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弗雷格划分句子涵义和指的根源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97 浏览:9570

摘 要意义理论是现代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的核心问题,划分表达式的涵义和指称是弗雷格意义理论最基本的内容,而探求真理则是弗雷格划分涵义和指称的根本出发点.

关 键 词 :弗雷格 涵义 指称 句子 真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对于涵义和指称的划分,有学者认为这是意义理论的核心问题,因为指称是语言与客观实在产生联系的主要方式,划分涵义和指称是关乎名词的意义和它指称对象关系的问题.研究涵义和指称的划分,人们往往会从弗雷格的思想出发.弗雷格是德国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现代逻辑即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同时被认为是语言哲学的奠基者,分析哲学之父.关于弗雷格有两点特别重要且公认的事实:首先,弗雷格的思想对分析哲学运动先驱罗素、维特根斯坦和卡尔纳普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其次,语言哲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和重要理论源自于弗雷格的理论.


语言哲学家普遍认为,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思想即他的意义理论,而意义理论被认为是语言哲学的核心,该理论集中体现在他于1892年发表的论文《论涵义和指称》(《Uber Sinn und Bedeutung》)中,该论文被公认为意义理论发展的里程碑、语言哲学的经典文献之一.塞尔甚至认为,对涵义和指称做出划分是弗雷格对语言哲学所做的唯一重要贡献(陈嘉映,2003:91).文中,弗雷格区分了涵义(Sinn)和指称(Bedeutung)两个重要概念,核心概念是真.该划分使逻辑走上了形式化的道路,形成了以意义理论为基础的外延逻辑,并影响了人们的现代逻辑观.

二 涵义和指称的界定和划分

涵义和指称是基于词项或命题与其对象之间关系的一种区分,在阐述涵义和指称的区别时,弗雷格运用了一个经典命题:“The morning star is the evening star.”他是这样论证的:启明星(morning star)和长庚星(evening star)指涉同一个对象――金星(Venus),但它们却以不同的方式指涉,因此它们的涵义便不同,不能在具体使用中随意替换.例如,在命题“每天夜晚伴他回家的是长庚星”中,不能将长庚星换作启明星.一个专名的Bedeutung(指称)是被指涉的对象,而Sinn(涵义)则表明该对象被指涉的方式.启明星和长庚星拥有相同的指称、不同的涵义.

在弗雷格看来,涵义和指称的区分既适用于专名,也适用于概念词和句子.概念词和句子的涵义是什么,弗雷格的界说不尽统一,但关于它们的指称,他的说法相当一致:概念词的指称是概念,而句子的指称是真值.概念、真值显然不同于金星这类实存事物,而且有些专名如数字,其指称也不是实存事物.因此,围绕弗雷格的Bedeutung是否具有统一明确的定义以及这个统一的定义是什么,发生了经久不息的争论.在语言哲学著作的汉译中,“涵义”多半对应sense、meaning、significance,“指称”多半对应referent、reference、nominatum,后一族词比前一族更近于实存事物,但并不一定就是指实存事物.国内弗雷格著作的主要中文译者王路主张译作“意谓”,理由是Sinn与Bedeutung的区别主要在于句子内容而不是句子内容和实存事物的区别.弗雷格的主要研究专家之一斯鲁加认为:把Bedeutung固定地译作reference,虽然会导致弗雷格一些重要思想被误解,但他同时指出:“坚持这个词已经确定的译法似乎比接受新的译法更为明智,因为术语上的变化可能只会产生新的混乱.”(斯鲁加,1989:340-341)由此可见,国内以陈嘉映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倾向于将Bedeutung译作指称是不无道理的.

基于对涵义与指称的界说,弗雷格提出以下论断:1、一个语法上正确的表达式总有一个涵义;2、涵义提供了某种关于识别指称的标准;3、理解就是理解涵义,使我们能够根据涵义所提供的识别标志去寻找指称,从涵义推进到指称;4、对于涵义的把握并不能保证相应指称的存在,如“最慢收敛级数”,该表达式有涵义却没有指称.

