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学改革中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意义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615 浏览:120175

[摘 要]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与信息的获取密切相关.哲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哲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利用信息资源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效果及目标的实现.信息素质教育就是为提升人自己所拥有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把创造性思维变成现实的手段和能力.哲学教育不仅要把知识和信息当作材料传递给大学生,而且要帮助大学生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最终让学生走向自由思考.

[关 键 词 ] 哲学教学 信息素质 提高 意义

当前,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教育作为人类获取知识的手段如何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与信息的获取密切相关.哲学起源于问题,是对问题的理性反思.[1]P18问题可以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现在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哲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导学生如何把具体问题上升为哲学问题,并在哲学的高度上加以解决.我们应该结合哲学教学自身的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哲学课程,认真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哲学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有感染力的学习环境.当然,现代教育技术在哲学教学中的正确应用,会给传统的哲学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冲击力,也对哲学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哲学课教师要有较深的哲学专业知识、丰富的哲学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现代教育思想,要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有关知识,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发展学生的哲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一、哲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必要性

在高校哲学教学中,深人研究、系统强化科学的信息素质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谓信息素质教育,是指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需要,培养和提高社会个体成员的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的过程.主要包括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批判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信息素质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顺应了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而且必然有助于社会个体成员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第一,信息素质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主旋律,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要勇于突破思维定势,善于提出新观点、新理论,运用新方法、新思路来解决问题.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新”――掌握前沿性的知识;二是“专”――在某一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深造诣;三是“博”――有扎实的基础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操作能力.信息素质这个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素质作为一种高级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信息素质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目标是使培养对象具有与社会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具有信息学基础知识,具备信息收集、整理、利用、评价的能力.哲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要以创造性思维作为基础.因此,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及从因特网上获取的各种教学信息等)获得的,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提倡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建构主义强调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强调“情景创设”、“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主张“发现式”、“探索式”学习策略,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在哲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利用信息资源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效果及目标的实现.信息教育就是为提升人们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把创造性思维变成现实的手段和能力.

第二,哲学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时怎么发表展的需要.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迅猛增长,谁想适应社会发展,谁就得抢先掌握知识和信息.大学生只有通过信息素质教育,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掌握较强信息能力、具有较高信息道德,才能顺应时怎么发表展的需要,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也是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学科间交叉也日益加剧,科学技术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对信息分析、加工、开发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对事物的认识力和对社会的适应力,有效地促进自己的学习.[2]P56大学生信息能力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强,综合素质自然就高,在未来的竞争中才能更加主动.实际上,哲学教学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哲学教学要增长智慧.但智慧作为一种能力和德性不能传授.智慧离不开知识,智慧孕育于知识之中;但智慧又不等于知识,智慧是知识的升华.知识可以传授,知识的传授就由此成为智慧培育的相似度检测.因此哲学教学离不开传授知识.但哲学教学决不能仅仅停留于知识传授层面,哲学知识不会自动转化为智慧.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都在大力加强信息素质的培育.其目的,就是使人们通过对这些技能的掌握,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所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及批判性的思维,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需要指出的是:对计算机技能以及信息技能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对技能的教育,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重建,是通过对信息技能(技术层面)的教育,不断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与信息意识(意识层面)的水平,即通过对信息技能的教育,提高人的信息素养.

第三,良好的信息素质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信息化引发了整个社会层面的变革,其内在活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当计算机将一切种类的信息数字化,当传载信息的网络将世界联结成一个“地球村” 的时候,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从经济、政治到文化,从工作、学习到娱乐,都将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及各类信息的活动,可以充分地共享高价值信息资源.个人的、国家的、国际的各类生活事件、政治事件及各种商务信息都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迅速传送到世界各地.事实上,在信息化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和休闲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的进步所影响,高度的信息觉悟、强烈的信息意识和正确的信息价值观等良好的信息素质已逐步成为社会群体尤其是社会个体的基本品质,正日益深刻地左右着社会的文明与发展进程.而具备了合理知识结构、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有着敏锐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能够在信息环境中顺利获取、利用所需信息的“信息人”,将成为推动信息社会进步的重要元素.因此,我们在哲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增强信息素质.

二、哲学素养熏陶与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关系

尽管目前人们还未对信息素质形成公认观点,但从上述意义、特征和标准来看,信息素质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综合性概念,主要指个体对信息及其特点的认知和有目标地获取、利用、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在这些方面,哲学教学可以提供一定启发作用.

