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马克思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00 浏览:12457

《回到马克思》一书出来后,就有著名学者说,如果该书的本意是寻找“新”的马克思,或者寻找理解马克思的“新”路子,这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说本书的目的是要宣布我们以往对马克思的解释全“错”了,这种断言是决不能接受的.我也同意这种看法.这样一本书卷气很重的著作居然能够吸引我们读下去,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满足了读者的某种兴趣――马克思的“另外一面”.

马克思逝世一百多年以来,他的形象似乎一直在变.悉尼胡克――此公二十世纪末期在法兰克福研究马克思的时候还算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则不断疏远、反叛,最终成为美国重要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在六十代曾说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大意是说:在第二国际宣传影响下的马克思,是《资本论》的作者,是一位面孔严峻、目光锐利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家,在列宁主义时代,马克思则成了《宣言》的作者,一位风尘仆仆、满怀的革命家,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学那里,马克思则又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一位悲天悯人、愤世嫉俗的“宗教先知”、“人道主义思想家”等等等.这种描绘多少有些漫画化,但也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马克思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确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岁月,这是正常的.马克思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其形象何尝不是在不断变化在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那个大胡子画像的马克思给人的印象是既威严神圣而又神秘莫测,改革开放之初有一段时间,马克思似乎从革命家变成了人道主义哲学家,但不久他便渐渐远离我们而去,形象越来越模糊.尽管马克思的“主义”话语仍然是那样铺天盖地,但他的书与思想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年轻这一代人大概只有一个传奇印象了,甚至于认为是“冬烘”至极的“古董”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人喊一句“回到马克思”,认真写一部介绍马克思原汁原味思想的书,恐怕不是多余的.


张一兵先生这部书,其副标题说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回到马克思的思想根基处、本真处,来研究其哲学.这部书告诉我们,马克思首先是生活在特定生活条件与思想环境下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肉身”或者凡人.马克思是一个人而不是神.马克思并不天生注定成为革命导师,而是经过许多历史活动,读了很多书,犯了许多错误,走了许多弯路,慢慢才形成自己的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在青年时代的思想水平并不明显地高出他同时代的著名思想家如鲍威尔兄弟、蒲鲁东、施蒂纳等.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通过批判“旧世界”才发现了一个“新世界”.马克思的思想魅力与革命意义不在于某些现成结论上,而恰恰体现为一个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因而只有通过追溯这个转折过程才能够被重新发现.此所谓“结果若无通向它的道路是没有生命力的”黑格尔语.这也正是《回到马克思》的真实用意.

之所以重提“回到马克思”这个响亮的口号,还因作者认为,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哲学著作的理解距真实的马克思非常遥远乃至于越来越远,这里有一个阅读方法的问题在严重阻碍着我们本书的独特研究视角是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深层语境中去重新探索他的哲学话语的转换.今天我们提出“回到马克思”,绝不是要寻求一种原教旨主义的本真含义,而恰恰是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本理解视野.

本书其实并不是对马克思全部哲学文本的阅读,而主要是对马克思的未发表的哲学手稿―笔记的一种阅读.按照作者自己的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文本共有三种:一是读书摘录笔记与记事笔记,二是未完成的手稿和书信,三是已经完成的论著和公开发表的文献.以往我们的研究注意的往往只是第三种.而作者认为,“一定的意义上,恰恰是在对第一、二类的文本的深入解读中,才能发现马克思思想发展和变革的真实心路与源起性的语境”第13页.问题不在于马克思自觉地明确地表达了什么观点,而是我们所能够看到的马克思的哲学观点究竟是如何“无意识”地形成的.《回到马克思》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历史舞台背后的、未戴思想检测面具的马克思形象.通过此书,作者让我们读到了笔记本里的马克思的“私人物语”,看到“后台”思想实验室里的马克思,让我们同马克思一起经过了、看到了他如何完成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论的艰难思想历程.所以,这个“马克思”不是中国人所熟悉的革命导师,而是一个苦啃书本的,甚至于学究气十足、嗜书如命的古典学者.从这部书里,你可能看不到前面已提到的胡克所描绘的那一个个具有迷人魅力的“马克思形象”,但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一位哲人私人读书思考与写作的那个“无意识的”神秘心理世界,“偷窥”到一个充满着自我矛盾与冲突的思想“暗室”,与马克思一同享受思想探险和科学发现的痛苦与愉快.你会不由自主地感叹说:“原来这一切是如此发生的”那个曾经影响整个二十世纪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进程的神秘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来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并没有多少是马克思自己的东西

当然,可能会有人说,你丢开马克思已经发表的主要著作不去读,而去钻研那些读书笔记,是不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是不是在玩弄雕虫小技会不会一叶障目这种担心可能也有道理.但对于那些已经习惯并已经厌倦了宣传式教育的读者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可能就存在于这种细致入微的经典文本研究与系统深层的个人心理分析过程中.很多年前,就号召我们“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现在看来,“认真”也难,“弄通”尤难矣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