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述评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203 浏览:67860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了深入探究,总结概括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内容、核心、方法论原则和当代价值.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成果,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对于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 键 词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1-0061-07

[作者简介]杨卫军(1967—),男,河南周口人,哲学博士,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哲学研究.(河南郑州 450001)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2010BZX005)、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化实践路径”(2011-ZD-031)、河南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2009BS065)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A Summary on Marxist Ecological Theory

Author: Yang Weijun

Abstract: Marxist Ecological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sour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home and abroad explore in-depth ecological ideology of Marxi, summariz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content, core,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Marxi ecological thought. Combing the studies of Marxist ecological though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study and its trend, which serves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think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有生态思想的争论

(一)国外研究现状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是否具有生态学思想,是否具有生态文明的理论视域?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承认马克思恩格斯是生态学家,反对把马克思恩格斯“绿化”.有的学者是“强硬”派,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自己的系统的生态学思想.有的学者是“温和”派,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有些许生态学思想,但根本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关注的重点,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全盘生态化,必须用生态理论“补充”或“重建”马克思主义.

1.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批判.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突出体现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本·阿格尔(Ben Agger)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存在生态学思想的问题持否定观点,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没有关于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

詹姆斯·奥康纳(JamesO’Connor)认为:“直到今日,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除了被看成是两个相对的或相互拒斥的概念之外,还很少被有机地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扎根于生态学,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解释强调的是人类如何改变自然并贬低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和自然经济的规律.”①也就是说,需要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解决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生态学的不足;本顿(Ted Benton)指出,马克思仅把自然界理解为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过分强调了劳动在“改造自然”中的作用,忽视了土地和自然的生态学意义,忽视了各种形式的经济生活对自然给定的先决条件的必要依赖,结果马克思同资产阶级学者一样陷入了人类中心主义.②

归纳起来,以上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虽然具有一定的生态思想,但是他们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不成熟、不彻底的,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注的重点.而且马克思以后的整个马克思主义传统,都并未重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2.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辩护.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主张马克思恩格斯是生态学家的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是生态学的先驱,是最早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德国哲学家A·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他考察了从马克思早期著作到晚期著作中的自然观.施密特指出,马克思自然概念的显著特点就是社会历史性.在马克思的自然观中,除了“社会性和历史性”之外,还包括“自然与社会的相互渗透”的思想.日本著名的环境哲学和学家岩佐茂(ShigeruIwasa)1994年出版了《环境的思想》一书中认为,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经济发展带来的,即是由生产引起的.岩佐茂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的解读,进一步发掘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把如何理解马克思提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环境学的新主题.

豪沃德·帕森斯(H.L.Parsons)认为:“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关注生态唯物主义,这种关注后来发展为对人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研究.马克思从未抛弃生态唯物主义.”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确实已经建立了一种解释和预言的主题的结构和动力机制,借以理解和避免资本主义产生这些生态问题的一般原因.”③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在其2000年出版的《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一书中,肯定了马克思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并对之做出迄今为止最全面系统的辩护和阐发,为重构马克思的生态学作出了不懈的理论努力.此外,岛崎隆、戴维·哈维、多纳德·李等也认为马克思有着丰富的、明确的生态学思想. 目前,这场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的争论尚未定论.笔者认为,这场争论的结果可能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它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正是在这种争论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态价值才得以凸显出来.尤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母体.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诸多思想都深受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影响,它们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而追根溯源均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找到其理论的蓝本和原型.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存在明显的限:把生态问题高于一切,用生态危机理论取代经济危机理论;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带有乌托邦幻想.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结论生搬硬套地运用于我国,应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密切关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借鉴其理论合理的成分.

