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两岸和平坛:开启民间政治对话大幕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682 浏览:71701

2013年10月11日,上海浦东新区东郊宾馆,首届两岸和平论坛举办地.


这处由著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操刀的幽静建筑群,由于这场备受瞩目的两岸民间政治“碰撞”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这场以“两岸和平、共同发展”为主题的论坛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二十一世纪基金会等14家两岸民间团体和学术机构共同发起举办,汇集了双方1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两岸政治关系”、“两岸涉外事务”、“两岸安全互信”、“两岸和平架构”四项议题展开辩论与对话.

作为两岸民间针对两岸关系中的重大政治议题的“对话”,和平论坛由于汇聚了“红”、“蓝”、“绿”各方重要学者,而被舆论普遍认为具有前所未有的重量级与代表性.

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不得不“啃”的“硬骨头”

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政治议题长期以来如同一处贴满封条的禁地,叫人不敢靠近和触碰.但随着两岸关系在“求同”中不断发展,逐步迈入“由经转政”的“深水区”,那些曾经被“搁置的争议”越发束缚着两岸关系的发展,成为了一块不得不“啃掉”的“硬骨头”.

就在论坛开幕的5天前,总书记在印尼巴厘岛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时即指出:“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已经多次表示,愿意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就两岸政治问题与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留心观察不难发现,镁光灯下,两岸民间政治对话就像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新生儿,经历了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对话参与者,也从“红、蓝”与“红、绿”两方对话最终实现“红”、“蓝”、“绿”多方共同参与.

“红”通常被用来形容或大陆.“蓝”、“绿”则是指以国民党为主的“泛蓝阵营”和与民进党为主的“泛绿阵营”.在经历了2000年和2008年的两次政党轮替,以及2012年“大选”后,台湾各派政治力量不断整合,重新洗牌,形成了目前以国民党和民进党各为朝野的政治格局.“蓝”、“绿”占据了台湾政治光谱中的主要地位,统“独”之争成为台湾政治较量场上的最主要矛盾.

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两岸不断巩固反对“”、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和平发展”逐渐为两岸主流民意.民进党在2012年败选后,内部出现了检讨僵化的两岸政策甚至修改“”党纲的呼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进党慢慢改变徘徊不前的态度,通过参与学术研讨会的机会,与“红”、“蓝”进行接触.

2012年12月,由台湾学界主办的“台北会谈”,即被视作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首次尝试.研讨会以“强化认同互信、深化和平发展”为主题,也因吸引了多位“绿营”学者,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继“台北会谈”之后,由两岸学界共同主办的首次民间政治对话――“北京会谈”两岸关系研讨会,2013年6月在北京举行.与会的两岸专家学者围绕强化两岸认同与互信、探索政治关系安排的主题进行了研讨.此次研讨会也被外界看做是“绿营”学者首次登陆参与的两岸民间政治对话.

同样是在2013年6月,由前民进党主席谢长廷创办的台湾维新基金会所主办、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协办的“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香港举行.被外界视为政治议题上的首次“红”、“绿”学界对话.

从2012年年底的“台北会谈”开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岸学界通过在两岸、香港组织研讨活动,不断为两岸民间政治对话酝酿氛围和创造条件.在2013年3月,首次公开亮相的中台办、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福建平潭举行的第十一届两岸关系研讨会上提出了两岸民间“适时举办两岸和平论坛”的倡议.通过7个多月的筹备,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终于在上海开幕,成为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上的新起点.

两岸和平论坛― 一次攻坚克难的尝试

虽然两岸关系在最近5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反对“”、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得到不断巩固.但两岸从1949年开始长达60多年的政治对立,使双方产生了很多根深蒂固的矛盾和分歧.正是这样的历史和现实因素,让两岸关系前进的道路上存在着种种干扰和阻碍需要排除、许多瓶颈难题需要.

作为论坛的特邀嘉宾,中台办、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出席了本次论坛的开幕式,从大陆层面为两岸民间的“政治对话”给予了方向上的指示.他认为,一方面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务实思路,稳步推动两岸关系向前迈进;另一方面更需要本着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努力在解决妨碍和制约两岸关系取得更大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突破.而本届论坛,正是这样一次攻坚克难的尝试.

对于将要遇到的困难,张志军也有着充分的体认,在他看来,就两岸政治对话协商而言,指望一谈即成,一举解决长期积累的全部难题,那是不切实际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冰总要有个过程.但双方不沟通对话协商、不谈起来,问题不但无法解决,而且三尺之冰有可能会结得更厚,冻得更硬.

本届论坛所研讨的四项议题,被大陆主办方代表,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成思危形容是“沉甸甸的敏感问题,在过去是不可能也不敢被触及”: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两岸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关系?对两岸政治关系合情合理的安排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可以说,两岸政治关系这一政治定位问题是所有两岸政治议题的关键和首要.

此外,“两岸涉外事务”议题是所有两岸政治议题中台湾民众最关心、也是社会敏感度最高的问题.在成思危看来,“两岸安全互信”议题不仅事关两岸安全,也与亚太安全格局息息相关.“和平是两岸最大的公约数,和平制度化是两岸人民的共同企盼,‘两岸和平架构’议题的重要性也是我们将论坛命名为和平论坛的最主要原因.” 台湾主办方代表,二十一世纪基金会董事长高育仁对两岸政治议题有着同样的理解,他说,就当前两岸关系而言,什么是“合情合理的政治安排”?其内涵是什么?实践的策略、步骤和途径为何?这是两岸目前及未来面临的大课题,我们必须以诚心、耐心勇敢地面对、探索、研究解决.

