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德育问题

更新时间:2023-1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906 浏览:45646

摘 要 :德育所依存的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充满了鲜活生命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把德育过程当成是道德知识的识记过程,忽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要使德育摆脱这种困境,走向理解是一条出路.

关 键 词 :哲学解释学 德育 理解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与日俱增,相互理解精神已经成为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普遍的心理需求.体现这种时代精神的理解理论探讨的日益深入为德育中理解的引入提供了契机.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思想,他关心的就是人与世界最基本的状态和关系.他认为理解遍及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理解的过程发生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是整个人类经验的基础.从理解方面来学校德育的现实,我们看到理解问题被极大忽视的状况:

一、重识记轻理解.每一项道德内容都产生于人与其生活世界的特定的交往关系中,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之为“背景”.在现实德育中,这个“背景”常常被忽视,相反浮在表面的道德知识、行为表现却受到过多的重视.传统的德育让学生知道了道德是什么,却又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是因为学生仅仅反映了道德,而没有理解道德.理解不是对老师所讲授的道德知识的识记,而是教师、学生和德育文本的视域融合.虽然各自的视域不同,但视域决不是封闭的.理解一开始,理解者的视域就进入它要理解的那个视域,随着理解的进展而不断扩大、拓宽和丰富.二、未充分正视学生的前见.这里强调的前见主要是指学生在理解之前已经具有的认知结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受强制性灌输习惯的影响,现行的德育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统一性和同一性的特点.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它本身是具有理解性的,不同的学生对道德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理解本身具有历史性意味着两层意义:第一,理解是对历史的理解,没有历史,理解便不可能,因为人是生活在历史中的.第二,正因为理解是在历史中展开的,因而也就具有历史性.由于前见的存在,也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德育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思想觉悟.所以德育不能完全注重同一性,要因材施教.

传统解释学关注理解方法的寻找而忽视了对理解条件的思考.哲学解释学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注重理解条件的探讨:一、善待前见.伽达默尔把前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法的前见”,即历史赋予的,对理解有正价值的、人永远无法摆脱的前见.它来自人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另一类是“盲目的前见”,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触吸收的、可以消除的见解和观念等,它们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各种各样权威的盲目顺从.这种前见往往会妨碍学生正确理解的实现,使理解走向单一和死板.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应在克服之列.二、把握时间间距.近代方法论解释学把间距视为理解的障碍,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则强调我们与历史之间存在的时间间距不仅不是理解的障碍,反而是我们不断产生新理解和新真理的意义源泉.间距是客观存在的,从根本上说是不可克服的.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理解学生需要时间,对学生的了解过程和对各种事件的分析处理过程就是时间间距发挥作用的过程.学生理解教师同样也需要时间,这个过程可能比教师理解学生的过程更漫长.三、积极融合视界.所谓视界融合不是简单地服从或重叠,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商谈达成的关于特定话题的共识.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敞开自己的视界,受教育者做出应答.在这种相互作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尽可能地从积极方面理解对方视界中的特殊性,同时尽可能地反思自己视界中的不合理成分,并通过清除这些不合理成分为接纳对方的合理差异腾出空间,就是视界的共同区间即实现视界融合.四、驾驭理解循环.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循环也是解释循环.强调德育文本自身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德育文本有独立于环境的永恒不变的原意即文本的客观性.强调历史、社会等与德育文本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文本没有原意或者原意是由读者赋予的即文本的主观性.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永远是相对的,循环永远不会消失,理解就是一个意义预期、筹划与具体的理解相互循环的进程,这说明理解是发展的、前进的,也表明理解是开放的、无限的.受教育者与德育文本的视野融合并不是在一次融合中终结,而是不断的融合,从而不断生成个体价值与意义.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