(二)国内研究现状

总体而言,国内学者的研究明显持肯定态度.刘仁胜指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首次将马克思和恩格斯与生态学联系在一起,其间经历了从以生态学思想补充马克思主义到主动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这一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本身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不仅决定了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主要方式,也决定了“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必须以“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前提.①

解保军在其2003年出版的《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一书中,较为详尽地阐述了马克思自然观所包含的现代生态哲学思想,从而为解决当代生态问题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孙道进在其2008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一书中,针对当代西方环境哲学特别是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各自存在的理论症结,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维度,系统挖掘并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思想;刘增惠在其2010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一书中,系统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国三代领导人的生态思想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指导意义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杜秀娟在其2011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历史发展研究》一书中,追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历史演进,从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生态社会观、生态观、生态环境观和生态美学观等多视角,全方位解读丰富多彩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再现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原生形态.周玉玲指出,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思想的折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坚持生态主体与生态客体的对立统一性,从科学技术、生态危机、消费异化等方面阐述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具体机制,论证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其理论源头或起点还应追溯到马克思的自然观、哲学观和发展观.②

总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重新发现和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生态学思想,这些工作对创新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当代生态问题,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③不过,也有一些学者缺乏对马克思思维方式的正确理解,而重在对马克思主义做过度的生态学诠释,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绿化”为一种生态学思想,暴露出不少问题.把马克思解释为浪漫主义的生态中心主义者;或者用直观的、自在的荒野自然观取代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降格到费尔巴哈甚至霍布斯等旧唯物主义的水平.这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曲解和误读.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基础的研究

对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目前学术界达致的共识是: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过“生态学”这个概念,生态问题不是马克思关注的重要论域,但他对资本主义环境问题的关注却贯穿于一生的思想活动中.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如果说学生时代的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还比较零散的话,那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可清晰地看到生态学思想的初步建构.此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思想.

(一)有关其理论渊源或前提的研究

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渊源或前提,大部分学者承认,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张首先、张俊指出,18、19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和继承达尔文、李比希、摩尔根、马尔萨斯、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生态思想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创新和不断超越逐渐完成了自身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建构.①蒋明伟指出,马克思的生态辩证法思想的形成不是源于凭空思辨或检测设推理,其理论渊源可以概括为: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思想.因此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对前人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综合创新与超越.②

吕军利、王俊涛认为,历史视野中的自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前提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理解自然,而不是抽象地理解自然.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成就,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特别是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合理内核,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进行考察,实现了哲学的历史性变革.③这种自然观把对自然的理解融入对历史、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之中,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人放在自然界旁观者地位的局限,使社会历史观有了更科学的自然观基础.

(二)有关其现实基础的研究

李承宗、谢翠蓉认为,马克思不能超脱时代的限制.④马克思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人类对技术的依赖还处在低级阶段,生态环境问题还处在可控制的安全范围之内,换言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破坏外部的自然以及人本身的自然,但生态环境问题还没有出现根本恶化,还没有全面地暴露出来,整个生态系统尚未发生实质性危机,因此,马克思不可能用专门的书籍或文章来论述其生态思想.仔细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中有很多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论述.杜秀娟、陈凡根据《乌培河谷来信》、《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自然辩证法》、《资本论》等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研究,概括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六种:地力枯竭,土地荒芜;河流污染,江河淤浅;森林消失,气候变迁;空气污染;工人的居住环境恶化;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化等.自然史与人类史不可分割,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方式以及资本的逻辑是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引发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⑤ (三)有关其哲学基础的研究

大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坤金、李国兴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哲学基础可以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法;唯物史观——构建人、社会、自然和谐的社会历史观.①黄斌指出,马克思生态思想自身的哲学根基:马克思哲学.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根基在于马克思的自然观,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放置到马克思的自然观中进行考察,由此就构成了所谓“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②

此外,唐叶萍、傅如良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其理论根基就是两个方面——实践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既是全部生态文明理论的逻辑起点,也是确立生态文明理论的哲学方法.③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容的研究

日本和我国台湾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的研究很有特色.岛崎隆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的分析,力图证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本来就含有生态学观点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环境问题同样适用”.通过积极肯定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的重要地位,岛崎隆提出要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复权”.④我国台湾学者黄瑞祺、黄之栋从马克思的哲学观、历史观和政治经济学三个视角切入,尝试回答如下问题:马克思如何看待自然?如何分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何透过马克思主义来理解当代环境问题?经由哲学、历史以及政治经济学这个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为人们探索当下环境问题的症结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架构.这三个层次的体系分析,既是当代生态学最薄弱的部分,也是当代绿色马克思主义的起点.⑤

