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野草》窥视鲁迅人生哲学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307 浏览:106870

摘 要 :鲁迅惯于借杂文抒发思想,由感而发,思维随文笔飘动,其文《野草》正是蕴含鲁迅人生哲理而为世人看重,本文试据《野草》文意与写作时代背景结合,就鲁迅阐发人生哲理予以简略探讨.

关 键 词 :《野草》,人生哲学

初读《野草》者,很多人因其晦涩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而望而却步,或者这正是达到了鲁迅创作的初衷.《野草》的“独语”风格正是要求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间离,而鲁迅借间离排除他人干扰,根据自己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学,“径自逼视灵魂的最深处,捕捉自我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情绪、心理、意识,进行更高、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野草》构成了鲁迅哲学的基本元素,它流露出他的“真”与“深”,虽然无法寻找叙事的具体原型,但这些由不同缘由而各自独立浑成的“小感触”并不是单纯的抽象逻辑,而是具备客观意象与主观意趣相统一的形象性的.


《野草》要表达的更多是当时鲁迅的内心矛盾和斗争.其中有些是不足为外人知道的.因为《野草》的写作阶段(即民国二十四至二十六年),用鲁迅自己的话说就是“交上了‘华盖运’,六面碰壁,外加钉子”,此时的他感受到的尽是浓重的黑暗与虚无,但仍要做“绝望的抗战”,“肩住黑暗的闸门”,放青年“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就决定了《野草》中的作品虽流露出彷徨、苦闷、寂寞的情绪,但仍潜藏着在黑暗重压下的战斗精神.这构成了鲁迅哲学中的第一个分支,韧性战斗的哲学.

韧性战斗的哲学针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于人和人性的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他所坚持的战斗方法是“壕堑战”,要尽量减少流血牺牲.鲁迅在《娜拉走向怎样》中提到过“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韧性的战斗”,正是他这种哲学的提炼.

《秋夜》是《野草》的第一篇,创作它时,鲁迅正在北京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韧性的战斗.他的内心是矛盾、痛苦而又压抑的,但他绝不向黑暗势力低头,他通过对秋夜室内外景物象征性的描写,寄寓自己在现实斗争中强烈的爱憎情感.作品中的天空、星星、繁霜、月亮都是丑恶而狡猾的反动势力的象征,对于摧残野花草的邪恶势力,作品给予强烈的鞭挞和抨击,表现无比憎恶之情,而对被压迫同时又追求光明的弱小者给予赞美,比如枣树的形象,它虽然在寒风中落尽了叶子,但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知道“秋后要有春”,也知道“春后要有秋”,然而它坚信春天必然到来,它始终坚守自己的战斗岗位,绝不被各式各样的“蛊惑的眼睛”所迷惑.枣树的形象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那些顽强、坚毅的战斗者的热情颂歌.

《野草》反映出鲁迅哲学的第二种情绪便是反抗绝望,这正是他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的产物.“反抗绝望”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者自我精神的煎熬与咀嚼,而是坚持进行叛逆抗争中的感受寂寞孤独时灵魂的自我抗争与反思.《过客》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他常常陷入“沉思”、“默想”,然后又忽然“惊醒”,一再向老翁表达前行的决心:“有声音常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我只得走”.这种不受牵连、束缚,以便高飞远走、超然独往的精神,成为“过客”突出的性格特征.《影的告别》:“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等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等我不愿跟随你了,我不愿住.我不愿意!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表现他不愿意被黑暗吞没,也不甘心为光明所消失,甘愿彷徨于明暗之间的境地,以黑暗和虚无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拥有.鲁迅的反抗绝望有着他个人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真实再现一个前进中矛盾、彷徨和苦闷的战士的坚定步伐.

《野草》中所体现的鲁迅哲学的第三种哲学是复仇.它是出于改造国民性思想而对麻木群众一种愤激批判情绪的升华与概括.《野草》中的《复仇》,<一><二>,前者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后者有感于先觉者与群众麻木之间可悲的隔阂.《复仇》<二>中由“路人们”作为看到别人的杀戮或拥抱为“赏鉴”的材料的“喜剧看客”到残暴地以为自己谋幸福的先觉者的牺牲为“渴血的”的快乐,它们所表达的孤独的先觉者对于社会上的麻木庸众的复仇哲学与愤绪,也让鲁迅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的情绪自然地流露.

“野草”或许象征着鲁迅倔强的希望,野草处处可以生长,在其生长过程中有自然的阻挠,有自身的脆弱,但它并未因这些而消逝.同样,鲁迅在书写生命哲思的时候也有外界的压迫和克制,也有他个人的脆弱,但他的脆弱来自自我的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拒绝麻木,因为真实所以还会愤怒,因为真实所以还会痛苦和失望、压抑和苦闷,但所有的情绪并未成为他继续奋斗的羁绊,黑夜里学着吞下自己的悲哀和脆弱,冷静着并希望着等在希望中绝望的脆弱的死者没有隐没,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勇士,书写死者在绝望中的希望.或许鲁迅还没有绝望,但也并不期待希望,他只以反抗的姿态停在那里,摇摇晃晃地沉思着.

文学家的生命哲学毕竟不同于哲学家、政治家哲学理论的阐发,它没有理论哲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散文诗《野草》只是艺术想象的表述而不是客观的哲学教义,它是文学家的生命感悟,所有的意义开掘都与他现实经历及人生经验相关,它是各种思想交融在一起的结果,不必深究其内在的逻辑这哲理概念,意象的确定内涵.所以正如有人说不懂《野草》或许会更好,免去了众多虚妄和无望.鲁迅本人也不希望青年读他的《野草》,《野草》只属于他自己.

作者简介:

韩景霞(1969― ),女,满族,讲师,毕业于新疆教

育学院中文系,现为新疆昌吉奇台县职教中心高中语文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