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感官”的述看大众传媒中的感官主义倾向

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935 浏览:49527

摘 要:针对自巴门尼德到黑格尔的西方意识哲学对人的感官的贬低,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人的感官能力和感官需要,认为人的感官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征.马克思指出人的感官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和社会实践相聚合的产物,它具有未特定性、历史生成性和社会差异性.但是马克思从来没有单纯强调人的感官需要,而是把人的感官需要置于社会历史中进行考察,认为人的感官需要和精神愉悦是合二为一的.当代大众传媒中出现的感官主义的倾向过度强调人的感官需求,极大的膨胀了人的感官,对大众的生活方式造成了诸多不良的影响.马克思关于感官的论述对我们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大众传媒应当遵循感官享受与精神愉悦相统一的原则.


关 键 词 :感官;未特定化;社会差异性;历史生成性;感官主义

中图分类号: A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112-02

引文:感官、感觉、感性、感性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一组密切相关的系列概念,关于感性尤其是感性活动学者们多有论述,甚至有人将感性活动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范畴“实践”相等同.但马克思关于“感官”的论述,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未检索到关于马克思对感官论述的文章.笔者认为,马克思对“感官”深刻而独到的论述对于我们有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对如何引导当前的大众传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马克思关于“感官”的论述作出粗浅的分析,并借此对大众传媒中的感官主义的倾向作出批判的分析,指出大众传媒应当遵循感官享受与精神愉悦相统一的原则.

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感官”的论述

感官,通常是指人的感觉器官,主要包括人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以及四肢.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的母体,人要取得任何生产和生活资料都必须与自然界打交道,而人的感官是人与世界打交道的基本相似度检测.但是,感官的这种重要性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哲学史上,自巴门尼德的许多哲学家由于感性认识的相对性而怀疑感性认识的真实性,从而贬低人的感官.巴门尼德截然分割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柏拉图甚至认为人的感官不过是对理念的“分有”和“摹仿”.近代西方哲学的主流更是极力推崇人的理性、意识、精神,贬低人的感官.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人不过是“稍微精细点的机器”,其实和主流意识哲学一样,仅仅看到人的感官的自然生理特征,事实上是在贬低人的感官.

正是针对西方主流哲学传统极力贬低人的感官、感觉以及现实的感性生活的弊病,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人的感官能力,重视对人的感官需要的满足,明确指出,“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马克思还思考了人如何以自己的全部感官实现对自己本质的占有.“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的耳朵,能够享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的力量的感觉.”

马克思强调人的感官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的聚合产物,处于未完成状态,是在社会中不断形成的,也是因人而异的.可以把马克思论述的感官归结为三个主要的特征:一是未特定化,二是历史生成性.三是差异性.

(一)人的感官的“未特定化”.所谓“未特定化”“(unspecialization),按照《哲学大辞典》上的定义,是一个生物哲学人类学用语,指人的器官等未因环境等因素而特定化,与“动物的特定化”相对. 动物的器官适应因生存条件的需要而特定化,动物的本能也规定了它特殊的周围环境.而人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则以未特定化为标志:人没有特殊的器官对应特殊的自然对象;没有诸如利爪、坚齿等天然的生态特征去应付自然环境的挑战;人又是发育不全的,天生的本能缺陷使他只能在群体的精心照料下才能生存.但这种否定性的未特定化却蕴含着人肯定性发展的更高能力.正是由于人的器官的未特定性,人的器官才能被多重地利用;人不为本能所制约,故能从事创造与发明;人没有获得决定今后发展的一切遗传,故能通过教育和自我培养发展自身.正是由于未特定化,人才有能力在活动中补偿自己的缺陷,才能超越拥有自然武装的动物,才能不为环境所封闭,而是面向世界开放,因而才能不断生成和发展.

(二)人的感官的历史生成性.人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同人一样,是未完成的存在,是自我生成、自我演变、自我发展的.就整个人类而言,虽然从远古时代到今天,人们的体貌特征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人的感官能力却有了天壤之别.从个体的人来看,纯粹生理的人如脑死亡的植物人的感官已经形同虚设,新生儿的感官也只有在今后的社会化过程中才能逐渐生成,没有社会化的“狼孩”的感官也不是真正的人的感官.人的感官能力随着社会实践和交往而不断变化,不断完善,是面向未来敞开的,永远处于不断的生成过程当中.“人的感觉、感觉的韧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类通过劳动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活动,把自然界作为自己“无机的身体”;人们创造了许多观测仪器、交通工具、通讯联络工具等等,大大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人还通过与别人的直接和间接的交往,“以社会形式形成社会的器官”,从而大大增强了人的感官的感受能力.马克思指出:“除了直接的器官之外,人还以社会的形式形成社会的器官.例如,同他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等等,成为我的生命表现的器官和对人的生命的一种占有方式.”