第一,正确的哲学思维方式是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关键.一个人通过系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教育,基本上就可以满足他在社会中生存、工作的需求.但是,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对劳动者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满足人们对知识更新的需求已成为现代教育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信息素质教育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教育的现代特征.知识经济的兴起迫使人们反思现代化人才的培养问题,也促使人们将教育的基点定位于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在学科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渗透进行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准确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把握了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3]P98在哲学教学中,把哲学命题或哲学原理之间联系起来,使理论形成深刻的逻辑力量,等等.这些联系体现着理论视野的拓展,同时联系作为一种思考过程,正是“对思想的思想”即反思.通过反思就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从而形成哲学层次的理论思维能力.这种在哲学教学中所激发的理论思维能力,运用于形成认识和实践主体根据的目的和方法,就体现为工具理性.这就要在拓展理论视野中,提升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境界.在哲学教学中,我们应力求哲学与现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之间进行对话.正是在这种理论视野的拓展中,探求贯通于其中的一般原理,哲学课的目的是“给学生进行哲学文化启蒙,培养他们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哲学教育不仅要把知识和信息当作材料传递给学生,而且也要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最终让学生走向自由思考”.正如日本学者增田米二认为的那样,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惟有实施信息素质的教育.换句话说,信息化社会的教育应为信息素质的教育,这种教育注重知识的创新.

第二,哲学教学有利于促进信息能力的提高.信息素质教育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教育的现代特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也为课程学习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开拓出充足的空间.现行的哲学课程的教学及教学改革都应该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上,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4]P127具体来讲,首先,在哲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在心理结构上建立一个开放的、全方位的信息接受机制,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其次,在接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评价和选择.因为信息有真检测之分、有序与无序之分、正负价值之分,因此,应具有吸收、判断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再次,应具有组织和贮存信息的能力.应从新的角度对原有的信息、知识进行选择、重组,或将各部分知识和信息在新层次上进一步系统化,从而有利于打破传统观念、形成新的思想.

第三,哲学教学有利于促进信息观念的改变.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进行哲学教学,必须有一个清醒的战略意识,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哲学教学,哲学的意义究竟何在应该明确,哲学教学不是把哲学原理作为已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不是为哲学原理寻找更多的注解,哲学教学传授的是一种把握现实世界的哲学方式.[5]P112哲学作为一种事后思维,与实证科学不同,它并不直接反映现实世界.从功能上讲,哲学对现实生活的干预总是通过“相似度检测转换”来实现的,它总是依据各种实证性知识和信息,建构各种实在图景、认知模式和思想方法,从而为人们设定广阔的思想空间,既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认识手段,又成为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这是哲学的独特功能,是其他任何知识所不具有的.由于哲学具有较强穿透力的理论框架和较高包容力的思想视域,比起从其他学科的层面上探讨现实问题,更抓得住要害.因此,哲学的力量,在于它以理论的方式去把握现实,去分析各种信息,使人超越感觉的杂多性、表象的流变性、情感的狭隘性和意愿的主观性,达到对现实的深层、理性解释、批判性反思.哲学教学就是要从对现实的哲学审视、辨析中,揭示哲学理论更深刻的内涵以及原理对现实的价值与意义.只有以这种反思的思维对待哲学教学,才能把握哲学的现实价值.

一般说来,信息观念包括:首先是尊重知识的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必须树立起知识资本的观念.其次是全新的时空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强了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引起了人们空间观念的变化.再次是未来意识.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一书中指出:在信息社会里,时间的观念是着眼于未来的.这就要求人们增强未来意识,在了解事物的过去,把握现实发展状况及动态规律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分析和综合,从而对事物的未来进行设想和筹划.[6]P38从这个意义上看,哲学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实际上,反思思维的本质分析是哲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反思作为一种本质思维,要求我们在从事哲学教育时,面对各种信息,必须始终着力于科学的理论分析,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着眼于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哲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途径

在网络这个学习环境中,哲学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参与和探索,老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当是研究讨论的组织者和学生研究的助理;信息的来源不只是教科书,还包括多种渠道多种媒介;各种事实和结论需要学生去发现和挖掘,而不是由老师事先准备;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区分真检测信息,学会全面而深入地看待问题,而不仅仅是积累知识.这样的学习环境就是要学生学会在信息之海中游泳的本事,让他们知道何时需要信息,能够辨识哪些信息与某个问题有关,能够找到所要的信息,能够对信息做出正确的评估,能够合理地组织信息、处理信息、记录信息、表达信息,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具备未来社会所要求的信息读、写、用能力.

