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不真空》与玄学“有无”之会通义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244 浏览:107924





〔摘 要 〕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中有关僧肇《不真空论》与玄学在物之“有无”问题上会通的观点进行了检讨,认为唐君毅对《不真空论》的主旨存有较为明显的误读、误解.

〔关 键 词 〕 唐君毅;不真空论;般若;玄学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4-0123-04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宜宾学院四川省思想家研究中心资助研究项目“唐君毅佛教哲学思想研究”(SXJZX2010-006);华侨大学人才引进项目“唐君毅佛学思想研究”(09BS101)

〔作者简介〕张云江,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福建厦门 361021.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第三编中,唐君毅主要论述中国佛教思想的次第发展,开篇为“中国固有哲学中之道与佛道之交涉”.唐认为,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次第兴起,其中“皆未尝无中国固有之哲学思想之精神之贯注”.尤其是僧肇论著,“发明印度般若宗之义,而又会通之于魏晋之王(弼)、郭(向)之玄学之论者”〔1〕,其中《不真空论》,唐概括其主题是“要在论有无之问题,兼及真俗二谛之问题”,“在根本义理上,固可与王、郭之言互证”,“僧肇之言,并未能更有进于王郭” 〔2〕.

魏晋时期般若学与玄学交涉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论题之一.本文即拟对唐君毅《不真空论》与玄学在物之“有无”问题上会通的观点进行检讨.

(一)

唐君毅会通《不真空论》意旨与王弼、郭象玄学思想,是从“认识论”角度展开的,二者会通点是,“以虚通之心感万物”,而能“即物之顺通,而感知其性之不易”,由此而论“物之有无”问题:

(僧肇《不真空论》)乃在吾人之可即物顺通,见物之性莫之易.此即初非离所顺通之物,而单言非有、非无,乃是于物之可顺通而透过处,见其有而无,即非有;于其性莫易而如其性处,见其虽可顺通而透过之,亦必如其性以顺通,即见其无而有,亦非无.而此即是谓:物之非有非无,乃依物之有而无、无而有,以立.〔3〕

所谓“心之顺通而透过之”,即是物相反映到心上,智慧对其加以观照,而将此“物相”虚化、幻化而透过.心能感知物相之虚幻而透过之,可见物相虽宛然而有,毕竟是“无”,故称“非有”;但此“顺通”、“透过”,而能“见物之性莫之易”.“物之性”,一是物相缘起之性不可易,即尽管心认识到其是虚幻的,但心并不能改变其生与不生,因此说“无而有”;二是物之性相差别不可易,即一切物之性相为心所感知时,虽然可由心呈现为虚幻,但心对于其种种差别相无法改易,如牛性不能变成马性,马性不能变成牛性.故“在物可顺通处见物之有而无,则于此必可说非有;于‘性莫易’处,见物之无而有,则于此必可说非无.”表面上看是依据于物之有无,实际上都“收归在心之即物顺通而感知其性不易上说”,“此非王郭之明言之所及,然亦可由其言而引致.”〔4〕

至于“存有论”意义上的“物”之有无,唐存而不论,如其云:“‘无’乃说此通之辞,原不在物之自身”,即谓说物之“无”不过是说心能顺通物相,而非对物自身的界定.故唐对《不真空论》的理解,从认识论角度出发,归结到心的感通、顺通上讲物的有无问题,认为“物自身不能说有无”,并认为此与“王弼之以虚无心观物之自然其所自然、郭象于玄冥中观物之独化其所化”互证,所以“此中僧肇之言,并未能更有进于王郭”.


僧肇能习学老庄之书与王郭之注,以发挥佛教般若学经义,在言说之透辟无滞上“大有进于”般若学经论说有无之义,因为后者多曲折回环,难免欠缺中国哲学特有的“清通简要”;另外,《不真空论》后半段通过“因果因缘观”而成就此“有无”义,这是和王弼、郭象通过“虚无之用”、“物我冥然一如”的观法的不同之处,唐君毅认为,这也是《不真空论》大有进于王郭之处:

然其文之后段,即因缘生,以言有无或不真空之义,则我以为是大有进于王郭.其故则在因缘之问题,乃佛学中之核心问题,而王郭所注之老庄,则自始未重因缘之问题.〔5〕

唐认为,王、郭等玄学家不重视“循因果关系以观物”,和印度宗教哲学习惯追求“究竟第一因以为人心止息之所”的进路不同.但佛教重视因果和现代科学及印度哲学的因果观念又大有不同,后者说因果,乃所以说明“种种物之有”,佛教则不如是:

佛教言世间因果,则要在言一切世间之物,既待因而有,则亦原可不有.因去果无,而物之有即无常,非实有亦非真有.此则非言因果以便于说有,而是即因果以说无说空.此则在原始佛教,已有即因缘生以说物无常之义.而在大乘佛学,则更即因缘生,以说物之非实有、非真有、而不执之为实有或真有,正为转一切业障而拔苦之本.〔6〕

所以唐认为,《不真空论》的主旨即是发挥印度佛教原有之义,用因果因缘观来说物之非真有、非实有,也就是说,物之有同时非真有、非实有,因为其待缘而生、而起、而有;从另一角度看,缘所生、所起者,也“自是不无”.唐即在心之感通上谈物之有无问题,并以此会通《不真空论》与玄学之义,而认为《不真空论》侧重从因果因缘观来谈这一问题,是有进于玄学的地方.

(二)

唐君毅关于《不真空论》与王郭玄学思想会通之论中,单从般若学角度来看,有两个问题需要检讨、辨正:

一、“以心之感通言物之有无”的认知路线问题.

二、《不真空论》的主旨是通过因果、因缘观谈“物”之有无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唐以心之感通言物之有无,哲学基础乃是出自其独创的“心灵境界”理论,此自不待言.以此会通般若与玄学,也算是一种别有特色的诠释方法.但是,在此心物感通之中,唐对此感通之心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说明,只是言“致心之虚静”,“成其心之虚通”,“以虚通之心感万物”,“顺通而物我冥然一如”〔7〕;至于所感通之“物”之“实际”有无,则存而不论.笔者认为,在这一个问题上,唐之论述和僧肇思想相比较,在以下两个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相关论文范文