为什么我们希望每个表达式都既有涵义又有指称?弗雷格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关心的是真值,是对真理的探求要求我们超出涵义而深入探讨指称.(弗雷格,1994:97).由此可见,探求真理是弗雷格划分涵义和指称的根本出发点.

三 划分句子涵义和指称的意义

陈嘉映指出:传统逻辑受限于表层语法,弗雷格开创的现代逻辑要求表达式不受表层语法上的相似或相异所影响,从深层逻辑上确定表达式的分类.而要揭示表达式的逻辑身份,就不能孤立地考察表达式,必须从句子开始入手(弗雷格所讨论的句子仅指陈述句),不仅分析单个句子的构成成分,同时也要分析组成一个论证的一系列句子的相互关系.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由专名和概念词构成的整体.

涵义和指称的区分是针对表达式而言,句子和专名都是表达式.实际上,弗雷格经常把句子视作一个词、一个专名,不过他有时称之为“复合专名”:“若从一个陈述句的语词的指称着眼,命题陈述句都应被视作一个专名”(弗雷格,1994:97).在弗雷格看来,专名和描述语常被视作一回事,描述语和子句似乎没有实质区别,子句和句子也没有实质差别,可见,把句子视作专名也不无道理,既然专名有涵义和指称,句子也具有涵义和指称.(陈嘉映,2003:105)

划分句子的涵义和指称时,弗雷格所做的著名论断是:句子的涵义是它的思想,句子的指称是它的真值.他关于句子涵义和指称的全部思想都是围绕这一论题所展开的.弗雷格是这样论述的:句子是有内容的,句子的内容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句子的涵义,第二个层次是句子的指称.我们可以认识句子的涵义而不知道句子的指称.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的涵义进到句子的指称.句子的涵义是它的思想,句子指称是它的真值.所谓思想,就是我们借以把握句子的真的东西.所谓真值,就是指句子的真和检测,只有这两个真值.思想不可能是语句的指称,相反,它不能不被看作是语句的涵义.

弗雷格曾指出,句子由句子的部分构成.构成句子的部分有专名、概念词、谓词和从句.他认为,句子有涵义和指称,句子的部分也有涵义和指称;从句也是句子,他对从句的涵义和指称也做了明确的说明,但是他虽对专名和概念词的涵义有明确的说明,对它们的指称却没有明确的说明,而这却表明,弗雷格把专名和概念词都看作句子的组成部分,从而可以推断他对于涵义和指称的划分是在句子层面进行的.一个句子有思想,也有真检测.句子的真是由句子的思想决定.一个句子的思想是由部分构成的,因此句子的思想是由表达这个思想的句子部分的思想决定的,所以句子的真是由句子部分的思想决定的.卢燕指出:我们把握句子涵义,首先是通过涵义识别指称对象,这种通过涵义的识别,不需要任何相似度检测,只能是直接理解,只有思想能够被直接理解.然后,思想会自我确认,这是思想的特性.(卢燕,2010:99)不难看出,意义理论的核心与真有关,弗雷格划分涵义和指称时的核心理念是真.判断不仅是对于思想的理解,而且是对其真值的承认,是从思想走向指称(即真值)的运动.任何判断都包含了从思想到指称(客观事实)的步骤,是通过语言探求客观真理的过程.

综上所述,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有如下特点:第一,他强调句子的思想与句子的真值的区别;第二,他探讨句子的思想,但更突出强调句子的真值;第三,他探讨句子的部分的涵义和指称是紧密围绕整个句子的涵义和指称,特别是围绕指称进行的.问题是他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来论述这个问题?

