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的再统一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128 浏览:55063

真善美是哲学王国的三颗珍珠,它们的内在统一,才使哲学焕发出特有光辉.然而近代以来哲学的研究与发展却忽视了善与美的层面,致使本来斑烂多彩的哲学显得单一和灰暗.本文试图在阐明真善美统一的基础上,指出哲学的发展趋势――让真善美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园.

一、社会实践是真善美统一的基础.

人类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从广义上说应有三方面的内容,即认知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分别体现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真善美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三者统一的基础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知道,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观点,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人类同周围世界的关系,因此,真善美这些不同认识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人类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人类为什么要改造世界,取决于人对世界的特殊需要,人同周围世界的一切对象性关系离开人的需要都无从解释,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物的本质取决于它们生命活动的性质和方式,而人类生命活动的性质和方式,则表现在人类所特有的生命需要以及满足这种方式上,人的需要是最具有特殊性的.人的需要不象动物那样,只是对自然界的简单需求,人的需要的满足,也不是对自然界的简单的摄取.现成的、“未来如此”的自然界并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只有改造了的、“应当如此”的世界才能真正满足人的需要,也就是说,人的需要对象是由人本身创造的.正是这种需要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类活动的特殊性.在原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把自己的需要客观化、对象化,创造出不存在而又适合于人类特殊需要的新客体,这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在实践活动中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真,即合规律性问题.要改造、变革客观事物,首先必须认识它的性质和规律,这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基础,也是善和美的前提.没有对世界是什么的认识,所谓世界应当是什么也就失去了客观的依据.二是善,即合目的性问题,从认识论上说,善是一个普遍概念,用于评价事物对人的价值和意义.列宁说“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和外部现实性.由于善体现了人的要求与外部世界的统一,它比人对世界的客观真理性认识进了一个层次.三是美,即合感受性问题.我们从认识论上研究美,主要把美理解为人在把自然对象主体化和人的目的对象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感受性.人们根据事物的规律,按照善的要求,在自然物上打上人的本质力量的印记,使自在之物变成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为我之物,那么这种人化的自然物,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也就成了人的美感的对象.美是以真与善、规律与目的相统一,相和谐的形式出现的,它表明人既已在对人有用的价值形式上占有了客体,同时又超脱了人同对象之间的直接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成为对对象的更高级的占有形式,如吃饭不只是充饥而成为美食,住屋不只是栖身,而成为艺术,不只是交配,而成为爱情等,这就使主体与对象处于更高层次的关系之中.

二、真善美在哲学史上的统一和分化.

古代人们社会实践的狭窄,决定了他们对世界认识的模糊性和粗糙性,各种认识溶为哲学一体,当时真善美虽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却是以其同一的形式展现自身的.

中国的《易经》就包含了先发们对宇宙的体认,对人类希望的寄托以及对世界的审美追求.先秦诸子学说也各以恢宏的容量,体现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样一种高度融合的境界.

孔子说过“《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他主张“尽美”又要“尽善”,强调了美与善的联系,从孔子对《武》“未尽善”的评价来看,他所持的美学准则是先善而后美,而善的具体体现就是“仁”,它属于道德的范畴.道家则强调纯自然的美学观.如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则不辩,辩者不善.”对此,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可见老子排斥的乃是世俗的“信”,而信为在“万物之奥”的道中,则“其中有信”.这就是纯自然r白勺美.老子所谓的道不单纯是一种认知对象,相反,对道的把握,他反对使用一般的认识方法,而主张玄览和直觉的方式.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因而含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意味.老子说“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者,谓之至人”.可见道家哲学的人格理想包含着审美规定.

在西方,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追求世界的和谐与统一,通过数的形式表达出来.整个古希腊哲学是以神的观念为背景建立起来的,因而也蕴含着原始素朴的综合特征.但原始神的观念并不象后来宗教神学那样,是纯粹信仰的对象,而是兼有为说明宇宙本原和动因寻找支点的意义,并寄托着人们的审美理想,因而体现着古代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进入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业已形成,各门具体科学从古代文化的原始大家庭中相继独立,分门别类、自成体系地研究某一领域的具体规律是近代社会实践的一大特点.因此形而上学作为思考世界的方法在哲学上便取得了支配地位.属于哲学成员的真、善、美在此影响下也各居一方,相互分化.

三、当今哲学的发展趋势.

善、美与真一样,一开始就是作为哲学范畴而存在的.因此它们始终应该属于哲学的思维内涵.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要求人们对真、善、美进行全面的思考.哲学作为人类文化的灵魂,它不仅仅是孤立的一维思维,而是在整个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的文化背景上的三维立体交叉的展开和抽象;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人生观,它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进行综合的思考,给人以判断真伪、善恶、美丑的智慧与指导;哲学,不但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用真理来说服人,而且要有诗意,要有美感,“诗意是衡量哲学所达到的深度的美学标志.”如此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哲学家植根于人民和社会需要的土壤之中,能够对人类最关系的问题作出深刻的揭示,要求我们的哲学家应当具有横跨真、善、美三大部类学科的知识结构,善于从科学、道德、艺术的认识的成果中提取哲学智慧.也就是说,哲学是哲学家们根据各自的认识方法、价值理想和审美体验建构起来的三位一体的最高主观形式.正如哲学的认知特性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积淀一样,哲学的价值特性和审美特性也是人类价值活动和审美活动的积淀.它们一经通过哲学家的个性升华到哲学层面,就反过来通过理性和非理性的途径,统摄、驾驭和调节人们的行为.

当代世界哲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迹象,预示着真、善、美正在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重新走向统一.例如二十世纪以来,价值哲学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哲学的“热点”之一.这种研究体现了认识论与学的合流;一方面,人们把价值范畴(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本来是学的研究对象)引入认识论,使认识同人的目的、需要、利益、效果等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现代学也注意研究“道德认识论”问题,并把它看成是二十世纪“学中的革命.”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真善美统一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现代非理性主义所涉及的人类认识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同真、善、美,知、情、意的认识方式相联系的.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合流,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真善美走向统一的趋势.

总之,当代人类意识已从“追求规律性”,转向了“追求合理性”、真善美的统一正是这种时代意识的反映.我们要遵循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指明的方向,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哲学推进到一个蕴含认知、价值和审美三种关系的新阶段.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