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异构”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234 浏览:132422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寻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法的新突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笔者所在学校在各教研组开展了“同题异构”课堂教学活动,以此促进教研教改活动有效开展,培养一批具有不同教学风格、富有各自特色的教师,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同题异构”就是指针对相同章节的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各自对文本的解读,设计出各具特色的教案进行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同题异构”教研活动就是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展现每一位教师各自课堂教学的优点,让大家共同分享,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们通过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更为有效.

下面,笔者就本教研组一学年来开展的“同题异构”活动进行反思,并以《政府的职能:管理和怎么写作》一课为例,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集体研讨.共同确定课题和教学目标——体现“同题”

本节课由甲、乙两位教师分别授课.课前由备课组确定施教课题,然后对本框知识进行集体讨论,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的深广度.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关系教学的成败.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以《课程标准》为中心,以学生实际为依据.对本框知识课标的要求是:理解我国政府的职能,通过剖析当地政府履行职能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评析我国政府行使的各项职能,认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作为教学目标应是上述目标的具体化,应增强可操作性.因此,备课组在认真研讨的基础上,把本节课要实现的具体目标确定为:1.能说出我国政府的性质,懂得区分政府的四大职能;2.会用政府的职能的知识分析和评价当地政府部门的作为;3.能通过身边事例体会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二、自主备课,各自完成教学过程——体现“异构”

备好课是“异构”的前提,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素养变为现实教学能力的过程,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化”.备课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换位思考等方式,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去寻找有效“结合点”,让每一堂课充满活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了确保备课质量,我们还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应该如何”、“教学目标应当如何来实现”、“教师教学特色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等三个方面去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新课标,结合各自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通过钻研教材、阅读参考书和网上查阅资料等途径各自进行备课并写出教学设计.备课组成员对甲乙两篇教学设计认真分析、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接着,甲乙两教师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了课前预期的“有效”.

首先,在导人新课中各有特色.甲教师引用2008年南方雪灾和2012年初春旱灾的视频,让学生思考我国政府在“雪灾”和“旱灾”期间是怎么做的?起到了什么作用?而乙教师却利用本县“旧城改造”等图片让学生感悟政府的作用.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有效地调动了各自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各具风格.本框知识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我国政府的职能并评析政府的作为.对此,甲教师将课本第一目“公仆”的本色中的4张图片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引导学生探究4张图片内容分别表明我国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政府职能的履行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然后分组让学生讨论,再由各组推举一名学生归纳说出政府的四种职能.这样,学生普遍能理解并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对政府的看法.而乙教师并不急于用多媒体展示素材,而是先引用身边的事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中有关“政府的职能”的知识,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讨论小组,各个小组成员分别将各自搜集的材料进行展示讨论,然后各个组派代表进行阐述,阐述后再根据材料归纳出四种职能,并根据职能的履行谈政府的作用.从学生发言和活动的情况来看,两个班的同学对本框重点得均掌握得很好.对于“评价我国政府部门履行的效果”这个难点的突破,甲教师重在用实例引导学生去感悟,让学生从实例情境中感悟政府履行职能的目的、作用,谈自己的看法.而乙教师重点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事例和家人的感受来进行评议,使这个难点得以突破.

最后,对本框知识的小结也别具一格.甲采取文字串述:了解政府的职能一理解政府一相信政府一支持政府.而乙教师让学生自由归纳,并用精简的语言表述学习内容.许多学生都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如:“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政府为我们做了很多实事,我们应该支持”、“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就应该为人民怎么写作,我们也应该理解、支持政府”等.从以上环节看本课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课后评议总结、反思、共同提高——“同题异构”的升华和归宿

课后评议活动同样是重要的环节,是对“同题异构”活动的巩固和提升.评议活动分学生评议和教师评议.课堂教学结束后,由备课组长组织部分学生以座谈和填表的形式对教师授课进行评议,主要内容有是否适应教师上课的方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对教师以后上课有什么希望、教师上课的特色是什么等.通过学生评议,可以从学生的角度看出该堂课是否有效,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然后,由备课组组织教师进行评课活动.先由甲乙两教师阐述教学设计的思路及设计出发点,自己本节授课的主要优点、缺点是什么,其他教师根据课前的研讨和课堂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评议,重在寻找本节课教学问题解决的程序及其基本规律、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其方法等,并分析两位教师各自的教学特色.

通过努力,本次“同题异构”课堂教学活动开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学有所获,教师授而有得,同行听有所悟.课堂教与学的效率自然得到了提高,也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一些需改进的方面:例如一些教学素材过于陈旧和遥远,应尽量结合身边的、学生熟悉的事例作为素材;甲教师应留更多的时间供学生思考问题,并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乙教师年轻富有朝气,授课富有,但在讲解知识点时未能很好地把各模块知识结合起来,学生原有的知识没有得到综合运用.

“同题异构”教学活动让教学不再“唯教材、唯教参”,激发了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生活的热情,加强了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创新能力,促进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理性的分析反思和总结,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真正更加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应当把“同题异构”活动课当作“常态课”,而不能当作应对教学部门检查的任务来完成.

“同题异构”作为探索有效课堂的一种教研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点燃了我们教师探讨问题的火花.通过“同题异构”这个有效平台,教师们进行多层面的交流、全方位的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只要我们坚持课程改革,不断地进行合作与交流,我们的教学一定能真正走出“少、慢、差、费”的沼泽,进入“多、快、好、省”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