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课现实化人文化生活化教学探析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52 浏览:10648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学实践,一要在所有在校大学生中开设,是通识课,是施行政治教育和良好品德教育的基础性主干课程;二是这种教育,要在不同专业和知识准备的学生中实践教育理念,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要遵循科学性、灵活性、系统性、开放性原则,并从教学管理机制、投入机制、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四方面进行路径探析.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现实化 ,人文化, 生活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突破口,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目标、对象的变化,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需要建立完善的育人长效机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是长效机制不可缺失部分.

1.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的作用

1.1 保障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之作用[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的培养目标是相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即培养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和观点内化成自己的意识,并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强调通过亲身参与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怎么写作社会,加深对理论理解,因此,实践教学育人目的实现必然受到社会现实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如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育作用,必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

1.2 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瓶颈的重要方向. 2004年,党、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体现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许多高校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例如对含义、功能、方式、模式等方面研究.目前,实践教学取得一定程度的成效,但是教学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实践教学仍存在多方面的不足.首先,教学管理不够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弹性大,教学课时数不稳定,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规范,教学安排随意,教学规章不完善,教学管理组织不明确.其次,投入不足.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到位,缺乏稳定教师队伍及实践带队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缺少实践基地支持性投入,安全事故等问题都严重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再次,评价体系不科学.传统的实践教学评价方式死板,评价体系不完善,考核的指标单一,难以对实践教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反馈制度缺失.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全程往往不重视教学反馈,教师难以了解到全面的教学信息,不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2.钻研教材,多种渠道,整合鲜活的教学资源

现行的“两课”教材,是全国通编的,结合党的文件和国家的政策,编写专家组又在一年一度地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和修订.这样,教材就要求我们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和消化专家修订了的部分内容,并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配套的相关教辅资料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以及网络上的相关研究、探讨信息,加深对教材内容和精神的把握,对当前时政形势和政策层面的再认识,结合省情和县域社会经济形势,在原有讲义和教案的基础上,对重难点阐释和案例分析,适时做出调整和规范.

在去年我们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时候,学习出版社就出了一套《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结合主流门户网站对这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的讨论,我们相应地把这些探讨的理论成果和思想带进了课堂,写入了《绪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教义中,并相应地制作了音视频的教案,通过学习,这在学生中反映比较好,讨论也相当热烈.

基本原理概论课,学科的优势,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学习和对重大历史政治以及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注,不单单要对教材和经典原著讲解,又要对现实问题有理论上的热情思考和厘清,还要在以教材为基础的内容上,触类旁通地,通过其他学科和学生比较熟悉的现实材料,有针对性地增强思政课的教学特色和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同经典的传统人文教育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育理念的实施,应当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经典的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孔孟和其后的韩愈、程朱,对社会秩序、担当责任和人性及人伦的张扬,老庄对自然心性、涵养和幸福的探索,希腊文明及哲学、文艺复兴和思想文化启蒙运动,这都可以与思政课的部分内容结合起来.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部分,讲授什么是哲学及其粗线条地介绍哲学问题发展史的特点,可以对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及其主要贡献者和思想通过典型的案例给予比较大的关注,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大致发展脉络和问题的时代特征,这既可以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问题时,学生不会感觉到突然和生硬,也可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和学科兴趣的培养.在“人及存在方式”部分,可以向学生讲柏拉图的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仁义礼智信”的人及男人(“修齐治平”)、女人(“四德”)和读书人(“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的不同责任担当和品质塑造.


在对“对立统一规律”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根本目标一致.充分发挥各种矛盾冲突的优势”的引导;在“量变质变规律”部分,可以对“度”的外延进行扩展,引向处理社会道德关系的维度,可以把儒家的“义、亲、别、序和信”以及处理最模糊关系的“忠恕”和“中庸”思想给学生讲授,并在课堂以表扬的方式奖励学生展开讨论.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