三个阶段说.谢中起、郑劲梅指出,通过对马克思各阶段文本的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经验层面的、哲学层面的和济学层面的生态思想.在这一演变历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从哲学层面到经济学层面的转换.这是马克思自然观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回归,体现着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转变.发生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以及对未来社会进行设想的需要.⑥

三重维度说.程平指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价值、技术和制度三重维度的统一.在价值维度上,他用人化自然观统摄自然的先在性和人的主体性;在技术维度上,他用生态劳动观阐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制度维度上,他用生态社会观指导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变革.⑦余维祥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从世界观、价值论和社会制度等三重维度,提出了卓越的生态思想.⑧

多维度自然观.指出,马克思自然观蕴含了物质本体的自然观、实践人化的自然观、社会历史的自然观.马克思的自然观蕴含着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论思想;主体性原则;马克思的自然观蕴含着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路径,即消除异化,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⑨陈芬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片面强调人的需要,强调人对自然的控制、支配和征服,忽略人也是自然界的一员,最终会断送人自己.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点包括:内在统一:“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产实践:自然界与人辩证统一的相似度检测;共产主义: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双重实现的条件.①此外,很多学者都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核心: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特征的研究

李东松、李京文指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六个辩证统一和两个高度重视:即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两种生产力的辩证统一、两个中心的辩证统一、两类循环的辩证统一、斗争与合作的辩证统一;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和高度重视理论思维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②

缪昌武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并重的生态观,强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其生态思想总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联系在一起,因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也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因而实践性、可持续性和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特征.③

吕军利、王俊涛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观察立场;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④李富君指出,马克思虽然没有对生态问题进行过专门的论述,但他的著作中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他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科学论述无不闪耀着生态智慧之光.马克思生态观的两个特点是:马克思是从自然和社会的交互关系中关注生态问题的;在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上,马克思强调应坚持制度变革、科技进步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原则.⑤

五、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价值的研究

徐民华指出,马克思思格斯生态观的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就在于:这种生态观为当今人类走出生存困境、摆脱危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具体来说,要摆正两个位置:“之外”还是“之中”;协调两种生产: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预见两个“往后”:即“往后”和“再往后”;联结两个主义: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结合;实现两个“提升”:从动物中“提升”出来,又从社会关系方面“提升”出来,使人成为“自由人”.⑥

缪昌武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在于: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生态治理国际化;加强生态治理的国际化交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生态文明.⑦

赵成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我们确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奠定了基础;要全面认识和把握自然与社会规律;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马克思的社会批判与发展理论为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如何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提供了理论依据.⑧

苏平富、苏晓云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探讨对于落实我们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能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具体指导.具体来说,首先,当前要在全社会和全国人民当中树立起“绿色GDP”等全新观念;其次,环境问题的成因在于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制度;再次,转变生活方式,倡导文明消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消费模式.最后,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律体系、政策机制和社会管理体系.① 总的来说,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作了深入的探讨,但对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大众化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让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探讨.

六、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综合评价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对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探讨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如何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如何建设美丽中国,还需要深入探讨;二是缺乏比较研究.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比较研究的文章鲜有看到.比较研究是拓宽研究主题和理论视域的一种好方法.由于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学术研究中的特殊地位,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时,既可以考虑将其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如儒家和佛教的生态思想进行比较,实现其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共通融合,又可以将其与西方国家的生态文化尤其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对话,借鉴其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广泛的思想资源;三是当前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存在单向度的思维方式:要么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绿化”为一种生态理论,要么否定马克思主义包含的生态学思想及其价值.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都是单向度的思维方式,不能准确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独特的思维方式,就难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当代的环境学就难以走出理论困境,就难以明了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代生态危机问题中究竟有何指导作用.

总之,笔者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首先,应注重采取文献阅读的方法,要全面掌握和占有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拓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阈,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有所创新和发展;其次,应加强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还应积极借鉴科学社会主义、法学、党史、哲学、学、历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内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多学科、多层次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此外,生态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学术研究范围之内.既然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构建的基石,研究者也应坚持从实践出发,探寻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及对策,利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来关照当代中国现实问题.尤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具有宏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或中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回归大众的生活世界,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学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王 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