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涯规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499 浏览:133040

摘 要:大学生考入大学以后目标缺失,道德准则偏失,学习没有动力等现象普遍存在与当代高校,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论证了大学生生涯规划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步提出了将心理学意义的大学生生涯规划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 键 词 :大学生;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

很多大学生考入大学以后高考的紧张压力骤然消失,以前为了考上大学而读书的目标已经实现,多数学生进入了一个目标缺失的状态;大学阶段自主、灵活的学习方式以及时间管理,会令学生产生很多的不适;再加之现在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从一入校开始就感受着毕业时的择业就业压力;学生对于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完全没有概念.所有这些都造成学生的思想困惑,道德准则偏失,产生心理上的失衡,造成学生学习没有动力,迷恋网络等现象十分严重.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一、 大学生生涯规划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04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以人为本是对人主体地位的一种尊重和肯定.人是最大资源,最大财富,最高价值;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尊重人,理解人,为了人,解放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最广泛的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的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潜能.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和基础,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一切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思想教育更要以学生为根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心理学从内在的心理机能和规律入手,探索外在行为现象产生的的根源,这对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其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需要的层次越低、越基础,对人的影响也就越大.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得以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出现.而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动机,认知论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类的动机行为是以一系列的预期、判断、选择,并朝向目标的认知为基础的,即行为的动机是期望得到某些东西,或企图避开某些讨厌的东西.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不难找出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落脚点:其一,加强要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探索,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其二,引导他们确定可行的目标,寻找行为动机,激发其学习动力.这恰恰是大学生生涯规划所致力研究的问题.

基于心理学的生涯规划是以个体发展目标的确定为导向,进行自我定位、明确未来目标,提升个体应对竞争的能力,完善人格,达到价值最大化.可以激发学生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及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我为什么而学”,“我希望以后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我应该 怎样做”,在进行自我思考的同时,又会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索自己所处环境、所学专业以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从而解决思想的迷茫,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职业升级的关键一环.

二、大学生生涯规划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新生入学为生涯规划的逻辑起点,把生涯指导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力求使大学生在走向职业生活之前,从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我们要从学生出发,认识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真正关心的问题 ,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切入点 ,如此 ,既能把高校思想教育的最高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又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找到全新的视角,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

(一)加大宣传和理论研究的深度, 提高认识.一 方面要加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的深度以及提高大学生对生涯规划重大意义的认识,特别是从心理学角度的分析和探索.当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时髦的话题,许多大学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是专题报告与讲座, 一时间职业生涯规划成了大学校园里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我国学术界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不少大学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较为肤浅而且宣传力度也不够,导致教育者和大学生缺乏对生涯规划含义的准确理解,对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转变观念,调整教育理念,重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了解和倾听大学生的思想需求, 加大和学生交流和沟通的力度,以人为本,改变过去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积极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变.

(二)建立有效的生涯规划机制.目前,很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仅仅是组织几次活动, 或片面地视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工作没有形成系统性、持续性和制度化, 随意性较大.因此,要想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载体的作用, 高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制定相应的制度, 如资金投入、咨询机构设置、内容及课程安排等方面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来保障,否则, 其难以正常进行.

(三)加大心理咨询怎么写作力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进行自我评估,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结合专业性的职业规划体系,借助于职业兴趣与性格测验,判断自己的职业发展取向,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的发展目标,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设计,然后制定出恰当的行动计划,认真执行,并且不断作出评估与反馈.通过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心理量表的测试 ,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个性培养方案.

(四)激发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在动力.心理学认为,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往往容易被看作仅属于认知的范畴,其实它通常是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价值观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传统的思想教育是以教育者为主导,以灌输教育为主要方法 ,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必须凸现学生的主体性的地位,通过各种心理量表的测试、相关人员的评价、自己的剖析等 方式来了解自己,同时还通过各种媒体、实地考察、专家讲座、毕业生经验交流等形式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经过比较分析 ,让学生看清自己与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差距 ,明白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顺利就业 、影响到今后事业的成功.大学生一旦充分认识到道德失范的严重后果,就会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自觉主动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五)以生涯规划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在活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的根本需求,以挖掘学生的根本需求即“渴望成才、谋求发展“为着眼点,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项目的参与过程中,尝探索之快乐、思成长之道路、树理想之信念.把“学校要采取一定手段教育学生 ”自然而然转化为“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过程 中主动思考 、自觉内化 ”的过程.在规划每个主体探究型项目前 ,都要精心研究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一个合适的载体.目标的确立既要结合社会现实 ,又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 ,载体的规划 则考虑以小见大,简便易行 ,让大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或者本身对这个载体有着内在需求 .一是以主题教育构建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平台.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 ,充分利用大学这个准社会的有利条件 ,开展不同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主题教育内容演化为职业生涯的规划理念,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折射主 题教育内容 ,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高校的思想 政治教育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需求 , 把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 ,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 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拓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如何利用生涯规划载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课题, 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以上主要是从如何运用职业生涯规划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角度所作的初步探讨,但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者及大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认识的深入和对心理学知识的逐步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在心理学理论的平台上一定会更好地结合起来, 生涯规划一定会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田建国:《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1期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黄炳辉,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J].教育评论,2005,( 2)

[4]余春玲,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3月第1期第 10卷

[5]康胜,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结合,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的有机结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0,总206期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