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

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817 浏览:80714

【摘 要】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不断回归生活.强调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寓学习于生活,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实施教学生活化,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既拓展了学习的空间,也有利于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 键 词 】高中政治 生活化教学 教学尝试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作为政治教师不仅需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在实践中提高技能、培养情操.


一、导入生活,激发兴趣

《经济生活》教材第十一课在导入第一框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中设计了一个“通过中山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取得了伟大胜利,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的探究活动.作为中山本地的学生,在感到骄傲的同时,更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这一内容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什么样的事例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学生日常生活事例.因为这些事例跟学生密切相关,因此,以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事例导课,引出政治课的主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在学中受益.例如.在学习《企业的兼并和破产》这一内容时,笔者先以昔日中山人的骄傲——“威力洗衣机”更名为“东菱威力”设疑,导出曾经连续六年国内产销量第一的中国洗衣机大王——“威力洗衣机”被民营企业“东菱凯琴”收购的事实,引起学生对企业兼并和破产的重视,激发他们积极探索“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能力实际和社会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走出课堂后自觉运用理论知识去关注周围的人与社会.

二、筛选生活素材,使学生体验感悟

课程知识是前人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太远,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使课程内容体现出生活时代信息,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去寻找知识原形,使生活情境成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促使其知识的内化和建构,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价值决定》一课时中,我受到《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写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在生活中感悟到抽象的道理.

三、让教学回归生活,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正因为这些都是源于生活,那么,课堂教学就应回归生活.这样,强化教学和生活的融合,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去做,在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素材,然后把它们带到课堂上.这样,不但能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更能让课堂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也可从中感知到生活的生动.回归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理解、接受相关的知识要点,能把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具体、形象的事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知识.让教学回归生活,不但能促进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现实中的问题,还能帮助他们利用所学的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样做,才能真正体现出高中政治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与魅力.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它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内容或相近领域选择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在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作调查、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互动,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

如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就当前的新闻热点“农民工权益保护”、“都市繁华街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教育均衡化”等来讨论追求“社会公平”下的效率.

如适度合理消费一节中,我们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子课题如:“绿色消费之我见”、“三代人的消费结构变化“、“中学生的高消费面面观”、“中学生名牌消费分析”、“寄宿制学生消费结构分析”、“中学生高消费剖析”、“现代消费方式与勤俭节约的辨证统一”等等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基础上懂得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中学生消费之我见”、“农民工与城市发展”、“贵族学校与教育均衡”三个专题,通过6课时的多种形式的研究,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