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万达哲学》之二:胜在执行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314 浏览:145135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曾说过: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2014年,万达的年销售额达到二千多亿,此前更已连续9年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速,这对于一家资产5000亿元的庞大企业帝国来说,堪称行业神话.除了惊人的增长速度,万达更不断展开战略转型,每一次转型都驱动业务及经营模式的升级.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MBA项目中心主任,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周禹认为,很多人可以看到战略和未来,但关键是执行,这是非常关键的.任何战略决策如果不执行下去或执行不到位,可能都会带来整体的偏差,造成企业无法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万达的超强执行力是在各行业的标杆企业中是十分突出的,而且这种执行力是一种从内到外、从组织到个人的泛在的行动能量,可以说在万达的大情小事、每时每刻、每个角落都充溢着高效执行的状态.这既来自于企业家自身高度自律、务实担当的军人品格,也沉淀于万达文化中的执行力精神.

2015年4月15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商学院》杂志、中信出版社、万达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中心和MBA校友会之明德阅读会承办的走进商学院系列读书会在人民大学明德楼举办.周禹教授带领在座的EMBA、MBA学员深入解析《万达哲学》,破译万达缔造商业神话的管理“秘笈”.《商学院》杂志主编汪静主持了整场读书会活动,来自万达集团的相关人士也莅临读书会,为在座学员简单介绍了他们亲身感受到的万达式管理.

从地方性企业变成全国性公司,从住宅地产转向商业地产,从单一房地产企业变成综合性企业,再到去地产化的同时布局全局化,万达每隔6~7年都会有一次主动性的战略转型.

周禹教授认为,万达的连续转型充分体现了万达企业家、管理团队的三种变革气质,可以分别用三个字来表述:第一个字是“敏”,即敏感的环境认知能力、敏锐的机会识别和把握能力、敏捷的探索行动能力.第二个字是“勇”,这个和前面讲的创新精神一脉相承,“敏”解决的是“识”的问题,“勇”支撑的是“胆”的问题,两个合起来就是“胆识”,敢于明智地去做首善之举、做突破性变革.第三个字就是“承”,这个“承”字内涵也很丰富,既有在持续变革中有所不变地对企业精神和文化的传承,还有对变革风险通过制度安排进行系统控制的承载力.

2015年,万达在第四次转型中已经开始布局O2O电商.与零售类的电商可以在网上购写不同,类似餐饮和电影等体验式消费必须得到线下消费,而万达向O2O电商的转型正是基于自身可以接触到海量客户的巨大优势.万达现在有109个万达广场,2014年的客流量是16亿人次,可估算的接触单个体有1.5亿人左右.未来,在万达轻资产转型模式的带动下,2020年万达广场预计可以建成超过400个,基本覆盖全国有经济实力的所有城市,每年可以接触到60亿人次的客流量,接触5亿~6亿的实体人群.

每年新开50个万达广场的增速是业界独一无二的孤例,周禹教授将万达惊人的增长归功于万达科学严谨的执行力.万达在自身的管理实践中将统筹性集权、垂直化管理、制度性监督、流程化保障、模块化工作以及智能化支撑等六大要素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与整合,共同构成了驱动超强执行力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流程管控系统.

《军谶》有云:“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行伍出身的企业家王健林用以身作则使万达内部形成一种没有不可能的精神.万达在广州的第一个项目――白云万达广场,正赶上广州要举办亚运会的特殊情况.广场地下两层,地上有十几层,一共40万平方米,用了11个月开业,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最快速度.


正如王建林曾说过:“万达的执行力是靠制度、文化,严格的奖惩以及科技手段才锻炼出来的,不敢说在世界,至少在中国是第一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