第一,立足于思维方式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所谓思维创新是相对于一般性思维而讲的,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思维活动,是运用新的认识方法、手段,开拓新的认知对象和领域,取得新的认识成果的思维活动.哲学思维创新中的“新”,广义地讲是相对于全人类认知结果的“新”.这种“新”,多指哲学工作者在吸纳时代精华中抽取、分离、发现、创立新成果时的那种思维,具有汇总、概括、抽象的特点.狭义地说,则是相时于哲学工作者和哲学思维本身的“新”.它是一种哲学自身演化、改变、转换、完善过程中的新认知、新解释、新关系、新组合.[7]P146从提高人类认知水平和创新素质的角度上说,这种“新”,是“自我实现的创新”,它更有助于开启人类智慧和潜能,激发自觉的创新意识和造就创造力,更有助于实现哲学超越、批判的本性.思维创新是现代哲学创新的思维规律,是哲学生命活力的源泉.创新研究是现代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从现代哲学的发展和进步的根源上讲,创新的意识观念是哲学探索世界奥秘的不竭动力和灵魂.具体地讲,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创新可以优化、改变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鼓舞激发其创造热情.事实表明,创新的观念一旦树立起来,它就会作为人们分析、论证和评价哲学活动的一种框架或模型,人们根据这些框架或模型去说明、解释或评价、指导人们所从事的哲学活动和理论创新,进而将哲学实践纳入创新发展的轨道,使哲学创新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使改造对象的实践活动更趋于系统有效.二是创新是现代哲学不断进步的决定因素.哲学的本质在于揭示未知世界的规律,不断提出、创造出改造客观世界的新的思维方法和智慧手段,它的突出特点是通过新的发现,形成新的认识,创造哲学的新生点,这正是创新的根本功能.创新不但决定性地影响着哲学的发明创造,也决定性地影响着哲学思维成果及时转化为指导实践活动的现实力量.从思维创新的一般机理和过程上讲,更多、更突出强调的是新观念、新信息的生成对原有既成关系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和实际效应,凸现创新思维过程的独创性、新颖性、超前性.


第二,改善知识结构,注重信息意识能力的提高.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学科间交叉也日益加剧,科学技术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哲学与其他科学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鼓励自我发挥、自我教育、掌握新技能、满足人才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机制.它的目标是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强烈信息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使之适应知识经济时怎么发表展的需要.信息意识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时效意识、信息超前意识、信息创新意识等,它们是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并通过实践而不断强化.在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哲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他们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对信息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另外,社会信息总量的剧增,使有价值信息的提取变得困难起来.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已成为现今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信息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

第三,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信息化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不要过分注重学科的知识性学习,而应该关心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把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技术作为获取和加工信息、为解决问题而怎么写作的工具.从更一般意义上,我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通过信息能力带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选择决策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的全面发展.人脑与电脑应该协调作用,实现功能互补.电脑具有信息处理速度快和记忆容量大的特点,可以极大地减轻人们在信息记忆和简单性加工方面的负担,因此可以把脑力集中于研究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在哲学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从单纯教知识转变为注重教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习解决结构化问题到解决半结构化问题.目前的哲学教学中以抽象性知识的灌输为主,比较有利于那些善于形象思维的左脑型学生,而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那些右脑型学生更容易获益.对学生总体来说,则是使他们左、右脑得以平衡.即使到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教师的作用也丝毫不能减弱,他们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哲学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能找到一个新的结合点.

综上所述,在哲学教学中有意识的通过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对于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实际上渗透在许多学科的教育中.信息意识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进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利用信息的效应.社会学、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等是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的基础,相关学科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极为重要.信息道德素质的培养则渗透在哲学、学、法律、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教育与教学活动中,信息素质的培养在不同学校尤其是不同专业的教育中侧重点不同,要注意协调发展即人文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有机结合,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是教育的理想目标.○

注 释:

[1]陈昌曙,王前.哲学教学的哲学研究[J].哲学研究,200l,(7).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I991.

[3]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孙正聿.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张锡杰.试论热点问题及报道[J].河南社会科学,1998,(2).

[7]杜和戎.讲授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张荣辉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