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523 浏览:49138

摘 要 :在我国思想史上关于“和谐”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许多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过论述,和谐社会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进行解读.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和谐社会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坚持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矛盾的观点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它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矛盾体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两个方面,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所谓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收、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它反映矛盾双方互相依赖性、相互贯通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的,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一定条件下是会发生变化的.而现阶段,和谐居于矛盾的主导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和谐(同一性)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动力,因为,和谐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合力;和谐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谐可以使人们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一致,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的同时,运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当代的进一步运用与发展

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全部历史本来有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在解释这些活动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上经典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几乎将他们的所有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确定为谋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的力量.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导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当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原则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贯穿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突出了社会发展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好体现就是,用联系的观点来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诚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联系客观又普遍的存在我们世界当中,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是人们分析问题、考察事物的基本原则.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提出建设一个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和谐社会,并指出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这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体发展问题.另外,和谐社会还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性,做到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因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是与其它方面的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用联系的观点来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观最好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而提出的,它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的同时,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