重自己对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无暇顾及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进而表现出对政治的淡漠.

三、解决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问题的对策

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确实有很大难度.但为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能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的客观实际,以便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我们必须对自己有信心,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尽最大可能的把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由单向灌输变为师生积极互动,使得大学生主动学习该类课程,使得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为大学生的自身需求.二是以情动人.这主要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教师所言,只有灌输到教育中,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学.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在对大学生讲授人生的道理启迪他们的心灵的同时,更应该关爱和帮助大学生,以保证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因而教师不仅要有极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极高的素质和修养.三是以理服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课上教授的道理应该能为学生解决他们在现实中的问题和疑惑.因而教材内容应该更真实、生动、更能联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 “一个狂热政治的民族是可怕的,但一个冷漠政治的民族也是可怜、可悲的.”若要改变当代大学生淡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应从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施教、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和学科建设以及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三个方面着手.

(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和学科建设

1.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培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要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应该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责,规范教学行为,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学工作规范条例.另外,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从而不断充实、优化、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进而可形成师德高尚、勤奋敬业、结构合理的教育教学队伍,实现该类课程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2.不断抓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坚强后盾

有关文件规定,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级学科.这是对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关注的重大表现,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各大高校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纳入各大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重点学科加以扶持.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的改革

在教材方面,我们应充分借鉴学习日本、欧美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以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用文化育人,而不以直接的、干枯的教条的方式来“教”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确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但它首先是大学里的一门课程,因而我们首先要尊重教育本身的规律,尊重大学自身的特点.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这里是求知的地方,不是说教的地方.在大学里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迂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深沉一些、“迂回”一些,以文化育人.

另外,时事政治应该及时的穿插在授课内容之中,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理论来源于实践且高于实践,今天时事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恰到好处地利用时事政治资源,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一泓清泉一缕春风.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生们可以找到生活的原型,可以用所学到的知识对现实中的事件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血有肉灵魂.

(三)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施教

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越来越丰富,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这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新形式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多媒体的普及把我们的时代变成了“读图时代”,比起以文字进行长篇大论的课本,越来越多地青年大学生更青睐于图片和录像.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切忌以大篇幅文字形式呈现给学生.再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注重讲解大学生切实关心的问题,更应该尽量避免课程中同中学阶段重复的地方.除此之外,语言的运用也很重要,对于理论内容应该且必须注意语言的严肃性和准确性,而对于其他内容则可以用大学生中流行的语言甚至是网络用语,这样可使课堂既严肃又生动活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是大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基础的主要来源,在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改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全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