达米特对弗雷格的思想曾有过精辟概括:

“弗雷格所进行的语言分析包含一种对语言运作的分析.弗雷格并不满足于发现一种对符号语言句子整体特征的描述,也不满足于仅仅规定出他认为适宜采用的推理规则.相反,在描述这种语言的句子结构的时候,总是同时也说明确定它们的真值的方式,这样,就把所制定的推理规则看作是有支配指派真值的规则而证明是有道理的.(Dummett,1981:81)”

从达米特的这段说明可以看出,他把弗雷格的语言分析归结为两部分,对句子结构的描述和对确定句子真值的说明,这是弗雷格思想的精髓.

达米特曾指出:认识一个推理是有效的就是认识到它是真的(Dummett,1976:74).真,对于逻辑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逻辑与意义理论关系密切,因此真对于意义理论十分重要.王路指出:在弗雷格的意义理论中,句子的指称是由句子部分的指称决定,因而可以说,句子的真是由句子中专名所代表的对象决定.弗雷格从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为语言的逻辑分析提供了一种说明,他的说明是围绕真和句子进行的.虽然涉及专名,但是关于专名的考虑也是紧紧围绕着真和句子进行的.真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日常表达和交流中常用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探讨意义的途径和方式.(王路,2006:53)正如戴维森所说:“我们共有了一种语言,也就共有了一幅关于世界的图景,而这幅图景就其大部分特征而言必须是真的”(戴维森,1993:130& Didson,1991:199)

生活在心理主义支配逻辑研究的时代,弗雷格以反心理主义为己任,强调思想、概念的客观性,同时强调意义的客观性.陈嘉映指出:与大多数语言哲学家不同,在区分涵义和指称时,弗雷格更多关注的是指称,因为他认为逻辑学家首先关心的是命题及其推论的真检测,而命题的真检测就是命题的指称,命题的成分或语词之所以值得关注,也是因为其指称将影响命题的真和检测.涵义只是通向指称的途径,因此有人将弗雷格的意义理论称为途径论.(陈嘉映,2003:93)

弗雷格认为思想和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思想是真的载体,是借以把握真的东西,思想决定真;而真并非思想的性质,真是对象.思想和真都具有客观性、抽象性、永恒性,都不是被创造,而是被发现的;思想和真处于不同的层次,其关系是陈述句的含义与指称.由思想推进到真,在认识上是一大进步.白静认为:“我们往往是先把握一个思想,在经过艰辛的研究后才能认识到这个思想是真的.实际上,弗雷格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探求真的思路,即由句子到句子的涵义(思想),进而达到真,这也是逻辑研究途径.因此,弗雷格意义理论的核心是探求真理.”(白静,2010:54)

四 结语

弗雷格的本职是数学家,他没有把研究语言视作自己的任务,证明先验真理是其哲学探索的主要动力.他没有像罗素那样把逻辑分析推广到数学以外的领域,因此并没有实现哲学中的语言转向.但是由于他把对数理逻辑的研究成果拓展到了对一般命题内部结构和命题之间关系的分析,他的许多提法和思考超出了数理逻辑的范畴,因此成为现代哲学的共同财富.我们总要先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才能知道它是真是检测,后者以前者为条件.这就是所谓的意义先于真理.意义引导我们探求真理,把握意义的过程就是探求真理的过程,而这就是研究弗雷格语言哲学的意义所在.

注:本文系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基于认知视角的英汉语名词+名词复合结构对比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KY201030.

参考文献:

[1] Didson,D.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 Dummett.What is a theory of meaing(II)[A].G.Evans & J.Mcdowell.Truth and Meaning[C].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 Dummett,Frege:Philosophy of language,Duckworth,1981.

[4] 白静:《浅析弗雷格意义理论的影响》,《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5]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 戴维森:《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7] 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8] 卢燕:《论弗雷格的思想》,《理论界》,2010年第7期.

[9] 斯鲁加:《弗雷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 王路:《弗雷格思想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1] 王路:《意义理论》,《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

作者简介:王,女,1977―,江苏南京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在读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工作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