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视角理解教育本质

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360 浏览:92778

【摘 要】20世纪以来,教育哲学始终面临着困境和质疑:教育哲学有必要吗?是不是太抽象?如何指导教育现实活动?面对这些质疑,抽象和概念化的哲学似乎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教育作为一种现实活动,是否不需要教育哲学的指导呢?文章将分析教育哲学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重点阐释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思想对教育理念的影响,从而说明教育活动发展需要哲学发挥作用的观点.

【关 键 词 】教育哲学;教育本质;自由;本真

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眼中,教育就是一种教育活动,包含了很多琐碎而具体的事情,比如老师备课、布置作业、课堂提问、科学实验和课外调查等.这些琐事的总和就是教育包含的内容,只要做好了这些事情,教育活动也就完成好了.然而,亚里士多德说:“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也就是说,人的每一种实践和选择都是有一定的目的,同样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实践也有其背后的教育目的,以上列举出的具体的教育活动也是为了实现整个教育活动的目的怎么写作的.教育活动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要素,是决定整个系统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哲学的方式反思教育,才能更好地指导教育活动的制定和实施.

一、教育的目的与本质

马克斯舍勒曾言:“凡是人想自我教育或者想教育别人,究其外部可行而言,必须对三个方面的问题具有明确的认识.第一,究竟什么是教育的本质?第二,怎样进行教育?第三,什么样的知识和认识形式限制和规定着由此人变得‘有教养’的过程?”教育目的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要明确什么样的人是我们理想的人格.这里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而是广义教育,包含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外在教育是指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内在教育是指因个体精神取向的差异而形成的个体差异质的教育.我们看到太多教育悲剧,清华高材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教育的缺失,复旦投毒案也让我们反思:教育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心灵?是否因为教育的扭曲导致了认知的畸形?这样的教育不是我们本质上需要的,是一种异化了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说过:“只教育了理智而没有关涉到心灵的教育根本就算不是教育.”因此,教育的核心不是教会人们知识,而是在培养了人类理智的同时更注重塑造人的灵魂.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拯救灵魂,是对人格的教育,教育不是“为了某物的训练”.目前的教育目使人失去心灵而让人变成了技术的奴隶.冯友兰先生曾说:“具体的学科教育都是让我们培养出有具体技能的人,如学习经济学,培养出经济人才;学习美术,培养出美术人才;只有哲学,培养出的是大写的人,是有人格的人.”哲学具有超越性和自由性,探讨的是超越的先验性问题,追问我们的心灵如何与世界发生联系.哲学这种自由的不设固定答案的特点能够启迪人类的智慧,培养人类的心灵,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常常是预设了太多的限制与标准,自然就没有给人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也禁锢了心灵的成长.

二、培养自由的灵魂

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家中,萨特从他的“人学本体论”出发,对自由的肯定和追求是其思想中的核心和基础.萨特认为自由构成人的真正本质.这个自由就是人的超越和自我创造,自由就是创造自己的存在和拒绝一切规定性.人的存在是不能受任何本质概念规定的,萨特主张“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人不是由上帝或别人来决定自己的本质,而是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本质,自己决定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既然任由绝对的自由,那么人对自己的行为就应该绝对负责.正如萨特所说:“如果说存在的确是先于本质,那么人对他的本质是要负责任的.”现在因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所以自己也要为这样的自由负有绝对的责任.总之,人应当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完全的责任,这就是人的意义和人的价值.


因此,教育就应该是培养人去独立地行使自由的选择权利,而不是去灌输知识,给出标准答案,而现行的教育体制正是与萨特哲学中的自由观相背离的,有多少学生死记硬背老师的教义就为求得一个高分数,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本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去规定人们应该去成为如何的人,而是去培养他们自我选择的能力以及责任感,让他们能正确地面对选择,更能学会担当.

三、培养本真的灵魂

20世纪另一位著名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突破了理性主义局限看到了人类真实存在状况.他用“此在”的概念指代人的存在方式,“此在”是一种不断超越自身的可能性,是人指向将来的一种状态,人就是在不断筹划自身的状态下生活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此在”的本质总是被遮蔽着,成为一种“没有本质的存在”或者“此在被异化”,处于一种沉沦状态,人们只能处于生活的表面,不能达到本己的存在.抛开海德格尔晦涩的哲学语言,我们可以从现实教育中找到这样实例,现如今很多大学生都是一种很茫然的状态,对于未来没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大学只是让他们堕落四年的温床,在这种“死宅”的状态下,人云亦云是他们的思考方式,他们早已没有了自己的本真存在,他们以一种非本真的状态寄生在这个社会.我们的教育没有让人们找到自己的本真存在,而沉沦状态是人们为了躲避生活中的“烦”会自发性的行为.因此,在海德格尔看来,需要将他的存在哲学运用到教育中去,有助于使人摆脱沉沦,回到本真的此在,从而恢复人的价值与意义,拯救人类与沦落的有效办法.

四、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支撑教育的核心理念需要有识之士去思索挖掘,哲学是智慧之学,哲学的思辨精神与反思方法正可为人们把握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提供有力的理论引导.当前教育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改革.究其根本需以前瞻性眼光看到人才发展趋势,只有把握了我们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我们的教育实践才能有更加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