在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教授朱新民看来,过去5年来两岸共创最珍贵难得的成果就是替两岸人民赢得“稳定的和平”,这个成果的维护与巩固需不断地呵护与灌溉.

记者注意到,在这场对话中,与会者在坦诚表达各自立场,互相倾听对方心声的同时,也进行了观点的碰撞和智慧的激荡.俗话说“理不辩不明,木不钻不透”,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乃至两岸的政治商谈正如钻木取火.钻木取火过程中的“摩擦”与“碰撞”也正是互相磨合与激发的过程.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是,在台湾一向扮演“深绿智库”的新台湾国策智库,是本届论坛台湾协办单位之一.而出于重视和尊重,在论坛主会场的背景板上,该机构在台湾协办单位中被排在首位.

对此,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周志怀表示,在以往大陆举办两岸关系研讨会时,虽然也邀请绿营的学者和专家参与,但是从未有过绿营智库协办的先例.这次绿营智库协办两岸政治议题研讨会,对于两岸来说都是一个突破.

新台湾国策智库董事长吴荣义一直被看做是“深绿”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持了论坛首场“两岸政治关系”专题研讨.他说,讨论将结束时,社科院台研所余克礼所长非常客气,留出几分钟请他发表个人见解.吴荣义先后两次发表有关两岸政治定位的主张,并认为论坛非常坦诚,今后类似的讨论他愿继续参与.

民间共识―或可影响两岸决策的“蝴蝶效应”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与会者共进行了4场主题演讲,发表16篇鸿文,邀请16位评论人对四大议题进行评论.虽然针对四项议题的专题讨论没有对外开放,但在10月12日的闭幕式上,两岸14家主、协办单位共同签署发表了《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纪要》中陈列了10点与会各方的“共同认知”,同时还指出了7点尚待解决的分歧.论坛成果并没有以“共识”的形式出现,但显见与会者的共识大于分歧.

针对待解的难题,两岸与会者通过《纪要》指出,两岸关系历史和现实因素导致各方存在立场差异和意见分歧,对此唯有竭尽善意和诚意,经过不断深入的反复研讨,方能求得看法趋同或一致.

通读2600余字的《纪要》不难发现,行文习惯不乏“台湾手法”,名词和提法多有“大陆风格”,可见《纪要》是两岸民间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相互的尊重与包容.闭幕式上,代表台湾主办方发言的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执行董事高思博指出:“这是14个主、协办单位的才智之士经过无数回合的论辩和沟通所产生的、字字推敲的作品”.他同时认为,《纪要》文字精要、言简意深,足以为本次论坛画上完美句点.

周志怀在代表大陆主办方发言时同样给与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本届论坛是两岸众多民间智库第一次集中讨论两岸重大政治议题,论坛的举办标志着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开启.第一次由“红”、“蓝”、“绿”签署的《纪要》,充分体现论坛参与各方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历史会证明,只要政治议题协商开始,并能获得具体成果,那双赢一定会如影随行.”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表示,“红”、“蓝”、“绿”立场的两岸人士很少有这种机会可以放开心胸,打破禁忌,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纪要》适度区隔了一致性的意见和尚待解决的分歧,在正视分歧的基础上寻求共识,是和平发展这一漫长过程中一个好的开始.

好的开始即是成功的一半.各方与会者“百家争鸣”而能“求同”,开诚布公坦承“存异”,在不断努力巩固成果的同时,进而务实探讨解决难题之道.相信检测以时日,这些问题也都能够在两岸民间智慧的碰撞下破题,向实现共同的目标迈进.

对此台湾媒体也做出了积极的评价.台湾《联合报》文章称,“尽管观点交锋中擦出火花,弥漫一丝硝烟味,但双方最后仍寻找到共同的认知,也找出待解决的歧义点,已是值得肯定的一次试验.”

对于这些两岸民间层面的碰撞与共识,周志怀认为,论坛的各种观点或许会发生蝴蝶效应,可为两岸决策者提供可资参考、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同时,作为知识精英的声音,必然会影响一般社会大众,引导社会民意走向,从而营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开展两岸政治对话的社会氛围.

“和平论坛的真正关键在于这样的一个机制持续运作下去”,在张五岳看来,让大家越来越有共识,让分歧能够逐步消除和化解.和平发展的问题从来不靠言语上的宣示,还是要看实际的作为.

知易行难.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不仅需要坐而论道,更亟需起而践行.而面对得来不易的两岸和平发展格局,积极携手共建两岸和平稳定架构与有效机制,确保台海和平并共创两岸人民福祉,是需要两岸有志之士持续探索的课题.无论是《纪要》中提出的论坛主、协办单位将研商组建两岸和平论坛常设机构,亦或邀请两岸学者组成若干课题小组,开展共同研究,都是在努力壮大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最终为两岸关系走向海阔天空寻得康庄大道.

在《纪要》的最后,人们看到第二届两岸和平论坛预定于2014年在台湾举行,这一表述透露的积极信号,也令两岸充满期待.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