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美学》节选(一):哲学是歌词美的根基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510 浏览:133884

歌词作家是思想十分活跃的知识人群,他要活得明白,歌词才能写得深刻.他们必须始终保持对世界和人生的惊疑和追问,才能把歌词写得隽永、感人,才能让作品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和情感的震撼力.

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世界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在空间上是无限的,而一个人的生命却极其短暂、极为渺小,难怪自古以来人们就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无限感慨,就会去追问世界的本质以及自己短暂的生命与这本质的关系,试图通过某种方式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如果建立了这种联系,他就会觉得自己活得实在,即使肉体消失了,也可获得一种永恒的终极的意义.否则,他便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是个盲目的存在,内心空荡荡,生不知所为,死不知所归.老是没着落似的.这就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其实质是对生命意义的寻求和体验.精神生活具有非功利性,其目的是寻求意义,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力求在自己的生命与某种永恒存在的世界整体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所谓寻求生命的意义,就是寻求建立这种联系.一个人如果相信自己已经建立了这种联系,就是拥有了一种信仰.比如,你说自己是一滴水,终将融入大海,你相信大海是永恒存在的,于是你觉得自己这一滴水有了意义.这就是水和大海建立了联系,大海就是水的信仰.再比如,你认为共产主义是最理想的社会,是永恒的存在,你现在正为着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虽然它在目前还是个检测设,由于你相信它必然到来,你就觉得自己的奋斗有意义,活得有价值.那么,共产主义就是你的信仰,你认为自己与它已经建立了一种联系.因此,寻求意义即寻求信仰,寻求信仰即寻求与一种永恒建立联系.各种各样宗教的信徒,都是把自己的人生与教义中所描述的神和极乐世界联系起来,并认为是与永恒建立了联系,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安宁与满足.

哲学应是歌词作家的精神生活形式之一.人要活得明白,歌词才能写得深刻.

我们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不只是活着,而且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如果我们连为什么活着都不知道,就算生活得很好,也没有意义,因为他连活下去的理由都没有.人除了肉体生活(生物本能的活动)和社会生活(社会活动、人际交往)之外,很重要的是精神生活,即满足精神需要的活动,即对生命意义的寻求和体验.现代人的精神处境有两大弱点:一是虚无主义,信仰的失落;二是物质主义,追求金钱利益.一个民族,如果总沉溺在世俗生活中,缺乏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那是很可悲的.我们必须当心“文化大平庸时代”的出现.尼采认为他所处时代是个文化“大平庸时代”,一是缺乏创造力,满足于模仿往日伟大的创造,搜集昔日文化碎片装饰自己.有点像今天的“包装”文化,很少的文化内涵,更多的泡沫包装;二是商业成了“文化的灵魂”,物欲横流,人们只求当下性,不再关心永恒.有点像今天的快餐文化.三是剧场迷信,尼采称剧场是“趣味上的公共厕所”,表明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无个性,赶风潮.有点像今天的“电视迷信”、“搞笑文艺”.如果我们的歌词作家都没有哲学的精神生活,满足于模仿包装,满足于商业炒作,满足于电视快餐,那是出不了传之久远的经典作品的,我国歌词创作的下一个高峰时期也难以到来.大文学是需要大智慧的,大文学家是思想家.一流的经典的歌词应该从哲学层面、美学高度来认识生活、表现生活.

自然世界存在亿万年,那样神奇奥妙,其发展变化那样有规律、有秩序,人类应当敬畏.对生命体——人、动物、植物,要敬畏,对无生命的山川、河流、天空、海洋,也应当敬畏.大千世界还有许多人类未知的领域,它是那样神秘莫测,我们也当心存敬畏.爱因斯坦虽然探索研究出那么多科学奥秘,但是他面对自然世界是谦卑的,他说自己有一种科学的宗教精神,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他说:“你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间找到一个没有自己的宗教感情的人.但是这种宗教感情同普通人的不一样等他的宗教感情所采取的形式是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所感到的狂喜的惊奇,因为这种和谐显示出这样一种高超的理性,同它相比,人类一切有系统的思想和行动都只是它的一种微不足道的反映.”(《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408页,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版)“我的宗教感情就是对我们的软弱的理性所能达到的不大一部分实在中占优势的那种秩序怀着尊敬的赞赏心情.”(《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409页,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版)在爱因斯坦那里,科学研究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而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境界的选择,“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1页)爱因斯坦在物理科学上有了新的发现时,首先不是欢呼,而是对自然的敬畏.我国著名学者何新认为:“现代科学与原始宗教的神秘论者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二者都意识到宇宙中超人类的秩序、组织以及目的性的存在.但是自然科学家认为这些现象之后有自然规律,而宗教则认为这些现象起源于有意志的神灵.”(何新著《哲学思考》下卷第46页,时事出版社2010年1月版)在茫茫宇宙面前,在悠悠历史面前,我们是何等渺小,何等无知,谁有资格狂妄起来呢?难怪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地加以思索,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而且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已知世界何等奇妙,我们应当心存敬畏,敬畏,则尊重,则和谐;未知世界何等神秘,我们也当心存敬畏,敬畏,则谦卑,则自律.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需要全面综合治理,但是,每个人精神上的自我约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也是不可少的.

我们对物质世界怀着敬畏,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而不是不敢作为,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客观世界面前,我们还当树立理想,不懈追求,掌握规律而用之.有追求,则有实践,有创造,有作为,有快乐.一个人心中有所敬畏有所追求跟无所敬畏无所追求其言行表现是大不一样的.为什么有人敢对商品查重,连幼儿奶粉也不放过?就因为他心里既无敬畏,也无德性.

哲学使我们保持对某种最高精神价值的向往,我们不能确知这种价值是什么,甚至不能证实它是否确实存在,可是,由于我们为自己保留了这种可能性(也许存在),我们的整个生存就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宗教使人在一个确定的信仰中找到了归宿,哲学却让人始终走在寻找信仰的途中.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经过严肃考察的人生,才是真正值得过的.这样,人的精神生活就是有根据的,某个精神价值就是他的根据;人的心灵活动就更加深沉、开阔.不为世俗功利所惑.这样的人,思考必深,体验必切,情感必真,歌词作品必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