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状词理的

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75 浏览:6991

[摘 要]对于指称问题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于语言的相关探讨.20世纪初,罗素(B. Russell)提出了著名的摹状词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指称问题研究.20世纪50年始,斯特劳森从日常语言出发,颠覆了罗素有关“摹状词理论以指称对象作为意义的标准”的观点,从而将语言哲学中涉及指称理论的研究从语义学过度到语用学.唐奈兰在《指称与限定摹状词》一文中,指出了斯特劳森和罗素理论不完善之处,提出了限定摹状词双重用法―归属用法与指称用法.

[关 键 词 ]摹状词;罗素;斯特劳森;唐奈兰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320-01

对于指称问题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于语言的相关探讨.

罗素是首位对于摹状词进行全面、细致、深层探讨的数学家、语言学家.罗素在 1905 年《论指示》中提出了摹状词的基本理论.罗素摒弃了弗雷格对于专名与摹状词的混为一谈的观点,提出专名与摹状词存在差应,应该对二者进行严格划分.

罗素在《逻辑原子主义哲学》一文中指出:“专有名称等于代表殊相的词”. 1罗素认为摹状词与专有名称存在功能差异:摹状词的功能在于呈现对于事物特征的详细描写;专有名称的功能在于对于现实世界的殊相进行命名.所谓殊相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即时接触的客观事物.

罗素指出普通名称与专名存在差异,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在罗素眼中,唯独“这”和“那”此种语词才能充当命名殊相的名称.充当专名的“这”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我们说‘这是白的’.如果你赞成‘这是白的’意指你看见的‘这’,你就正在把‘这’用作一个专名.但是,如果你试图要领悟当我正在说‘这是白的’时所表达的那个命题,你绝不能做到.如果你意指这支粉笔是一个物质对象,那么你并没有在使用专名.唯有当你非常严格地使用‘这’代表一个感觉的现实对象时,‘这’实际上才是一个专名”.2

罗素在《人类的知识》一书中,对于专名理论进行了修改及完善.论述了“这”和“那”作为专名的条件和要求.他指出了“专有名称”和“类别名称”的区别.“一个专有名称基本上只能指一件事物,而一个类别名称却可以指某一类中所有的事物,不管它们的数目有多大.所以‘拿破仑’是一个专有名称,而‘人’却是一个类别名称.我们可以看到专有名称只有在这个名称所指的事物存在的情况下才有意义,但是一个类别名称却不受这种限制”.3


作为逻辑语言学派代表,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因其强调语言分析的精准性以及语言使用的歧义避免,长期以来备受称赞.然而,20世纪50年始,斯特劳森从日常语言出发,颠覆了罗素的观点,将语言哲学中涉及指称理论的研究从语义学过度到语用学.

斯特劳森对于语句、语句的使用及表达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在斯特劳森看来,语词的意义与其指称为截然不同的概念.罗素将意义与所指混为一谈,做出“意义即指称”的错误论断.斯特劳森指出,“语句或语词的其中一种功能是就是意义,命题的真值则是语句的使用或语词的使用的功能”,“同一语句能用来表示具有不同真值的陈述,同一语词也能起到不同的指称使用.语词本身并不能‘提到’或‘指称’事情”,“指称是由语言的使用者做出的,而不是他们使用的表达式”.4

同时,斯特劳森提出语言研究要以语境为基础.他认为,“语境的重要性不论怎么说都几乎是不会过分的”.5在斯特劳森看来,语词与语句的用法具有多样性,必须引入语境来研究语词的具体指称,因此,语境因素必须作为明确语词与语句指称的基础.斯特劳森所说的语境“至少是指时间、地点、境况、说话者的身份、构成直接的兴趣所在的论题以及说者和听者双方的个人历史”.6语言的使用者为交际双方,即说话者与听话者.语言使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交际的顺畅进行.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使用语言以实现其自身不同的目的,由此一来语词和语句的指称、真伪便同语言使用者以意图及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处的即时语境密切相关.

斯特劳森认为,罗素混淆了语句或语词的使用与语句或语词本身.“造成这种混淆,这就是罗素所做的事情.一般来讲,正是在这方面,我不同意罗素的观点.意义是语句或语词的一种功能;而提到和指称,真或检测则是语句的使用或通名的使用的功能.提出语词的意义,就是为了把这个语词使用于指称或者提到一个特定对象或特定的人而提出一些一般的指导;提出语句的意义,就是为了把这个语句使用于构成某些真的或检测的论断而提出一些一般的指导”.7在斯特劳森看来,语句自身的真检测取决于应用语句的具体语境.

针对专名的探讨,斯特劳森不支持罗素有关“专名是缩略的摹状词”的观点.他认为专名是名副其实的主词而非摹状词,摹状词自身也可担当真正的主词,它们“都能作为传统上被认作是单称的主―谓词语句的那种语句的主词而出现”. 8

唐奈兰在《指称与限定摹状词》一文中,指出了斯特劳森和罗素理论不完善之处,提出了限定摹状词双重用法―归属用法与指称用法.

摹状词的归属用法是指,说话者在交际实施的过程中,或叙述某一具有一定摹状的事物的过程中,关注的中心并非这一具有一定摹状的事物的具体所指,而是具有相应的摹状的事物的相应的特质或具体属性.即说话者关注的焦点是将某种特质或属性赋予该摹状词.涉及指称用法的摹状词,只是作为媒介将话语交接中说话者对于指称对象的相关描述传递给听话者.哪怕说话者所描述的摹状的事物不存在,说话者的确针对相关事物做出了相应的描述,听话者即便当时当地为能定位该摹状的具体指称,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渠道定位摹状所指的具体事物.

对于限定摹状词的归属用法和指称用法的区分建立在如下两个要素的基础上:摹状词出现的具体语境;说话者这一具体语境中相关目的.详细来看,归属性用法主要局限于考察摹状词的基本意义,对语境依赖较少;而指称性用法对于摹状词的基本意义涉及较少,更多地关注语言使用的特定语境,在相关的特殊语境中往往涉及说话者相关目的.唐奈兰指出:“一般来说,一个限定摹状词究竟是以指称方式还是以归属方式使用,这是说话者在某个特定情形下的意向的功能”.9 唐奈兰认为罗素只关注了限定摹状词的归属用法,却未能具体分析指称性用法.罗素认为限定摹状词与所指对象具体对应,当所指对象与限定摹状词不相符,该限定摹状词则不能指称这一对象.唐奈兰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其原因在于限定摹状词的指称用法涉及的是所指对象本身,而不只是可归于某个限定摹状词的所指对象.他认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错误之处在于它完全忽视了指称性用法;而斯特劳森的理论错误之处在于,它没有在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两者之间做出区分,在摹状词的指称性用法这个方向上走得太远,从而把与它们相关的这些真理与谬误混为一谈”.10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