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知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课的吸引力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044 浏览:159894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修课程,如何“上得更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从心理学角度和方法上进行研究,这方面的成果还不多见,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做一简要探讨.

关 键 词心理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必修课

作者简介:张风华,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0-223-02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是具有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性的具体而复杂的活生生的人,人的行为不单纯受思想观点的支配,还要受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很多心理学方法我们都可以借鉴和运用,本文探讨把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一、运用需要理论,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创造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

需要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它是个体对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稳定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这里的稳定要求,既包括反映人体内在的要求,也包括反映对外部的、社会性的要求.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原因,需要的水平不同,动机的水平也不同.而人的动机往往以愿望、信念等形式出现,人越是具有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其行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需要是人们活动的基本动力,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由五个层次构成,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看来,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具有递进式发展的性质,只有低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后,高一级的需要才能发生发展,高一级需要的发展有赖于低一级需要的实现,同时他认为,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个体,才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遵循需要理论,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的需要有着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特点,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主要和最迫切的是学习需要,除此以外还有成才与就业的需要.大学生是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对高层次精神生活有着强烈的追求愿望,他们追求知识,渴望成才成功,思想活跃,勤于思考,有理想有抱负,希望加强修养、磨练意志、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学生的需要看似琐碎零乱,甚至是五花八门,实际上在这些需求表面的背后,是相对集中的对于知识、信息、理解、激励、成才、成功等大的需求.这些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并最终导致动机和行为的产生.培养和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动机和良好的行为.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从学生比较关注的方面作为切入点,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上阐释原理,讲实大道理,讲透深道理,在课堂上尽量贯穿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来满足并引导、扩充学生的需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课程.

二、注意情感体验的作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

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映.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说明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对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乃至实现人生奋斗目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情感丰富,但情绪不稳,容易激动和闭锁,甚至逆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有些大学生厌烦政治理论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冷漠、抵触的态度和对立的情绪,如果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将可想而知.在思想教育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着丰富情感的个体,双方之间不仅要进行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更有着情感方面的交流.在一个正常、健康、良好的心境和情绪下,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和感知教育内容,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从而使被教育者迸发出更多更大的认识和行为的能量.因此,教师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要注意培养和沉淀于学生的友谊、情感,树立平等、亲切的行形象,增强自身的亲和力,改善教育沟通环境,逐步扭转学生的闭锁和逆反心理.同时心理实验证明人的大脑长期接受某一相同频率的刺激,容易引起困倦,而改变频率或交换方式刺激,则又是大脑处于激活兴奋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变换角度施加刺激,可以不拘泥于教材,也不一定把学生禁锢于课堂中,具体授课形式如专题讲座、课堂讨论、演讲比赛、参观调研以及观看影视资料等方法交替进行.这些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不仅符合青年学生的认识特点,同时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时效性.


三、利用个体差异理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

运用心理学中的个体差异理论,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教学针对性不强的有效办法.在教学中,被教育者都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人,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个体心理差异.所谓个体心理差异,是指人在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遗传素质不同,外界环境及教育影响不同,个人实践范围和主观努力的不同,决定了人的个性差异的存在.只有了解和掌握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预期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采取大课堂、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工作,这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主渠道.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实现,仅靠有限时数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一是80后、90后大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方式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样性需要以更加丰富的方式和渠道加以引导;二是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大学生个人发展与前途命运思考的很多个案问题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种人生困惑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后以各种方式(包括面谈、交流、短信交流、电子邮件和聊天等方式)找自己的思政课老师谈心、寻求帮助.老师们认为,完全有必要在课后设立“一间特别的教室”,来满足和适应大学生不断变化的实际需要,帮助他们解疑释惑,缓解情绪,疏导困扰.鉴于此,笔者所在的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胆探索,以高校德育实验室的形式,成立“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作为思政课教师在课后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进行跟踪关怀的专门场所,此项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体现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特点、新趋势的敏锐捕捉,体现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探索教书育人新途径的良好师德风尚.工作室从事值班工作的思政课教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科研时间坚持为学生怎么写作,他们以平等交流的心态走进学生的心灵,为数千学生答疑解惑,帮助众多远离父母、远离亲人的大学生解开思想疙瘩,找回人生航向.

工作室运行以来,解决的主要问题涵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教学的内容.包括:大学阶段的人生发展规划、理想信念与价值选择、人生顺境与逆境应对、人际困难疏导、情感冲突调适、独立生活能力辅导,以及贫困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指导、女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商谈等等问题.“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成为一个连接教师与学生、课堂与课后的教学通道,不仅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实现了“三贴近”,更好地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还以其独特的方式实现了“教学反哺”——思政课教师通过在工作室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大量鲜活的一手资料,进行梳理和总结后,直接反哺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了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魅力,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提高.

四、应用人格理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人格,一般是指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素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除了“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依靠自身人格力量感染被教育者,使其心服口服.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对学生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教师要想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真正做到讲的理论让学生信服,就必须提高自己人格的影响力.具体地讲,首先要注意克服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足,包括性格、情绪、智商等方面的缺陷.其次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激发和维持自己良好的情绪状态,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境;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胸襟坦荡、诚实正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既要做真理的传播者,又要当真理的践行者,通过自身的良好形象去感化和激励被教育者.

总之,将心理学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效地预防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心灵.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