(三)所谓社会差异性是指由于参与不同社会实践、处在不同社会关系中而产生的人的个体感官能力的差异性.因为动物的感官是特定化的,动物的个体足以代表它的种族.正如俗语所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但人就其本质而言,“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人置身其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才造成了“现实的人”,社会实践以及其中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感官能力形成的现实基础.“不言而喻,人的眼睛与野性的、非人的眼睛得到的享受不同,人的耳朵与野性的耳朵得到的享受不同,如此等等.”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不同的社会实践以及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使得人与人的感官能力产生了个体的差异,但正由于个体感官的社会差异,才体现了个体的特性,形成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从而使这个社会因差异而变得丰富多彩.

二、大众传媒中的感官主义倾向

马克思的社会经历中相当部分是从事新闻工作.1848-1849马克思创立《新莱茵报》,发表了400多篇报道和时评.基于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马克思充分认识到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毫无疑问,今日大众传媒在社会和个体生活中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其产品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

大众传媒丰富了大众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信息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不无遗憾是:大众传媒中到处弥漫着感官主义的倾向.所谓感官主义是指极力强调人的感官以及感官享受,把感官享受抽象到脱离人的其他生活领域的程度,从而把感官满足和享受作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

(一)大众传媒中感官主义倾向的表现及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大众传媒中的感官主义倾向可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消费文化的大行其道,出现了大量的包括广告在内的“生活方式报道”,对受众实施感官物质的诱导.这种报道涵盖了休闲娱乐、购物旅游、居室装修、卫生保健、服饰化妆、烹饪美食等生活消费内容.

二是以大量的娱乐新闻和娱乐节目,怎么写作于受众感官享受.娱乐性新闻和节目,以娱乐、感官刺激压倒信息和叙事,主要作用于人的兴趣、感官和本能,供给受众以消遣享受,呈现出明显的媒介、文化娱乐化的倾向.大众传媒成为“快乐大本营”,进行着全社会的“欢乐总动员”,事实上是调用人们的感官、本能作为赢得收视率、换取商业利润的资源,将商业逻辑运作深入到人的本能、的层次,借人的快感满足以增殖.

(二)对大众传媒中感官主义的批判性考察

大众传媒对感官的重视较之于以前纯粹的意识形态的垄断,在中国首先是文明、开放和进步的表现.因为人的感官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化的重要表征,马克思十分重视对人的感官能力的培养,他思考了人如何以自己的全部感官实现对自己本质的占有.“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的耳朵,能够享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的力量的感觉.”人的感官欲求其实主要是社会和心理的,所以对感官的满足首先表明了生活的丰富,现代人强调感官首先是在增强自我的丰富度,体验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把目光从理想的天空转向世俗人生,重视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重新确立了感性价值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功能.应该说,大众传媒中的感官主义倾向,在客观上释放人的,起到“让生活美丽”的作用,体现了对于世俗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关注,是对于此前物质贫乏、精神扭曲时代的一种反拨,一种进步.

三、人的需要是感官享受与精神愉悦的统一

大众传媒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生活中的感官主义倾向,将感官享受与精神愉悦置于一种异化的对立状态,似乎感官享受与精神愉悦是水火不相容的.这种绝对对立的思维有其思想史上的渊溯.黑格尔以后的西方哲学出于对绝对理性的反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以感性反对理性、以感官享受反对精神陶冶,比如弗洛伊德对性的推重,叔本华对情感的强调,柏格森等对生命冲动的赞许.

但马克思却没有将二者看作对立的两极,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全面的人,应该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不仅拥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而且也拥有不同于动物的“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 并且,马克思还揭示了人们感官、感觉和精神对立的根源在于生产实践和交往的不足够发达而导致的劳动的异化,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截然二分,指出“只要人对自然界的感觉,自然界的人的感觉,因而也是人的自然的感觉还没有本身的劳动创造出来,那么感觉和精神之间的抽象的敌对就是必然的.”可见单纯地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以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看问题,都不是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合理的理解.马克思强调了感官,但也反对感官主义,指出纯粹的对感官享受的强调是人的异化的表现,坚持人的感官的社会性,坚持人的感官享受与精神愉悦的统一.事实上,作为深刻把握时代的哲学家,马克思一生都是在批判和反对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劳动的异化造成的人的片面性.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本来应该是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劳动异化了,所以居然造成这样一种结果:“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

结语:大众传媒固然是一种快餐文化,但也不能因为是快餐就失去了营养.人的幸福不仅仅中止于得到和占有感官享受的那一刻,生存方式的本质是选择和追问,是灵魂的浇铸和自我的锤炼以及精神的巨大满足.大众传媒因为它对个体、社会的广泛影响力,更不能遗忘它对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播的社会功能.在一个感官至上、娱乐至死的时代里,哲学应该如何与大众传媒相结合,如何发挥它的“精神牛氓”作用?这是哲学和大众传媒都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作者简介:孙润国(1974―),男,江苏省赣榆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张海燕(1980―)女,山东曹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